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条件下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及其对策

2017-07-25 01:35
观察与思考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源思维

李 磊

新的历史条件下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及其对策

李 磊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它是连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间的纽带。当前,中国正处于全方位大变革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亟待实现执政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同时,从党自身来看,传统执政思维的思维定势依旧存在、执政方式中存在一定的人治色彩、执政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这些都为其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通过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制约因素的客观分析,深入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深化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执政能力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制约因素

作者李磊,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

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来看,当前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着与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不相匹配,与党的执政地位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的突出问题。本文拟围绕执政思维、执政方式和执政资源三个方面来系统、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

(一)传统执政思维的思维定势依旧存在

执政党的执政实践都需要以相应的执政思维理念、执政思维方式为其基本价值遵循。执政思维不一样,其执政的领导实践、领导方式及其执政实践方式等也必然不尽相同。传统执政思维是伴随着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执政而开始形成的,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时代条件,它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特殊产物”。但是,传统的执政思维却不合时宜地随着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而逐步“发扬光大”并在“文革”时期呈现出鼎盛之势。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遗余力地进行国内革命斗争的的革命党。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转变为一个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执政党。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又进一步转变成一个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政党。在建党以后90余年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性与根本性的变化。历史方位的变化,必然要求党的执政思维理念与方式实现更新与转型。执政思维的更新与转型是党的执政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思想前提与价值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是因其执政思维不断创新而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①刘卫平:《思维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党能否科学地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并实现执政思维的更新与转型,直接关乎党能否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影响全党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由于党的历史以及现实中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再加上定式思维本身又具有较大的惯性作用,传统执政思维在向现代执政思维转型的过程中尚不够全面、彻底,所以,传统执政思维的思维定势依旧盘根错节地存在于党内。传统执政思维的思维定势是传统执政思维理念与方式固化的直接结果,它表现为执政主体思维活动的习惯性趋势。这种定势在当下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执政过程中“管控”气息浓厚,“高压”特征明显,解决问题时习惯于“堵”而不善于“疏”,乐于“硬性”干预而不愿“软性”引导,它无法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造成治理困境。传统执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斗争的思维方式,如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切实际地继续运用就会使人民内部矛盾更加激烈化。2013年7月17日,湖南省临武县的几名城管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南强莲塘村村民邓正加发生激烈的争执和冲突,致使邓正加在冲突的过程中突然倒地死亡,该事件被称之为临武县“7.17”事件。事件发生后,临武县党委和政府担心事件的不良影响扩大后承担责任而采取将事件“大事化小”的消极态度,甚至出动警力抢夺死者尸体,湖南经视的两名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被五六名警察用粗木棍殴打受伤。如果说邓正加之死是个别城管素质低下,暴力执法,只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引起的舆论声讨也仅是针对城管的话,那临武县党委和政府出动警察抢夺尸体、殴打记者和群众、约谈死者当公务员的亲属要求“顾全大局”,用典型的斗争思维维护社会稳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暴露的就不仅仅是个别城管的素质问题了,而是一些地方执政者头脑中的传统执政思维在作祟。传统执政思维的思维定势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且也不符合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要求。要想有效化解治理困境并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执政思维定势的束缚,彻底实现执政思维的更新与转型。

(二)执政方式中存在一定的人治色彩

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总是需要通过某些途径、形式、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些途径、形式、手段和方法统称之为执政方式。回溯历史我们便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同时,“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人们的骨子里、血液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痕,因此,人们无论是在思维取向还是在行为选择的时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和人治传统似乎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伴而生、如影随形。“人治传统长期支配着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至今依然在一些党员干部头脑中根深蒂固、挥之不去。”①李磊:《论通过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社科纵横》,2014年第8期。因此,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决定了一定时期内党的执政方式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人治色彩。这种人治色彩突出地体现为一些党员干部对法治的漠视,不愿意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用党政机关的“红头文件”代替甚至否决权力机关作出的决定以及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定,等等,这些都是执政方式中带有人治色彩的官员执政陋习。人治建立在“官员权力本位”基础之上,而法治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基础之上,二者建立的逻辑基础截然不同、根本对立。虽然,这些陋习仅仅是党内的个别案例,但是,它们对党肌体的健康所造成的致命性危害绝对不容小觑。

习近平同志针对党内存在的人治色彩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根本不知道有法律存在。”②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2014年第1期。例如,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等人的头脑中就存留着典型的人治思想,这些人长期凌驾于组织之上,长官意识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视党纪国法如儿戏,动辄以言代法、凭权压法,人治色彩极为浓厚。这种人治色彩浓厚的执政方式,非常容易造成个人的专权和独断,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党在执政实践中发生一些偶发性与随意性的因素,从而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构成了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又是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归根到底就是要做到依法执政。如果执政方式中的人治色彩得不到有效根除,不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难以真正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根除执政方式中存在的人治色彩,逐步实现执政方式的法治化与规范化,这既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又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内含的要求。

