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姜木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2017-07-24 14:38叶海容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3期
关键词:牡荆腐殖质河沙

叶海容

(厦门市同安区林政资源管理站,福建 厦门 361100)

薄姜木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叶海容

(厦门市同安区林政资源管理站,福建 厦门 361100)

针对薄姜木播种育苗存在种子资源少、来源不稳定、发芽率低等问题,对薄姜木开展扦插试验,探讨扦插穗条、基质配置、激素处理3个关键因素对薄姜木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红心土+火烧土(3∶1)或红心土+河沙(3∶1)或红心土+腐殖质土(3∶1)为佳,插穗以半木质化、粗度为0.3~0.5 cm的枝条最为理想,生长激素以350~450×10-6ABT 1号生根粉浸蘸20 s的处理效果为最好,生根率可达60%以上。

薄姜木(山牡荆);育苗试验;扦插繁殖;扦插生根率;扦插基质;插穗;生根激素

薄姜木(VitexquinataWilliams), 又名山牡荆,别名莺歌、山埔姜、山布荆、乌甜仔等,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荆属Vitex常绿乡土阔叶乔木[1,2]。薄姜木既可提供珍贵用材,又可作名贵药材,还可用于景观绿化。主要分布东南沿海至华南、西南等各省区[3,4]。在厦门市同安区的凤南、西柯、五显等镇有少量零星天然分布。2014年开始,区农林局组织人员采集种子育苗并在林分补植、林相改造中尝试种植,结果长势表现良好且耐阴性较强,是在林分修复、风景林建设中极具发展与应用前景的一个好树种。

目前薄姜木资源几近濒危,其种子资源少,再加上大小年、台风等原因,导致来源不稳定,给人工推广栽培造成困难。无性繁殖薄姜木为扩大种群数量和增加种苗供应提供另一个途径。现有的文献资料多是关于薄姜木的药理研究,有关其繁殖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克服薄姜木播种育苗方面的困难,项目尝试开展扦插繁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同时,根据育苗实践总结出扦插繁殖技术方案,为薄姜木优质种苗繁育尤其是今后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地与扦插床

育苗地位于同安区德旺苗木繁育场。扦插前对扦插的育苗地进行整地,在耙地过程中用30%的多菌灵水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做成畦床,为便于操作和充分利用场地,畦床宽0.8~1.0 m。将配置好的基质填入已消毒好的扦插床,基质厚度3 cm。在扦插前1天先将基质淋透清水,后用500倍液高锰酸钾喷洒消毒处理[5]。

1.2 试验设计

基质配置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5个处理。即按体积比分为:①红心土,②红心土+腐殖质土(3∶1),③红心土+火烧土(3∶1),④红心土+河沙(3∶1),⑤腐殖质土+ 河沙(3∶1)5种[6]。每组处理扦插半木质化穗条100条,促生根激素用ABT 1号生根粉500×10-6蘸穗条基部20s,重复3次。扦插季节为2016年秋季(10月20日)。

扦插穗条类型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3个处理:嫩枝、半木质化枝条和硬枝。目前,薄姜木资源较为稀缺,还没有人工建立薄姜木采穗圃,无法获取大量优质枝条。本试验穗条采自凤南农场天然林长势良好的薄姜木优树。剪取母株上枝条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嫩枝(当年生0.2 cm粗枝条)、半木质化枝条(当年生0.3~0.4 cm粗枝条)及6~10 mm的硬枝(当年或前年秋梢)供试验。穗条取枝条的中上部,切口上平下斜,取15 cm长,不留叶片,剪下的穗条及时放入清水中保鲜。分3组(即重复3次),每组每种穗条200条,基质为红心土+河沙(3∶1),促生根激素用ABT 1号生根粉500×10-6蘸穗条基部20 s。穗条在清晨或傍晚采集,做到随采随插。扦插季节为2016年秋季(10月20日)。

促进生根的激素浓度处理试验,采用较普遍应用的ABT 1号生根粉,分5个浓度处理即配制成200×10-6、400×10-6、600×10-6、800×10-6的水溶液和清水对照。分3组,每组每种处理用半木质化穗条100条,扦插时穗条基部蘸激素20 s,扦插基质为红心土+河沙(3∶1)。扦插季节为2016年春季。

1.3 扦插与管理

将穗条与苗床基质面呈75°斜度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5~6 cm。用手指轻压基质使插穗基部和基质紧密结合。扦插后随即浇水,用竹片搭建拱棚,并覆盖上塑料薄膜和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扦插后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温度控制、光照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关键是控制扦插拱棚内的温度在25℃左右,基质保持湿润不积水,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

1.4 调查与统计

扦插后60天,对各试验内容的每组处理分别随机调查30株扦插苗的生根率,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扦插基质是穗条生根的外部环境,基质营造适宜的水、气、热、肥条件,是穗条能否生根成活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从试验的结果(表1)来看,不同的基质对薄姜木穗条生根影响差异呈极显著(F=83.533),且以红心土+腐殖质(3∶1)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为62.7%;以腐殖质+河沙(3∶1)效果最差,平均生根率仅为41.9%。

表1 不同基质对插穗生根率影响的方差分析Tab.1 Variance analysis abou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多重比较结果(表2)显示,②红心土+河沙(3∶1),①红心土+火烧土(3∶1),③红心土+腐殖质(3∶1)的穗条生根率极显著地高于④红心土和⑤腐殖质+河沙(3∶1),处理①、②、③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由此可见,红心土+腐殖质(3∶1)、红心土+火烧土(3∶1)和红心土+河沙(3∶1)这3种基质配置适宜薄姜木扦插。实际生产应用上可以依据对这3种基质原料获取途径的便捷性和原料成本加以选择具体的扦插基质配置。

