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子共生及非共生萌发的研究进展

2017-07-24 16:38高中南余磊磊周京龙周燚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兰科白芨共生

高中南,余磊磊,周京龙,周燚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白芨种子共生及非共生萌发的研究进展

高中南,余磊磊,周京龙,周燚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综述了白芨(Bletillastriata)种子共生萌发的过程与机制、种子的采集与保存、种子的消毒与预处理、非共生萌发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组培苗移栽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并对白芨种子萌发研究及白芨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展望。

白芨(Bletillastriata);共生萌发;非共生萌发

白芨(Bletillastriata)别名朱兰,为兰科(Orchidaceae)地生型多年生草本球茎植物。花期主要在春季,具有很高的药用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珍贵中药材之一[1],市场需求量很大。近些年来,在我国白芨被过度采挖,且生长环境被严重破坏,野生白芨资源急聚下降,濒临灭绝,白芨已被我国列为重点保护生物类群。分株繁殖是白芨栽培常用的方法[2],但分株繁殖周期长,效率低,繁殖力有限,满足不了产业化栽培的需要。白芨亦可采用直播繁殖,但其种子细小如粉且无胚乳,一个果荚常含上万粒种子,数量极多,野生条件下很难萌发,且萌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共生真菌为其提供营养,种子萌发率非常低[3]。要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种子萌发是关键所在。笔者对近年来白芨种子萌发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加快白芨产业化步伐提供参考。

1 共生萌发的研究

共生萌发是指在共生菌侵染下种子萌发的过程。白芨种子细小如粉且无胚乳和子叶,其胚无法为种子萌发过程提供足够养分,且种子必须从外界获取萌发所需的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4]。

1.1 真菌对白芨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

19世纪人们证实了兰科植物中存在着共生菌,并证实共生菌能促进兰科种子萌发。同时表明,在野生环境下,白芨种子只有被其共生真菌侵染才能萌发。1992年郭顺星等[5]研究白芨共生萌发特性,发现白芨在常规环境下能顺利发芽,为兰科植物中易萌发的种子类型。种子与真菌拌种播种,可明显加快种子萌发过程中原球茎子叶分化及假根形成。真菌培养后的提取液能促进白芨萌发和生长,表明该菌代谢产物可能含有促进白芨生长的活性养料。真菌拌种和提取液播种效果相似。

1.2 染菌萌发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1990年徐锦堂等[6]研究了白芨共生萌发细胞中微小结构的生长过程。该研究表明,白芨为兰科植物中易萌发种类。胚的大型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及脂类等贮藏物质,是种子在常规条件下萌发的主要营养来源。种子与真菌拌种播种,被合适的真菌侵染,发芽势会升高,能明显促进原球茎的分化。观察萌发过程中细胞结构发现,真菌首先穿过种皮细胞到达种胚,从胚柄处进入胚细胞,然后散布在胚柄端的几层胚细胞中。胚细胞被真菌侵入后,细胞器和细胞质渐渐变没,质膜内陷生成的囊状体包裹并吸收菌丝中的养分。菌丝经过白芨细胞壁过程中,尖端多半会膨涨变大,依赖其与细胞质作用生成的压力在白芨细胞中穿行。此外少量菌丝的细胞壁会在侵染后显著变厚,用于加厚的营养元素来源于白芨种胚细胞质,这些加厚的菌丝最后会被全部消解,为白芨种子萌发和生长提供养分。真菌即将侵入但还未侵入的白芨细胞显示出很旺盛的代谢活力。

白芨种子染菌萌发中,种子对不同真菌侵入后的反应并非完全一致,适宜的真菌在胚的一定范围细胞中存在,形成彼此营养平衡的共生关系,有利于种子萌发及其后的生长。有些真菌或植物致病菌可使整个白芨种胚充满菌丝,导致种子死亡。

1.3 真菌促进白芨种子萌发的机制

在白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白芨种胚中养分往往不够,侵入的真菌可为它提供养分和生长因子等。入侵的真菌不仅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的营养,而且共生真菌能产生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活性物质,可大大减少种子被杂菌污染的几率,进而为白芨种子萌发及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7~9]。

2 非共生萌发的研究

白芨非共生萌发是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人工培养基上不外加真菌侵染使白芨种子萌发。非共生萌发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批白芨幼苗,是目前成本低、既快速又有效的繁殖方法之一[10~13]。白芨在自然环境或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都非常慢,繁殖系数也很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促进白芨种子的大量萌发,可以解决分株繁殖系数低、成本高的弊端,并且能在短期内得到大批生长健全的小苗,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繁殖方式。

