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矢向正人
摘要:在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中,人类通过语言、声音、图像来进行交流,来传达人的情感。情感,也是人类早期交流的核心内容。正因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类才能逐渐步入文明时代,步入现代。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发挥现代化的交流传播方式,对原始社会中的传播方式,特别是情感传播的变化及主要表现形式,有必要予以相应的研究。不仅如此,在传统的儒家经典中,情感传播的方式具有相似性,但也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荀子和墨子关于情感的论点,有关联也有相异处。本文旨在对荀子和墨子情感论点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初步的比较和探讨。
关键词:荀子 墨子 否定情感 肯定情感
一、人的情感发生原理及情感的基本定义
不管在原始社会还是在近代,人先天就具有喜、怒、哀、乐这几种表情,这些表情从婴儿时期开始表露,其本身不具有情感交流的特征。但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人与周边人事物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表情成为了媒介,传递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情感交流也是人们最初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人对外部环境刺激的直接反馈。通过这样的接收和反馈,人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自身的感观占有绝对的主导性。在现代语境下对原始社会中情感交流的研究,现存的文章多半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然而,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境中包涵的情感,鲜有人进行考察。本文从情感表现的论点出发,对荀子和墨子经典中的情感表现形式做粗略的分析,从不同点和相同点具体探究变化以及联系。
从人的表达方式来看,感情交流是人类社会中最原始的传播方式之一,这一特性从儿童时代就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三浦宏在《儿童的游戏和表情》中写道:“儿童的人格,偶尔会充斥在儿童的游戏中。我们在儿童的游戏中,给予儿童各种大胆丰富的表情。”由此可见,孩童时代,表情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儿童游戏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儿童时代的情感交流,主要来源于和父母之间的互动。父母的引导以及游戏中的表情,对于儿童情感的建立以及完善起主导作用。
此外,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环境映入自身的感观系统,产生“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人自身的“觉”同时发生、作用,最后影响到整个大脑。人的情感也是从“知”和“觉”两个方面产生,而“知”和“觉”的过程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要是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情感传播的,这也是原始社会中基本的社会交流框架。同一地域的人在这一框架内逐渐形成对同类事物、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这也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成型的基本环境。这就是荀子、墨子所提倡治理国家的基本论点,也可以说是通过情感交流,针对不同区域的大众给予相应的协调性。这其中,情感的传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综上所述,情感的产生要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感观的结合
先天的感观必须与知觉结合才能产生人类情感。这些人类情感可以变化、丰富,并渗透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当美好的事物出现,需要靠眼睛的观察、身体的接触等感官传导给大脑,经过大脑的判断,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再传达给身体的各个神经系统,逐渐变化而产生高兴的情感。
(二)人本能的驱动
情感的表现形式除了身体器官的感观之外,还包括人的本能,即满足生存条件基本需求的驱动。例如人饿了找东西吃,渴了找水喝,冷了找衣服遮体,饱暖之后感到惬意、满足。这些过程就是情感发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本能所产生情感的过程。
(三)外部环境对于人本身的影响
内部的感知和外部环境相交流,这个过程所产生出来的情感,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都不相同。同样的笑话讲给不同国家的人听,得到的反馈是不相同的。可见人在特定场合中是否产生情感,与所在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有密切关系。
前两个要素强调人自身的内部条件,后一个要素强调外部条件。这三个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令情感发生。此外,个体的表情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些相异处,也是荀子和墨子建立学说的关键之处。总之,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
肯定情感是內部的感知对于外部美好事物的愉悦反映,通过观察、触摸等感观的刺激传导给大脑,产生出愉悦感。这样的感觉传达给身体各个神经系统,逐渐变化,产生出高兴、爱、诚等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称为肯定情感。
同样,否定情感是内部的感知对于外部不美好事物的反映,通过眼睛的观察、皮肤的触碰等感官刺激传导给大脑,产生出难受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再传达给身体各个神经系统,逐渐变化,产生出难过、恨、骗等消极的情感。人本能中具有的欲望,由于利益的驱使,无限追求外部事物而得不到满足,这样也会产生消极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称为否定情感。
荀子在他的论点里,一般强调事物的两面性,即性善的一面和性恶的一面。他对善、恶的描述也符合上述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的特征。不仅如此,荀子对情感的表现形式,还有自身独特的论点。如《荀子·荣辱篇》:“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荀子强调人先天性的“知”和“觉”,在人的器官中本身具有对外界的感知功能,也只有在外部“知”和“觉”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情。这一点符合人情感发生的原理,这和墨子的一些论点具有相似处。下文将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二、荀子和墨子对人性欲望的情感论点以及具体区别