(三)执政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

执政资源是指执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积极因素、能量及其来源。从其内涵可以看出,执政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它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构成要素。中国共产党同国外的许多政党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不同,即它是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暴力革命的“特殊”方式而建立新政权,因此,党从执政之日起就拥有自己独特的执政资源优势。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一度未能处理好‘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党面临着新的执政资源的开发困难重重、原有的执政资源又被过度消耗的状况”③蒯正明、付启章:《论执政意识与执政资源的开发》,《唯实》,2010年第3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发展问题时指出,要“更广大地开源”,意思是我国要放宽眼界,积极寻找新的发展资源或者是新的发展点。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更广大地开源”,即要充分开发新生执政资源来治国理政。在此基础上,党还要有效利用现有执政资源来推进国家治理。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执政资源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条件。实践证明,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成正比关系,即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越高,党的执政能力也就越强。只有充分开发、有效利用执政资源,才能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只有不断提升对执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使各种执政资源的整体功效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顺利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对执政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生执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现有执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致使执政资源白白流失或被闲置起来,这些正是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以及资源利用能力低下的典型体现。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极易产生精神懈怠的思想,极易形成忽视甚至漠视执政资源的心理,进而使执政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对于执政党而言,执政资源的流失或被闲置起来对其执政有着重大的消极作用甚至是危害。“加强执政资源建设,一定要研究执政资源的科学整合、合理配置,使之不断优化,从而形成整体性力量。”①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新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3页。但是,在执政实践中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开发与利用执政资源的方式方法欠妥,并且缺乏科学整合执政资源的意识,使得执政资源的活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各种执政资源的整体功效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这不仅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大打折扣,而且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缺乏强劲持续的动力。要想有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对执政资源的重要性有更加全面、理性和深刻的认识,使执政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并加以科学整合、合理配置,进而提高执政资源的整体效能。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打破传统执政思维的定势束缚

1.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党都必须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就要着眼于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找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第一,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有效遏制党内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等顽瘴痼疾在党内滋生蔓延的不良势头,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种种行为,善于从源头上探寻解决党群干群关系紧张问题的治本之策。第二,虚心向人民学习,诚心拜群众为师,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切忌运用政治斗争的思维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三,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打破利益固化的僵局,冲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着力解决“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突出问题。第四,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基本要求,深入持久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和“血肉联系”。

2.实现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实现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其核心要义是由一元化集权管控向多元化民主治理转型,其基本特征是通过“软性”引导而非“硬性”干预的方式来促使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其直接目的是正确引导群众并有效聚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来为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而服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改变以往僵化不堪的领导工作观念,尤其是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简单粗暴的领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单纯以政治动员或上纲上线以苛求群众的旧观念,树立民主性广泛参与的执政思维,使民众在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过程中激荡大智慧、释放正能量。实现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党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在生产与生活“第一线”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巨大能量有效地转化为实现治国理政目标的强劲动力,充分认识到实现民主性广泛参与对于达成善治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其次,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积极拓宽群众参与各项事务治理的渠道,进一步完善群众参加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形式,将群众在多元共治中的主体性力量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努力形成国家和社会治理人人参与、治理丰硕成果人人共享的和谐局面。最后,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基本政治前提下,引导民众增强自我的主人翁的存在感,激发群众自治、自主和能动性力量,让人民大众的问题由人民大众根据他们的真实意愿来解决。

3.发挥制度对执政行为的硬约束作用

一个执政党执政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程度是衡量该政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指标。“执政思维转变的核心是执政的制度化,依靠制度机制是党执政的根本保证。”①龚成钢:《执政思维转变的路径思考》,《领导科学》,2004年第15期。因此,党能否充分发挥制度对其执政行为的硬约束作用,就意味着它能否成功抓住打破传统执政思维的思维定势束缚的关键。对于制度的执行而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正确处理领导者本人意志与国家整体意志之间的关系,坚决摈弃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因领导者的改变而改变或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错误思维,彻底打破个人权力至上、强权高压和以言代法的专权独断思想,牢固树立依靠制度运行的执政思维,“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79页。。此外,对于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而言,党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来不断进行执政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建立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相适应的执政体制机制,尤其注重在执政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中加大约束力度、提升规范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民主透明的党内决策体制、党内外既紧密联系又有效互动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制、科学合理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制等,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党内制度建设的短板。同时,还要注意各项体制机制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配套性和整体性,确保执政体制机制既科学合理又不乏活力效率,让执政的每一份权力都能够在“执政为民”的健康轨道上良性运行。

(二)在全党上下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1.增强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意识

