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智韬
互联网教育:优质教育出版资源的重构与再造
常智韬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因缺乏原生互联网人才与原生互联网思维,传统教育出版资源在数字化转型中往往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很难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本文基于沪江网与传统教育出版单位的合作,结合国内外丰富的案例,对传统教育出版资源与互联网教育的结合模式从最初的传统教育资源宣传推广,到互联网+传统出版资源版权合作,再到优质教育出版资源的重构与再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互联网+;教育出版资源;版权合作
在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门户网站、论坛、社交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更直观、更具粘性的优势迅速抢夺着传统教育出版市场,不断分化着传统教育出版资源的受众群,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职场人士和大众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和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教育出版资源提供者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数字化转型。但因缺少专业原生数字化思维的人才、缺乏对数字化转型后的市场预估,数字化转型往往缺乏创新,形式单一,不但不能扭转传统出版行业的颓势,更造成了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左右手互搏”的尴尬局面和两难境地。
那么,什么样的数字化转型才能将传统教育出版资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帮助传统出版行业摆脱困局?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在线教育格外受到关注,以互联网+的方式使优质教育出版资源焕发新生,这些资源通过“在线教育”的渠道进行重构与再造,并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本文通过梳理优质教育出版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探索与面临的困境,对在线教育与教育出版行业的合作和融合等的实证分析,探索“互联网+教育出版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众所周知,多年来教育出版以内容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承担着传统出版业生存支柱的角色。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继续发挥传统教育出版资源的优势,在数字出版转型发展中继续领跑,是当前教育出版领域积极探索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目前,传统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有以下几点探索。
1. 设立专业的数字出版公司
此种类型的数字出版公司出现于电子音像出版社之后,是出版社对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探索。专业的数字出版公司,不只是单一的电子音像资料出版,还会自主研发一些配合图书销售的软件和网络应用,包含用于PC端操作的软件与移动端的APP。相较于电子音像出版社,它最大的特点便是增强了互联网的属性,数字产品不再单纯地依托实体书店送达读者手中,读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更多的资料和阅读体验,获得产品的附加值和服务的延伸。比如,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而成立的“专职、专业、专注”的数字出版公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资子公司。它以人教社传统出版资源为基础,研发了一系列包括教师网络培训和服务平台、人教电子书、人教版网络配套资源平台等网络数字产品,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数字资料,更可以与专家及其他用户进行在线互动。出版资源对于读者的价值不再只是一个有范围的圈,而是基于网络扩展开来。
2. 搭建融教材、资源库、作业系统、评测系统、教学工具为一体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
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如:人教学习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南出版传媒名师网、时代教育在线、浙江联合出版一起学、新东方在线、机工教育服务网等。有些还以纸质教材、教辅为基础,开发电子书包、电子教材产品。目前已启动的产品包括第二代人教版数字教材、凤凰传媒数字化教材、天闻数媒Aischool云课堂等。其模式包括通过制作工具为教育出版机构开发制作数字教材,并提供从数字教材制作到数字教材发行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跨平台(包括iOS/Android)技术,搭建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教材和各种教育资源的运营和服务;以及面向学校推广互动课堂+交互式数字教材+平台服务数字化教学试点等[2]。
传统教育出版在探索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1)利益分配格局复杂,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出版价值链中缺少主导权;(2)产品形态多元,盈利模式不确定;(3)缺少有效的版权保护;(4)缺乏数字化时代的出版资源整合意识,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激烈;(5)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信息系统缺乏信息共享;(6)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足;(7)还处于“+互联网”的初级阶段,离“互联网+”的原生互联网思维模式有较大的距离。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原生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科技手段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如百度百科了我们以往去图书馆检索文献的方式;有道词典、小D辞典等移动APP,让我们随时随地查单词;百词斩、沪江开心词场等分级专业背单词 APP,让考生们面对语言类考试游刃有余;51talk、VIPABC在线一对一培训,让我们足不出户跟着外教学英语;沪江网校不但能提供随时随地各种语言学习,还能提供各类职场专业技能知识学习,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等;慕课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随时聆听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课程……
图2 现阶段“在线教育与出版社合作”的产业链模型
但是,种种科技化手段带给人们的只是传播渠道的不同,其核心内容大多来自传统出版教育领域的资源。就以百度文库和小D词典为例,自百度文库宣布启动平台化战略后,百度文库将通过流量、技术、资源开放,吸引拥有知识文档的个人专业用户和专业机构用户进驻平台,通过合作共享的模式,向用户提供知识文档,百度文库与个人、机构的合作采取零分成政策;在技术开放方面,百度文库将提供技术资源,通过开放接口技术,提供文档多格式智能转化技术等,帮助合作伙伴搭建和完善基础资源,实现各资源平台无缝对接。小 D 词典是沪江网开发的多语种词典 APP,沪江网通过购买传统出版社词典版权面向用户开放。百度文库和小 D 词典的案例,对传统教育出版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和资源二次开发,并通过版权资源获取利润无疑是有利的。