墨子在讨论人性时,认为人先天的本能中具有感知性,而感知直接决定后天情感的形成。例如《墨子·兼爱下》:“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这里,墨子评论人性中的本能,认为后天的“善”和“恶”出自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本原,即人原有的感知能力和欲求性。由于人本能的驱使,为了满足后天的生活所需,后天的环境对于情感的变化有直接影响,是形成人肯定和否定情感的关键。从另一方面来看,墨子认为否定情感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基本欲求无限扩大,转变为人不能满足的欲望,而形成后天性的否定情感。
荀子认为人性中存在先天的欲求,即对基本生活的需求,比如肚子饿了需要食物,身体冷了需要衣服等,由于后天生长环境的影响,逐渐表现为后天性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两者可以互相转换,也可以说是相对统一的。
荀子的文章对人的欲望有更加详细的说明。例如《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里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之性生而好声色,有其欲求的一面,但一旦顺着自身的本性去作为,欲求即转变为欲望,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不顾及别人的利益,这种行为也是后天性否定情感的具体表现,所以荀子认为要抑制人的欲求,通过儒家的礼义来抑制人性中的欲望,这样社会才能安定。
三上诚治郎在《荀子的性恶》论文中说:“荀子全篇一以贯之的思想,是以礼乐教化的论点,从开始性说作为本始材料,与礼乐教化说法相一致。性说从性恶说中发展起来,比教化说具有统一合理性。”然而笔者认为,荀子的性说并不是由性恶论发展起来的论点。例如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里荀子认为,人在先天的时候,由于本能的驱使,必然会在生活环境中有所欲求,而后,由于对环境的无限追求,即“顺是”的发生,才是先天欲求转化为后天之恶的时候,这也是人形成后天性否定情感的关键所在。
综合上面的分析,荀子和墨子在人性欲望表现的过程中有共通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性中有一个本能地感知外部环境的欲求过程。这个过程与生俱来,是人对于外部环境不断寻求、满足自身的一个过程。
(二)人性如果顺着欲求去做事情而不加以克制,彼此间就会产生争夺、暴力等后天性的否定情感,并可能付诸实施。这个转化过程也是先天的本能转化为欲望的过程。
(三)人性中先天欲求的一面,通过抑制,也可以转化为后天的肯定情感,即“善”的状态。
对于如何抑制自身欲望,荀子和墨子有不同的方法。荀子认为运用礼义可以抑制人的欲望,从而转变为后天的肯定情感。墨子认为“兼爱”思想可以抑制人的欲望,即人和人之间如果产生“爱”,那么就可以把欲望转化为后天的肯定情感。
对于人性,荀子和墨子的论点基本一致:人的本性即满足生存条件的基本欲求的过程,这也是人情感最初的出发点。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人自身的内部条件(人的本性、感知能力)和外部条件(环境、社会背景、人际影响)的共同作用,产生情感。此外,这一过程也可以在一定区域内产生作用,范围甚至可包括整个国家。这一点荀子和墨子各有独特的论点。
三、荀子和墨子人性情感中区域范围的论点
墨子在《非攻》中论及:“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墨子认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是“不义”的行为,也是后天性否定情感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否定情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大国的君主出于个人的否定情感,去攻打相邻小国时,他实际上违背了百姓的利益,他的否定情感也在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针对国君否定情感的表现,墨子提出了相应的改变方法。如《墨子·非攻》:“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天下之同意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墨子强调从“三利”的方面对否定情感进行修正,即上能符合上天的利益,中能符合鬼神的利益,下能符合人民的利益。这些利益也符合人的基本欲求,通过互利,人的逐利之心可以转变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也是肯定情感的发生过程。
荀子在《议兵》篇中論及:“孙卿子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由此可见,对人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否定情感的表现,荀子和墨子的论点是一致的。两者都认为国君攻击其他国家的行为不符合百姓的基本利益,完全具有后天性的否定情感。此外,荀子认为军队的存在是为了消除别国的危害,禁止暴力发生,并不是侵略其他国家的工具。这里也强调军队在人性情感的表现中具有其积极的一面。
《荀子·议兵》还论及:“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这里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国君只有运用礼义治国,国家才能安定、强盛。荀子所提倡的国君个人的肯定情感,包括自身的贤明和礼仪,通过国君的教化,使国民形成重视礼义的风气,这个过程是儒家理论中个人肯定情感的核心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得知,荀子和墨子都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不符合百姓的利益,而战争也是国君个人否定情感在一定范围内所导致的可能后果之一。但是,对于国君个人的否定情感,荀、墨却有不同的观点。墨子认为国君只要符合“三利”的思想,后天的欲望就能转变为肯定情感,而“三利”的思想也和天地、鬼神有密切的联系。荀子则认为国君要符合“仁义”和“礼仪”才能具有个人的肯定情感,“仁义”和“礼仪”的概念和天地、鬼神无任何联系。这也是墨家和儒家肯定情感表现的主要区别。
由此可知,人的情感具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这和发生者在社会中的阶级地位有直接联系。发生者的阶级地位越高,其影响范围就越大,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这样的情况下,阶级地位低的人随时根据阶级地位高的人的情感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所以,在社会中传播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不仅如此,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人和人情感的发生也可以通过一些中间媒介,如音乐进行传播。对于这一点,荀子和墨子各有论述,以下将进行分析。
