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张体旁
桐梓方竹笋 走向世界的山野珍品
文丨 张体旁
重庆客商正在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装载方竹笋产品
日前,一辆悬挂渝B牌照的大货车停靠在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库房前,6名工人正在往车里装载该公司生产的猫山牌泡椒笋片。当天,这辆车装载了3吨泡椒笋片,听司机王子勇介绍,这些有特色、品质好、绿色环保的泡椒笋片将拉到重庆渝北区,然后通过批发商发送到各大超市,第二天,喜欢食辣的重庆人就可在各超市的货柜上买到来自桐梓出产的这些泡椒笋片。
“这些年,我们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方竹笋系列产品不单通过成都红溪、成都老干爸、长沙十八弯、重庆曙天、重庆永健、西安大地、宝鸡树平、武汉康好、贵州天地黔龙等十多家食品公司的销售网络线上线下销售到全国,还到过北京、上海、广州、浙江、香港、澳门、台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博览会、春交会、秋交会、展销会,甚至漂洋过海赴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巴塞罗那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商务部组织的展销活动,深得各地消费者喜欢。”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令狐世平言道,“桐梓方竹笋,绝对算得上是走向世界的舌尖美食。”
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林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注册的猫山商标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其生产的保鲜竹笋、酱腌竹笋获得国家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质量体系认证。
该公司是桐梓众多方竹笋加工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猫山牌保鲜竹笋、笋干、开袋即食酱腌竹笋(泡椒笋尖、泡椒笋片、泡椒笋丝、红油笋尖、红油笋片、红油笋丝),2016年,销售量2200吨左右,总销售额近4000万元。
“在这里做工,每个月可以领到2500元左右,下班后,还可以照顾家。”在预处理车间,梁阿姨一边熟练地从案板上一大堆竹笋里挑拣着不同大小的竹笋往不同的容器里放,一边和记者聊天:“我就住在厂子附近,在这儿上班近,不用出远门做工,下了班,还可以做些家务活。”
在该公司,不管是预处理车间、煮制车间、包装车间还是成品车间,工人大都是40岁以上的妇女,有130多人,都是本地村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其中还有贫困户20多人。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竹笋方而厚,性硬、脆,专蓄此笋,常食之,有延年益寿之功能”。现代绿色食品科研部门检测,方竹笋中蛋白质含量12%,脂肪0.4%,粗纤维8%,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B2、C等。食之则有助于人体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达到减肥、美容和防治肠胃及心血管疾病之特效。加之方竹笋质嫩肉厚,色美味鲜,出自无污染的大山之中,堪称山珍佳肴,古为贡品,今为美食,称道于世。
2004年12月22日,桐梓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方竹笋之乡”荣誉称号;2014年,桐梓方竹笋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此桐梓方竹笋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在桐梓县城大街小巷,在大大小小餐馆的佳肴中,总有方竹笋飘出来的香味,会让你一饱口福。三椒牛肉笋、辣山肥肠方竹笋、方竹笋炖鸡、红烧牛肉方竹笋、白油鲜笋、腊猪脚炖方竹笋、凉拌笋丝……不管是叫得上名或叫不上名的方竹食品,都由不得你情不由衷地对它青睐有加。凡是到桐梓旅游的客人,品方竹笋全宴,是他们必选的美食之一,买方竹笋馈赠亲友,也是他们必选的旅游产品之一。
方竹笋在愉悦了人们味觉的同时,也成为桐梓农民的致富产业。“从山间竹笋到舌尖美食的过程中,一根笋子要经历采摘、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笋农、商贩、工人、零售商等各种不同人群从中受益。”令狐世平算账道,“一年下来,全县鲜笋产量可达15000吨,价值就接近1亿元,如果深加工,价值可翻一番。”
随着方竹笋从当地农民的饭桌走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近年来,桐梓县始终把方竹作为高海拔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通过连续多年的人工造竹和对地产竹林进行改造,目前全县19个乡镇已拥有方竹林近43万亩,拥有占全国60%以上的方竹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方竹笋之乡”。现有一定规模的笋子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量约3000吨以上。正在引进贵州荞道养生股份有限公司来我县投资建厂,意向性投资合同已签订,规划第一期年加工量在5000吨,远期规划50000吨,为我县竹笋采收后能得到及时加工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