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放进入新阶段
The opening Chongqing steps toward new stage
封面图说:中外客商在第二十届渝洽会上现场沟通交流。 摄影:唐安冰
初夏,孕育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在刚刚过去的6月,重庆频频对外发出巴山渝水开放发展的强音。
6月25日,为期4天的第二十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圆满落幕。本届渝洽会,恰逢办会二十周年,以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和重大项目签约创历届之最,为关注重庆和中国内陆开放发展的人们行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成人礼”:签约合同项目66个,投资总额3719.7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7个,有关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项目15个。本届渝洽会首次设立了美国和匈牙利两个主宾国,美国13个州政府代表团来渝参会、洽谈,达成20余项合作意向;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亚格布·伊什特万专程来渝参会,并由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彼得率匈牙利来华最大规模经贸代表团来渝。对此,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十届渝洽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熊林评价称:“渝洽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盛会。”
不仅是渝恰会,重庆“南向通道”(泛亚铁路重庆直通东南亚、南亚)、重庆机场T3航站楼、重庆自贸试验区等重庆对外开放“新元素”,近期频繁亮相,尤为受人关注:
6月底,人民日报专题介绍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4080公里,从重庆出发通过铁路运输经贵阳、南宁到北部湾港,实现向南经海运至新加坡及全球的南向通道“渝桂新”国际大通道。文中将“渝桂新”国际大通道与向西北的国际大通道“渝新欧”联系在一起,全盘考虑这两条发源于重庆的国际大通道在欧亚互联互通大格局中的意义,称其将“‘一带一路’形成闭环”,是“西部内陆最近的出海通道”,对重庆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欧互联互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该文引起了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转载。
对于重庆自贸试验区未来的走向,社会各界也分外关注。6月22日,在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一百天前夕,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明确表示:香港在高标准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的运用上,是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的标杆,是重庆学习的榜样,重庆“正在拟定渝港自由贸易港(区)互联互通合作方案”。各界普遍期待重庆自贸试验区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还有一件注定是重庆对外开放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拉开了华丽登场的序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即将正式投入使用,重庆的国际航空港由此在硬件上将创下多个国内第一甚至亚洲第一。
总之,今天的重庆,拥有的是更多开放发展的“新元素”,重庆的对外开放也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