2.1 白芨种子的采集与保存

白芨种胚的成熟度决定着非共生萌发的萌发率,种胚的年龄到20 周时开始采收最好,这时种子含胚的几率最大,萌发率接近100%,萌发所需的时间为1 周[14]。最好在白芨种子成熟后但蒴果还未开裂之前进行采集[15]。

温度和种子含水量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主要因素。白芨种子在5℃条件下保存为宜。新鲜白芨种子在5℃下储藏最为合适,该温度下存放60d后,种子才开始缓慢减少萌发率,即使150d后种子的萌发率仍接近50%。在5℃和-18℃条件下储存干燥种子,3个月内种子萌发率几乎一样,储存在-18℃的种子的萌发率稍高一点,表明冷冻对干燥的种子的萌发率基本无影响[16]。

2.2 白芨种子的消毒与预处理

未开裂的白芨蒴果常用的消毒方法如下:先使用70%酒精消毒30s,再用0.1%升汞进行消毒15min,或根据实际试验的情况确定消毒时间。也可用2.5%次氯酸钠溶液代替升汞进行消毒。消毒完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遍,并用无菌滤纸把水吸干[17]。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果荚,取出种子,将种子均匀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实验所用的刀和镊子等都需要经过消毒处理。陈超等[18]研究发现,接种到培养基中的种子数量越多,种子萌发会越迅速,这体现出群体效应。但不宜过密,过密则会得到负面效果。

开裂的白芨蒴果宜用次氯酸钠代替升汞消毒。因为次氯酸钠对细小白芨种子伤害更小,且消毒效果也好。

2.3 非共生萌发的培养基

根据前人的研究,现收集整理部分白芨非共生萌发及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表1)。目前比较常用的培养基有MS、改进的MS、KC、N6和RE等。这些培养基一般还加入2%~3%的蔗糖、0.8%左右的琼脂固化,pH还不确定,大多研究认为5.8~6.5较合适。培养基中一般还加入一定浓度的NAA,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度;关于其中加入6-BA的作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关于白芨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配方也没有一致的结论。多数研究在培养基中加入了不同的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椰子汁、香蕉汁、菠萝汁、土豆汁等[19],它们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天然复合物,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一般培养基中还会加入一定量活性碳。一般认为,活性炭能提供暗环境,促进不定根的诱导;还能吸附培养基中酚类等有毒有害物质,有效地防止褐变;也能吸附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物[20,21]。

表1 白芨种子非共生萌发培养基配方

2.4 培养条件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通常采用暗培养或光照强度为1200~2000lx的环境中培养[29,30]。但李雨晴等[31]通过研究发现,黑暗下培养会降低白芨种子的发芽率。培养的温度通常为25℃左右。光照时间通常为12h左右。

2.5 组培苗的移栽

种子萌发后,待幼苗长至2cm左右时,将幼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待幼苗长至3~5cm时,打开培养瓶瓶盖放在室内自然光下炼苗3d左右[32],然后取出幼苗,将根部附着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再移栽至育苗基质中,基质为腐质土与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使用前要先消毒。移栽后适度遮阴,并保持一定的湿润。

3 问题与展望

白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虽其种子属于兰科中易萌发的类型,但白芨的工业化生产问题仍未解决。

白芨种子共生萌发虽然行之有效,但白芨体内分离的真菌不一定是其种子萌发的共生菌,且共生菌的筛选需要很长时间,共生萌发也较缓慢。不过一旦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共生菌,就可进行大规模育苗。通过共生萌发形成的幼苗,成活率也更高。现阶段有关白芨共生菌的研究文献还不够多,也没有效果非常好的共生菌被筛选出来。因此,亟需研究人员筛选出效果较好的种子萌发共生菌。

现阶段研究得较多的是白芨的非共生萌发,非共生萌发操作简便,可在短时期内生产出很多白芨幼苗,但非共生萌发的幼苗移栽的成活率相对较低,且白芨蒴果即使在5℃条件下存放一段时间后也会开裂,开裂后种子的消毒不易把握,消毒过长种子易死;消毒不完全,培养基和种子易被杂菌污染,污染不仅会浪费种子,还会降低白芨幼苗产量。李慧敏等[33]研究发现,含有假鳞茎的白芨组培苗存活率非常高,认为假鳞茎的诱导形成是提高组培苗存活的关键。此外,非共生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也没有统一的配方。如何改进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一步提高萌发率、改进消毒方法减少污染率、改进移栽技术提高幼苗成活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2种萌发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了原地共生萌发法。白芨原地共生萌发法是指将白芨种子装在特殊的袋子中,然后埋到白芨原来的野生生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察看白芨种子萌发与否,并检测细胞是否被真菌侵入[34]。该技术在国外已被用于兰科植物种群保育,维持兰科植物种群发展,但国内还未广泛运用。

[1]曹春林.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39.

