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风燕 刘峰 乔洁琼
摘 要:科技进步与高校不断发展要求高校不断加强科研活动力度,科研经费也随之加大,由此产生的腐败现象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本文主要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进而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过程、集成性监管等角度构建风险防控路径,加强高校经费管理风险防控。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廉政风险;防控
近年来,高校随着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需要,承担的科研活动数量逐渐增多,科研经费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法律束缚,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审查监管等过程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导致科研腐败案件也随之增多。据统计,在2013—2014年间,全国范围内高校经费管理与使用违规违纪案件共有七起,其中五所高校的七名教授套取科研经费达两千五百多万元。所以,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完善并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一、廉政风险
第一,思想道德方面的风险。科研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目前由于各类科研课题未实行归口管理,科研管理规定多又杂,不容易掌握遵守。此外,部分教师在利益面前抵制不住诱惑,也易发生学术诚信或道德腐败问题。
第二,制度机制风险。在预算阶段,容易发生科研基本要求与实际科研预算费用管理存在出入这一现实现象。
我国主要采用全额预算制度来进行经费管理,但这一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所要求的科研活动标准不相一致。有时候科研经费预算还会影响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这时科研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购买虚假发票、实施不合规等行为。
在管理使用阶段,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涉及部门、人员繁杂,再加上高校现如今的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明晰的使用职责,同时,责、权、利划分也缺乏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管理合力的形成。
在监管阶段,监察审计监督作用未能及时、全面发挥,管理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及考核奖罚机制不尽合理。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与监督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科研经费管理涉及的部门单位及其相关人员主动管理意识较弱,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协调联动机制。
二、廉政风险防控路径构建
1.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1)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不同类别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具体合理地设置科研预算人员的岗位职责,并指定专人指导预算编制,促进预算编制向严肃性、科学性、合理性方向发展,为严格执行预算奠定基础。
(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科研人员反腐防变意识。高校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廉洁诚信的日常教育及培训,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力度,引导其规范行为,廉洁敬业。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规定的宣传,协助做好項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2.控制科研经费管理过程,构建信息网络平台
(1)高校应完善科研项目经济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同时,还应做到职、权、责、利有机结合,并建立科研经费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审批的权限和工作范围等,构建一套合理清晰的集职、权、责、利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减少人为干涉,保障既定预算的执行。
(2)全程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环节,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开发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专门为每项课题建立包含管理部门、立项年度、当年流水号经费类别等信息的科研账号编号,并将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检查等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在网络平台上,便于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责任认定和支出监控,对科研资金使用过程监控,降低廉政风险。
3.加大科研经费集成性监管,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1)加强经费集成性监管。高校应严格监管科研项目的实施进程及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高校可以从内部审计出发,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提升监督力度;同时定期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各项目进展以及经费使用明细情况,加强民主监督;还可邀请专业审计机构或国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同时,结合外部专业人员的经验和能力,以此提升监督效果。
(2)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包括:经费计划、经费供应、支出管理、经费成果核查、财经秩序和经费结算。高校应构建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项目的经济和社会绩效;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就其科研项目技术水平、经费支出、完成质量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其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项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