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有很多传统出版社纷纷选择与在线教育机构合作,通过对优质教育出版资源的二次创作,使得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更具互联网属性。网络课的销售带动纸质书籍销售,反过来纸质书籍的销售亦能促进网络课程的使用,形成了传统出版与在线教育的良性互动(图2)。这种方式不仅能保证出版内容质量的可控性,更提升了研发效率,节约了开发成本。比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大型传统出版社纷纷选择与沪江等新兴互联网教育平台合作,将优质教育出版资源的版权赋予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符合互联网阅读习惯的方式,将富媒体内容融入其中。跟其他模式相比,这种合作使互联网基因与传统出版基因都得以保留,并更加强化。在线教育天然的互联网背景,在互联网学习方式上的研究更为专业和深入,使得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网络研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从国际形势上来看,领先的国际出版教育集团运用投资和并购,并围绕教育应用的核心资源群,运用数字技术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
2012年,培生教育集团相继收购了基于绩效的认证考试和模拟考试解决方案供应商思递波(Certiport)、商业英语学习软件公司环球西文(Global English)及美国在线教育服务商Embanet Compass等三家在线教育和考试公司,确定了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英语学习和业务教育全球四大业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版集团。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 Inc.)也于2012年围绕其职业培训和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并购——收购行业领先的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Inscape Publishing公司、专业财务和会计领域的电子学习系统供应商Ef fi cient Learning Systems公司(ELS)和为大学提供课程设计和运作模式等个性化服务的Deltak公司,成功的数字化转型使得威利公司不仅摆脱了纸质书和纸质期刊销售下滑的困境,还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市场,在全球的数字出版领域占据了制高点。目前,威利公司在教育领域的在线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传统出版营收。
除了并购科技公司为自己的内容资源服务外,国外还有一些拥有较强研发实力与充足资金的大型出版集团,如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和麦克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配合图书的线上教育体系。以牛津大学出版社为例,出版社下设学术部、电子出版部、教育部、英语教学部,共计四大部门,电子出版部门与其他大类平行,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牛津大学出版社很早便开发了“牛津学术在线”(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的网络系统,后经升级改良推出了面向大学出版社社区的新平台——大学出版社学术在线(University Press Scholarship Online)。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全球学术出版部执行总裁巴顿先生介绍,面对近些年出版业兴起的数字化革命,牛津大学出版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在线出版内容,而这些在线数字产品也成为牛津大学出版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前所述,国内教育出版社在认识到数字教育出版的巨大市场规模之后,开始通过建立数字资源数据库、开发数字化教材、开展“电子书包”项目、构架教学教育服务平台等方式,积极探索数字教育出版,数字教育产品形态日渐丰富。但这些转型相较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的转型而言,大都基于“+互联网”思维,所以很难让内容资源多样化,实现其更大的价值。
一直致力于互联网教育的沪江网,在和传统教育出版资源的合作中,从最初的互动宣传推广,到版权产品开发,再到平台跨界合作,探索着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出版资源的重构与再造之路。
1. 版权产品开发
互联网共享理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至今,创新和共享等理念没有真正融合进传统出版。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制作精美的APP成本过高,没有相当的实力无法实现落地;而制作PDF阅读产品或简单的文字阅读产品,其形式却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是简单地将载体从纸变成屏。
沪江网以用户需求至高无上为基本原则,通过向广大教育类出版资源提供者(编辑)提供一个“图书强交互数字出版制作平台”,将优质出版资源打造成一款在线教育产品。在此过程中,不仅使用户享受到了针对其痛点的产品,就连出版社的编辑也在版权数字产品的开发中,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
“图书强交互数字出版制作平台”重新设计了数字出版物的制作流程和体验,帮助作者或编辑如同制作PPT一般,将图书内容按照篇章、知识点等拆散为每次使用10分钟左右的强交互数字出版物。
“图书强交互数字出版制作平台”的展示成品是由多个每次使用10分钟左右的内容所组成,更适合用户在移动端进行碎片阅读、互动,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数字出版的形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书不再是一个人的安静活动,更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是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另一种“视域融合”。这一切显然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来指导并实践,才能最终实现。
2. 平台跨界合作
平台合作真正打破了互联网教育与出版社的你我之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
出版社提供优质出版资源,在线教育提供学习平台及网络课程制作,将双方联合研发的线上教学体系送达至互联网学习者面前,从而达到学生增值、教师减负的目的。对于出版社来说,它们转换了在产业链条中的身份,利益获取也从单纯的销售,变为版权收入与课程的利益分成。
沪江网同时还在探索平台跨界合作的新“秩序”,重构出版产业链,从原来的“内容(作者)——出版社——互联网教育平台(沪江)”到“内容(作者)——互联网教育平台(沪江)——出版社”。
从内容来源上,沪江网既有海量的用户群体,也有海量的优质课程,其沉淀的优质内容和数据就成了天然的内容仓库;其次,沪江网的线下品牌效应也足以让很多线下的优质IP愿意靠近和尝试,从K12到语言培训,从终身教育到职业技能领域;其三,沪江网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海外稀缺资源的导入将成为第三块内容来源的堡垒。
沪江网通过策划和挖掘这些原创内容,给予孵化、包装和升华,制作出不同形态的互联网教育产品。例如,沪江网与国内某高级语文教师合作开发课件课、音频课、教案文本、互动OCS(在线课程系统),适用于不同的用户和群体。
由于互联网教育产品在实际运行中,可以进行二度数据开发,于是内容精华被再度提取后出版成书,最终实现一个内容的跨平台全版权运营。至此,重构出版产业链的流程已经特别清晰:由作者提供内容——在互联网教育平台(沪江)形成数据积淀——精华内容由出版社出版,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闭环。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到:出版社和在线教育的合作是由浅入深,帮助优质资源从融合到重生。
教学内容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优质教育出版资源是在线教育的源头活水。传统出版业输出的内容,以高品质为根基,并与前沿教育体系同步,是互联网“快模式”所最紧缺的品质内容。同样,离开互联网谈当代教育也是不可行的。
互联网已深深植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在线教育无疑是优质教育出版资源最佳的输出口。在线教育将文字化的知识进行二次创造与开发,纸质内容资源得以新生。传统出版行业与在线教育通过重构与再造,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1]叶奕.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困境与出路[J].出版参考,2013(17):37.
[2}陈丹.数字化:教育出版转型的方向[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10-8(14).
(作者单位: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