[2]卢思聪.中国兰与洋兰[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3]董芳.几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筛选及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4]何炜,杨晓红,戴木兰,等.兰科菌根共生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 7206~7207,7226.

[5]郭顺星,徐锦堂.白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紫萁小菇等4种真菌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14(1):51~54,79~80.

[6]Guo Shun-xing,Xu Jin-tang.Studies on the changes of cell ultrastructure in the course of seed germination ofBletillastriataunder fungus infection conditions[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0,32(8):594~598,661~ 662.

[7]戍国标,王祖涛,杨柳,等.适应于营养积累和防止真菌侵染的白芨块茎结构[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121~125.

[8]吴静萍,钱吉,郑师章.兰花菌根菌分泌物成分的初步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7):845~848.

[9]陈瑞蕊,林先贵,施亚琴.兰科菌根的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 9(1):97~101.

[10]杨俊慧,孟庆军,李建东,等.利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白芨[J].山东科学,2002,15(1):13~16.

[11]余朝秀,李枝林,王玉英.野生白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36~39.

[12]付志惠,张建霞,李洪林,等.白及种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6,24(1):80~82.

[13]石云平,李锋,凌征柱.白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 (11):1408~1410.

[14]张建霞,付志惠,李洪林,等.白芨胚发育与种子萌发的关系[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 34(4):32~35.

[15]袁宁,何俊蓉,何锐,等.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 781~785.

[16]赵仁全,罗光琼,张秀月,等.贮藏温度对白芨种子寿命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7, 35(4):104~105.

[17]田英翠,袁雄强.白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6,(4):75~77.

[18]陈超,王桂兰,乔永旭,等.蝴蝶兰无菌播种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2006,(1): 35~36.

[19]赵漫丽,黄春球,李明静,等.添加剂对白芨组培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6):821~827.

[20]刘根林,梁珍海,朱军.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概述[J].江苏林业科技,2001, 28(5):46~48.

[21]Weatherhead M A,Burdon J,Henshaw G G.Some effects of activated charcoal as an additive to plant tissue culture media[J].Zeitschrift Für Pflanzen-physiologie,1978,89:141~147.

[22]叶静,郑晓君,管常东,等.白芨的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422~425.

[23]余磊磊,周京龙,高中南,等.野生白芨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性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 2017,45(1):43~46.

[24]王楷,李玥,张云峰,等.白芨种子的高效萌发及其无性繁殖体系的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4):71~78.

[25]石云平,赵志国,唐凤鸾,等.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研究[J].中草药,2013, 44(3):349~353.

[26]张燕,黎斌,李汝娟,等.白芨种子的无菌萌发过程观察和组培快繁研究[J].北方园艺, 2013,(3):158~160.

[27]鲁光耀,杨仙,蒋瑞彬,等.白芨组培快速繁殖体系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9(5):383~390.

[28]张燕,黎斌,李思锋.不同培养基上白芨的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态发生[J].西北植物学报, 2009,29(8):1584~1589.

[29]黄磊,贺筱蓉,郑立明,等.春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研究[J].种子,2003,(6):41~42.

[30]曾宋君,陈之林,段俊.带叶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离体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42(2):247.

[31]李雨晴,杨嘉伟,王康才,等.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 253~255.

[32]汪计珠,丁家宜,边可庚.白及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2,(2):37.

[33]李慧敏,杨冠海,李明静,等.白芨瓶内假鳞茎诱导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0): 1607~1612.

[34]柯海丽,宋希强,谭志琼,等.兰科植物种子原地共生萌发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林业科学,2007,43(5):125~129.

[编辑] 余文斌

2017-02-26

湖北省农业创新基地项目(2010CBB03801);湖北省科技厅重点基金项目(2015000384)。

高中南(1991-),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与生物防治。通信作者:周燚,zhouyi@yangtzeu.edu.cn。

Q949.71+8.43

A

1673-1409(2017)14-0058-04

[引著格式]高中南,余磊磊,周京龙,等.白芨种子共生及非共生萌发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14):58~61.

猜你喜欢
兰科白芨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伊犁州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