表2 不同基质的穗条生根率多重比较(最小显著差数法)Tab.2 Multiple comparison of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in different substrates (LSD method)

注:表中的字母为差异性比较,两两间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含有不同字母则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2.2 不同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比较

插穗是扦插技术中唯一的生命体,插穗的生命力和生活力强弱对扦插成活的影响极大[7]。从不同类型插穗的生根率试验结果(表3)中可以看出,在3种扦插枝条中,以半木质的枝条作插穗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达60.5%,且根系发育良好,6个月扦插苗的平均株高为28.5 cm,抽高为13 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穗条的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F =189.721)。可见,薄姜木扦插能否成功,穗条类型很关键。

表3 不同类型插穗的扦插生根率Tab.3 Rooting rat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uttings

表4 不同类型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多重比较 (最小显著差数法)Tab.4 Multiple comparison of the rooting rat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uttings (LSD method)

经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多重比较(表4), 处理②半木质化枝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地高于处理①硬枝及处理③嫩枝的扦插生根率。因此,生产上应该选择0.3~0.5 cm粗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2.3 不同生根粉浓度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清水对照组生根率仅为27.7%。薄姜木扦插穗是较难生根的,要用适当的激素处理才能得到理想的生根率(表5)。

表5 不同的ABT 1#生根粉浓度处理的扦插生根率 及其差异显著性测定Tab.5 Rooting rates of cutting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ABT 1# rooting powder concentration and thei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由表5可见,ABT 1#生根粉对促进薄姜木插穗生根有明显效果,ABT 1#生根粉处理后的插穗生根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同浓度的促进生根效果差别较大。在0~400×10-6的浓度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率也越高,但是当浓度超过400×10-6后,生根率却反而下降,特别是浓度超过600×10-6时,生根率较低,产生抑制现象。可以看出,ABT 1#生根粉对薄姜木生根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重性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薄姜木插穗经不同浓度的ABT 1#生根粉处理,其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浓度400×10-6的ABT 1#生根粉处理的生根率最高,平均达61.5%,其次为浓度600×10-6的生根率。

进一步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表6),各处理的ABT 1#生根粉浓度间对薄姜木的生根率影响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从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和浓度与对应生根率的模拟曲线图可以看出,采用ABT 1#生根粉,以浓度350~500×10-6处理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1)薄姜木扦插育苗试验成功,为薄姜木苗木繁育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薄姜木扦插生根率受穗条类型、生长激素浓度和扦插基质的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以半木质化的当年生穗条、350~500×10-6ABT 1#生根粉处理、基质以红心土+火烧土(3∶1)或红心土+河沙(3∶1)或红心土+腐殖质土(3∶1)为佳。该扦插方案在秋季或春季扦插的生根率可达60%以上。

表6 不同生根粉浓度的扦插生根率多重比较 (最小显著差数法)Tab.6 Multiple comparison of the rooting rates of cuttings with different rooting powder concentration (LSD method)

2)扦插生根除了与植物本身的遗传性有关外,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次薄姜木扦插试验的生根率并不高,可能有2个原因:1)条件限制,目前尚无薄姜木采穗圃而只能采集天然林母株剪取穗条进行扦插,无法保证标准穗条的质量要求;2)扦插季节、穗条长度等也是影响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与完善。此外,要提高扦插效果并应用于生产,应着手加快采穗圃建设。

[1] 卢张伟,郑军,汪豪.山牡荆树干心材的化学成分[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4):287-289.

[2] 程伟贤,陈鸿雁,张义平,等.山牡荆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244-246.

[3] 林恩.山牡荆人工移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4):172-173.

[4] 竺勇,黄瑞松,李耀华.HPLC测定山牡荆中蜕皮甾酮含量的方法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377-379.

[5] 舒乃辉.乌柳育苗与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 236-236.

[6] 陈圣贤.水团花扦插繁殖试验[J].林业调查规划,2005: 30(4): 95-97.

[7] 单守田,丁瑞军,柳涛,等.红叶李嫩枝扦插剪穗母条对成活率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6(1):39-40.

Experiment on Cuttage Seedling ofVitexquinata

YE Hairong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tation of Tongan,Xiamen,Fujian 361100, China)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few seed resources, unstable source and low germination rate ofVitexquinata, the cutting experiment onVitexquinata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3 key factors of cuttings, substrate and hormone treatment on the rooting of cuttings of Vitex quin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cutting substrate was red subsoil + burnt soil (3∶1) or red subsoil + river sand (3∶1) or red subsoil + humus soil (3∶1), the preferred cuttings was 0.3 ~ 0.5cm with half lignification and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was the growth hormone soaking for 20s with 350 ~ 450ppm ABT 1 rooting powder, by which the rooting rate was more than 60%.

Vitexquinata; seedling experiment; cuttage propagation;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 cutting substrate; cuttings; rooting hormone

2017-03-22.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闽科计[2016]11号,项目编号2016R1010-1).

叶海容(1971-),男,福建厦门人,工程师.从事营林工作.Email:xmyhr2009@163.com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3.031

S792;S723.132.1

A

1671-3168(2017)03-0136-04

猜你喜欢
牡荆腐殖质河沙
腐殖质和生物肥料对植物发育和微生物活性的协同作用
沙子危机
河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HPLC法测定低温烘焙绿豆中牡荆苷与异牡荆苷的含量及变化
牡荆种子萌发及引种栽培研究初探
冬季怎样贮藏苗木
不同来源堆肥腐殖质还原菌异化铁还原能力评估与调控
驴拉奔驰
腐殖质对环境影响及其降解研究进展
利用蒽醌碱溶液提高褐煤中腐殖质的萃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