首先,强化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党校、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面对法治这场‘大考’,责无旁贷、重任在肩。”③郑震:《深化干部法治教育培训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共产党人》,2015年第7期。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对党员干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重任,将法治教育纳入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规划以及教学课程,进一步加大在教学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式选取上的改革、创新和优化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时刻牢记依法行使职权的必备法律知识,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意识,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习惯。其次,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不断优化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将法治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执政者不能再以权力思维、人治思维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必须依法办事。”④包俊洪:《党如何才能做到依法执政?》,《红旗文稿》,2015年第8期。要对官僚主义习气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重点选拔和任用法治素养高、依法办事意识强的党员干部,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知法、守法、依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必须全面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的内涵及意义,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的关系。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法治保障,党的领导是依法执政的政治前提。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做好“三个善于”,即“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将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实践之中。因此,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尤其重视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领导,确保党治国理政的主张有效贯彻到依法治国的整个过程与各个方面,又要使党的领导行为和执政活动符合宪法法律以及党内法规的具体要求,切实提升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3.强化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切实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第一,改善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改善党领导立法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全国立法工作的统一领导、整体部署、统筹协调,实现党的方针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的紧密互动、有机结合。“在依法执政条件下,应该做到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防止和消除二者的矛盾冲突。”②张立伟:《党依法执政须处理好三个关系》,《辽宁日报》2015 年1月13日。第二,在领导立法的基础上,党还要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支持国家权力、行政、审判、检察四大政权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减少党对司法的过度以及不当的干预。无论是各级党组织,还是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积极带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做到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要自觉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办事,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全面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化解突出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三)提升执政资源的利用、开发和整合水平

1.有效利用现有执政资源

价值性是执政资源的基本属性,而这种价值性正是通过执政党对执政资源的利用而体现出来。虽然,执政资源是客观且广泛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执政党就能够有效地加以利用。有效利用现有执政资源是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做法,也是政党正常运作所需政治能量的重要来源,但不同的政党利用执政资源的效果却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先进的政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执政资源,使其释放出最大的政治能量。从执政资源的利用现状及经验来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既要有利用执政资源的开阔视野,又要有高度自觉的资源利用意识。执政资源既可以存在于历史上,又可以存在于现实中;既可以存在于党内,又可以存在于党外;既可以存在于国内,也可以存在于国外;既可以存在于经济领域,也可以存在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领域。因此用好执政资源,首先就要树立高度自觉的资源利用意识,然后对执政资源进行全方位盘点,最后有计划地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执政资源。“党拥有的执政资源非常丰富,如宪法赋予的权力资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资源,强大统一的组织资源,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和群众性资源等。”④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新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应当注意研究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小的资源成本换取最大的“政治回报”。

2.充分开发新生执政资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的执政资源一些会被自然消耗,一些会被人为掠夺,还有一些会被其他组织非法侵犯。执政资源的存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经常性的变动。因此,执政党在有效利用现有执政资源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和充分开发新生执政资源。如果执政党沉湎于以往的执政资源而不能根据时代要求适时开发新生执政资源,无知地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而陷入自我陶醉,终将为人民所抛弃。苏共的思想理论之所以长期僵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共忽视甚至漠视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挖掘与吸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加强执政资源建设,应当重点关注以下资源的开发。首先,网络信息资源。截至2016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高达7.1亿。在网络世界中,不仅蕴藏着大量的民意,而且存有丰富的信息和思想观点。党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加强自身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其次,人才智力资源。当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乃是综合国力的大角逐,但这种角逐的背后实乃人才智力资源的大比拼。如果一个执政党在人才智力资源上占据了优势,那么它就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因此,开发新生执政资源,必须把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再次,国际资源。当今世界经济已经朝着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也有着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该国利用国际资源的水平。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执政党应当充分开发国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

3.科学整合各种执政资源

在原生态的环境下,执政党所拥有的执政资源一般是孤立存在、零散分布,难以形成一股整体合力。“政党利用执政资源,要善于把各个资源要素整合起来,使之形成整体性资源体系。”①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新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有效利用现有执政资源,而且需要充分开发新生执政资源,还需要将各种执政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合理配置。科学整合各种执政资源需要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吸收与剔除的关系。在当前的执政资源体系中,既有合理的部分,又有不合理的部分。整合资源就是要把现有执政资源的有益部分融入到党的执政资源体系中去,使之更好地为执政目的服务。例如,在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世界文化资源方面,就要坚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二是要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们所利用的执政资源分散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基本领域。推进执政资源体系建设,要求党必须把各种资源要素集合起来,进行合理配置。依据系统学理论,整体力量不是单个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达到1+1>2的效果。因此,整合执政资源,应当把资源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使之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进而发挥执政资源的整体功效。三是要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整合执政资源需要相应的手段,但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需要把握好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切忌将手段与目标混淆甚至颠倒。既要考虑手段的多样性,又要关注目标的唯一性。当前整合执政资源,一定要着眼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责任编辑:凌 雁

猜你喜欢
资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剥离回用保护富含种子的表土资源
思维跳跳糖
外卖房等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