□ 文/陆峰
基因测试搭上互联网快车
□ 文/陆峰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精准医疗计划,并有望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其背后的推动力量则是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提升、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基因检测服务搭上互联网发展快车。
最早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是美国23andMe公司,创始人安妮•沃西基是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前妻,先后获得了Google Venture、强生、药明康德等众多知名企业和风投的多轮投资。随着基因数据应用的发展,其手中巨大的基因数据库成为众多药企青睐的大金库,目前公司已成为估值超过11亿美元的“独角兽”级明星公司。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急剧下降,基因测试技术借力互联网开始推向消费级市场,各方积极抓紧布局,个人DNA检测服务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各方力量积极布局“互联网+”基因服务。
陆峰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
在国外,谷歌、苹果和亚马逊分别从基础科研、应用和数据存储等领域布局基因服务。谷歌在重组为“字母表公司”后,以基因为首的生命科学公司也被置于集团核心地位,其掷重金发展生命科学要从基因上延缓衰老。早在2014年,谷歌就推出Google Genomics计划,搭建了应用程序接口API,邀请科学家们将DNA数据转移到谷歌服务器,使用相同的数据库技术索引备份人类的基因数据。苹果公司正在与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两款可收集和研究基因数据的ResearchKit应用,计划收集并整理用户的基因数据,帮助iPhone用户进行基因检测。此外,亚马逊和谷歌正针对基因云存储市场展开较量,亚马逊也推出云端服务,并接管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存储。
在国内,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加快布局,先后投资基因公司或设立基因数据部门。2015年10月,阿里云与英特尔、华大基因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启动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的共建工作。此前,阿里云还与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以海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云,实现对个人基因组数据的精准解读。2015年12月,百度与北京协和医院宣布开展食管癌研究,百度利用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一同发现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为食管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食管癌药物的研发提供靶标,此次合作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与国家级医学科研机构在癌症领域的首次深度合作。
国内保险公司加快布局。2015年7月,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华大基因合作,打造国内首款互联网基因检测保险计划“知因保”。它是一系列以基因检测为支撑、以健康体检为手段、以保险为保障的个人健康管理计划。除了众安保险,泰康人寿、平安寿险、中国人寿集团、太平人寿集团在内的多家险企纷纷推出“买保险送基因检测”增值服务。
国内基因服务公司纷纷开展“互联网+”基因服务。WeGene、Hi基因、基因猫、360基因等众多初创公司也蜂拥而起,和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博奥颐和等业务线丰富的业内大佬不同,这些初创公司都瞄准2C业务,聚焦于消费级基因数据的解读与个性化健康服务,为了实现公司的大数据梦,基因检测公司都想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试图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基因检测这个“高大上”的科技服务推向普通消费者市场。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提升、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使得传统基因行业得以创新和重构。
模式创新打破行业瓶颈。由于基因测序所生成的原始数据并不能直接反映有价值的信息,必须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现今的生物信息分析涉及的数据存储、解读及共享是传统基因测序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互联网+”基因服务有望依托互联网企业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方面的能力,为传统基因行业发展打破瓶颈限制。依托“互联网+”基因服务,基因检测用户数量将有望实现规模化增长,基因检测大数据的重要价值也将逐渐显现。依托基因数据库和互联网企业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和计算能力,可以与医院、科研机构、药厂等机构合作,为精准医疗、药品研发、医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也可以与健康管理机构、智能硬件、心理研究机构等合作,在运动健身、饮食营养、日常健康管理、慢性病治疗、美容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建议和精准管理方案。
加速大众对基因检测服务认知。例如,“姚贝娜事件”让中国人对乳腺疾病变得高度关注,达安基因利用此次事件联合了粉红丝带发起“B+守护粉红计划”,针对妈妈网、宝宝树、大姨吗等这些女性集中的互联网社区进行口碑、品牌、产品的传播,让社会公众特别是女性认识到基因检测的优势,充分发挥了互联网营销的特点。
图 基因测序终端应用结构
加速相关电商服务发展。例如,华大基因推出了健康咨询与垂直电商平台Genebook,希望在传播健康资讯的同时,利用手中的大数据积累精准营销健康类产品,Genebook平台上销售的商品主要包括健康食品、保健品、健康检测服务、周边商品和可穿戴设备等。
加速以微生物基因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构建。基因公司、医药公司、医院、互联网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共享基因数据之后,基因公司可以实现对基因数据更深程度的挖掘、分析和预判,医疗公司利用基因大数据可以提升新药开发的速度,医院利用基因大数据可以对病人实现更加精准医疗,互联网公司利用基因大数据可以实现更加深度的个性化营销服务。
推动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服务持续降价。基因检测高冷,用户无参与感,认知低、无黏性;由于知识普及的不足,用户不认为是刚需,购买意愿低;现有基因检测服务模式与消费者/用户隔离,品牌认知度低,无法积累自己的用户和粉丝,这是基因检测面临的三大痛点。要让普通消费者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技术,显然并不容易,即便是自带光环、融资顺利的23andMe,爆发之前的培育市场工作也整整熬了8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科技知识与科技产品都开始获得了直接面向大众的机会。一些科技企业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广自己的产品,网络化、平台化有望让基因检测服务实现规模化,最终推动面向大众的基因检测服务持续降价。
持续加强基因数据隐私保护。基因数据隐私保护将成必要保障。基因数据的非法利用不仅会对个人隐私造成危害,更为严重的还会危害国家安全。未来将会加强基因检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基因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开放、共享、流通、交易、使用等过程全生命周期标准化安全管理,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指南,以安全管理标准化降低数据泄露风险;还将加强基因数据出境评估管理,建立重点领域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和许可管理制度,确保国家数据安全。
产业链闭环形成。基因检测的数据价值十分巨大,互联网基因检测借助互联网采集、存储、计算能力优势,让基因行业正在诞生一批企业,即从生物信息分析切入,形成一个数据分析大平台,向上游移动将测序仪器及建库和试剂上线,向下游将应用出口通过云端实现在线,最终实现产业链的闭环。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精准医疗计划,并有望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进,凭借着互联网企业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能力,基因检测服务应用场景将会层出不穷,获取服务将更为方便,行业管理将更加规范标准,基因检测服务有望开启新的春天。
责任编辑:卫丽红
weilihong@ccid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