四、荀子和墨子人性情感中音乐的论点
《墨子·非乐》中论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锺、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牛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这段文章表达了墨子反对社会音乐的论点。社会音乐作为向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却被国君独自占有享受,这样容易忽略百姓疾苦,从而使君王具有否定情感。但是,墨子在批判音乐的同时,忽略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性,这成为荀子批判墨子论点的一个主要原因。《荀子·乐论》中论及:“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 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 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荀子在乐论的开篇就直接肯定了先王制作音乐的教育功能,在影响所及的社会范围里,音乐引导人产生肯定的情感。
《荀子·乐论》中论及:“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齐焉。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乱畏之。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而墨子非之。故曰:墨子之于道也,犹瞽之于白黑也,犹聋之于清浊也,犹欲之楚而北求之也”。这段是荀子针对墨子认为音乐活动会给社会带来否定情感的论点所提出的相反论点。荀子认为,先王制定音乐是有一定意义的,音乐象征先王的快乐。而先王主要是通过音乐和礼仪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是作为安定国家的基本表现形式。荀子认为墨子完全不理解这一点,就好像盲者不知道黑白,聋者不知道声音的清浊一样。
不仅如此,荀子还反对墨子的另一个论点。例如《荀子·乐论》中:“墨子曰: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墨子完全否定音乐,认为音乐作为社会媒介的工具,在传播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意义,应该全面禁止音乐。但是荀子认为,音乐作为社会的传播媒介,具有其教育性,可以引导百姓产生肯定情感,从而让整个社会变得安定。这也是儒家礼乐治理国家的重要论点。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并不是说所有的音乐都具有教育的作用。例如《荀子·乐论》:“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不好的音乐反而会引导人产生否定情感,荀子所提倡的音乐是儒家的雅乐。可以说,音乐具有消极和积极两种表达能力,这一特性,完全是由音乐的节奏和演奏的乐器所决定的。而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雅乐乐器主要是琴、瑟等乐器,节奏平和。反之,急躁、逆气的音乐是儒家所反对的音乐。这样的音乐也具有消积的作用,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
由此可知,荀子对墨子的驳论和他自己的立论,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個方面。
(一)音乐是最初国君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人情感表达的载体以及社会中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可以引导人产生肯定的情感,从而安定整个社会。
(二)音乐是国君表达个人情感的主要形式。一国之君的肯定和否定的情感完全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在社会中改变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否。
(三)音乐同时具有引导人产生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两个方面的特征。荀子所提倡的音乐是儒家所提倡的雅乐,具有积极的表现形式,这样的音乐有节奏缓慢、平和的特性,引导人产生肯定情感。反之,节奏急躁、气息不畅通的音乐具有消极的表现形式,引导人产生否定情感,这也是社会动乱的诱因之一。所以荀子反对墨子的音乐论点的同时,也有自身对于音乐传达情感特性的论点,这些论点也是当时儒家以及后世其他思想家所提倡的音乐教育理论的主要来源之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墨子和荀子在人性认知方面以及基本欲求的论点上基本相同,都认为情感的产生基本来源于人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感受。在人性否定情感论点上,墨子认为当今社会混乱的原因是人为了寻求自身欲望,不顾及他人利益,所以天下会混乱。在这一点上,荀子和墨子的观点是一样的。荀子认为当今国家混乱的原因主要是人本来具有的欲望让人变得利己自私。
由此可见,儒家和墨家都注意到,外部环境是人性欲望产生的主要客观来源,这一过程直接构成人情感表现的形式。在一定的社会范围中,情感的表现也具有相对的影响力,同时也是构成实际社会安定与否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在社会中,作为传播媒介的音乐也是产生情感的关键所在,这是儒家提倡雅乐教育的重要论点。
总之,通过分析客观事实的变化来确定情感发生的过程,是古往今来交流传播的核心表现形式。对于现代化的文明进程,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理论性课题。本文对墨子和荀子的情感论点进行粗浅分析,以期带给现代人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三浦,ひろ.子供の遊戲と表情[J].日本:幼儿教育,1928(08).
[2]三上誠治郎.荀子の性悪説について[Z].日本:和洋女子大学纪要,1968(12).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2006.
[6]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7]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杨鹏,男,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府,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东方哲学、战国儒家思想;矢向正人,男,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府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东方哲学、战国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