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和李四是发小。再往前说,张三的爹和李四的爹穿开裆裤时,就是门对门的邻居。按理说这样的关系放在古代叫“世家”,但自从张三和李四相继出生后,先是两个女人之间为着鸡毛蒜皮的事情弄得苦大仇深;再后来,张三的爹和李四的爹,凡事也开始斤斤计较,一来二去,整得俩大男人见面谁也不搭理谁。
但张三和李四不像他们的老子。两个小娃子人小鬼精,张三总是对李四说,咱们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太计较会让人笑话,难不成还要结成世仇?张三总是点头如鸡啄米。
打小,张三瘦,瘦得像一只食不果腹的猴子;李四胖,胖得像一头无所事事的猪。张三的娘见不得李四的胖,见了李四就撇嘴;李四的娘见不得张三的瘦,好像天底下闹饥荒似的,见了张三也撇嘴。
张三不在乎。李四也不在乎。
俩小子无所事事时,勾肩搭背在村里游手好闲。村庄里的人就分别给他俩起了个绰号:瘦三和胖四。村里人说,瘦三做坏事,有胖四的一半“功劳”;胖四生孬点,肯定也少不了瘦三的馊主意。的确,村里人都是这样说的。在村民看来,张三李四从小到大没做过啥好事。但张三李四有个相同的优点,做坏事从不心虚,见人就笑三分,不笑不说话。
村西头孙老二家一园大白菜该起了。他家白菜是有数的,栽苗二百棵,伤苗后成一百八十棵。大白菜起到一半就差点把孙老二气得半死。大白菜好好的,可白菜心却空了。孙老二丢下一地白菜就去寻张三李四。
张三说,老孙叔,我喊你个叔哩,可不敢冤枉人;李四说,张三都说了不是他,我要是承认了,那我就是个猪。于是,无可奈何的孙老二气鼓鼓地走了。张三李四背后挤眉弄眼地几乎笑得岔气。
村东头王瘸子家的两棵枣树挂满了果,阳光一晒,热风一吹,满树惹眼地诱惑人。四月芽五月花,七月果九月熟,王瘸子哪里会晓得,张三李四从四月起就惦记上了他家的枣。王瘸子生病前脚住院,张三李四后脚就过来摘枣。张三踩着李四的肩,“飕”一下子就跳进了院子。李四想不到张三那么有攀爬的天赋,吊在树上就像一只猴子般灵活。他丢嘴里一颗枣,就朝院子外的李四扔一颗枣。张三扔枣还故意对准李四的脑袋瓜。看到李四被枣砸得龇牙咧嘴、捂住脑瓜还不忘捡枣的狼狈状,张三心里很快活。
王瘸子住院那些天,张三就像“嫁接”到枣树上似的,跟李四里应外合。等王瘸子一回到家,人就哑巴了,嘴张了几张,也说不出话,被眼前的状况弄傻眼了:枣树几乎再无枣,枣都在树下粪塘里漂着,有露红屁股的,也有青皮疙瘩。
王瘸子瞪红了双眼,拄着拐杖杀到张三李四家,二话不说,抡起枣木拐杖,只一拐杖就把张三李四捣得直叫唤。临走还不解恨,又把拐杖在地上狠狠顿了几顿。回到家,王瘸子看着一地的“残花败叶”,心疼得要死,一口气没提上来,歪倒在地。幸亏邻居路过看见得及时,赶紧将他送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气伤肝,又导致了旧病复发,还得继续住院。而张三李四却依然大摇大摆地在村里晃悠。
村民都不敢得罪张三李四,一时间,俩人好不得意。
一天,张三对李四说,一个村子就那么大,村民最怕的人,其实不是我张三,也不是你李四,是村长。可村长官再大,也才芝麻粒大,咱在村里混没意思。咱以后都好好上学——上大学,出去当大官!张三还生动地举例说,当了芝麻粒大的村长都有那么多的油水,如果当个更大的官,那不用说,成天无事就光剩吃香喝辣的。你想想,村长吃枣可不用自己上树,王瘸子都是捡最好的送;村长吃白菜也不用偷,孙老二偷偷给他家送了一麻袋最水灵的。李四似懂非懂,但头点得如鸡啄米,觉得张三的话十分有道理。
张三一发奋,还真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本县某局,没过几年,还真官至副局。李四就差些,没考上大学,接他爹班招工进厂,几年后赶上效益不好,遂下岗待业。这时候,张三在局里说话多少有些份量,顾念旧情,就把李四招到单位做了门卫。张三说,发小李四当门卫,他放心。此时,张三李四都是当爹的人了。
李四尽职尽责做起了门卫,他做门卫倒是挺有眼色,进入角色也挺快。开小车的进单位,李四胖冬瓜一样迎在门口,点头哈腰,满脸春光灿烂;拎公文包的来单位办事,李四也还客气,先认真登记一番,问清来找何人所办何事,然后把电话打到其人办公室,征得同意后才放行。当然,单位不免来一些闲杂人等,比如推销保险的业务员,比如收破烂的……这个时候,李四的态度就很强硬,不仅不让人进大门,嘴里还颇不耐烦:“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破烂玩意,里面都是当官的!走吧走吧!”语气里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
李四觉得当门卫一点也不辛苦,还能占点便宜。一天下来,他的空烟盒总能摆满高档烟,啥牌子都有,个别的烟还和局长抽的牌子一样。他很得意,觉得当门卫有免费的高档烟抽,真的很舒服。但张三却突然找到李四,很严肃地说:“最近,单位里私下对你有点非议,说你当门卫摆官谱,给你敬烟,你让人进,不给你敬烟,你不让人进。有没有这回事,李四?”李四顿时面红耳赤。张三严肃地告诉李四,门卫室是单位形象的第一窗口,决不能给单位抹黑。张三给李四规定,以后凡是来单位办事的,李四均不可接受敬烟,也不可胡乱阻挠。
李四不敢不听张三的。毕竟,李四看门的活还是张三给找的。其实,张三對李四还是很照顾的。李四对张三还是心存感激的。
张三找李四谈话后不久,张三办公室门口的木牌就由“副局长”换成了“局长”,办公室倒是没换,但换了新沙发。办公室何主任对李四说,张局长的沙发七成新,扔了怪可惜,你拉走吧。李四很高兴,就雇辆三轮车,把沙发拉到自己家。没想到,几个星期后,李四的女人却从沙发后背里掏出来一叠叠扎好的百元大钞。一数,整整十万元!李四两口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眼珠子都瞪出来了。怎么处置这些钱,两口子确实犯难,一夜没睡觉。
第二天,李四敲开张三办公室。张三正低头品茗,慢悠悠地抬起头来,见李四把一堆钱放自己面前,先是一愣,突然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一边用力拍打光秃秃的头顶,一边埋怨:你看我这该死的记性,这可是给家里准备的装修费用,找疯了!幸好是你李四,要是别人,可就……张三不再说下去,起身为李四倒水,并顺势拍拍李四的肩膀,以示亲近。
走出张三办公室,李四觉得后背盯着一双沉郁的眼神,蓦然一惊,不禁回头。但瞅见的只是局长室金光闪闪的“局长”二字,有几只苍蝇趴在上面。
不久,张三因为贪污公款被抓。局里传言,是李四举报的张三。李四觉得冤枉。他只是后悔不该把钱拿给张三。要是张三早些被抓,那些钱可就非他李四莫属!就算张三一口咬定他李四得了钱,他来个死不承认,谁能把他李四扒皮不成?谁能给他张三作证不成?李四便觉得张三真不是东西,贪了那么多钱,给他李四漏一点也不舍得,活该被抓。
回到家,李四第一时间把沙发扔掉了,扔的时候,还狠狠啐了两口。
作者简介:王京波,男,河南省永城市人。中文系本科毕业,从事过教育、编辑工作,现居郑州。自幼热爱文学,从中学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作品曾在数十家文学报刊杂志发表,并有部分作品获得全国征文一等奖、三等奖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