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翁永学 肖远声
赤水:让贫困户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文丨 翁永学 肖远声
“大家都说你发展得好,今年我就要跟你比上一比!”
近日,在赤水市大同镇华平村“精准扶贫样板户”观摩会上,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启华自信满满地对“脱贫样板户”王记银“叫板”。
王记银也不甘示弱:“没得问题,我应下了,看看哪个发展得更好!”
两户贫困户这样面对面下起了“挑战书”,在场的30余名贫困户和镇村干部发出一阵叫好声。
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中,大同镇创新党建扶贫模式,通过开展“比居住环境、赛精神风貌;比产业发展、赛脱贫思路;比经济收入、赛脱贫成效”的“三比三赛”活动,评比出“脱贫样板户”,在全镇范围内予以宣传表彰,让其他贫困户看有模样、学有榜样,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在观摩会现场,市、镇、村帮扶的党员干部与全村贫困户一道,认真观摩学习王记银家的“脱贫诀窍”。大家从房前屋后到从客厅卧室,从厨房仓库到鸡棚猪圈看了个遍。
干净整洁、物放有序……大家一致称赞:“确实,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再听王记银介绍了发展竹子深加工的思路后,大家更是深受启发。
一个贫困户说:“看来我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了,只要人勤快,脱贫路子多得很,扎竹扫帚卖也能赚钱!”
类似华平村这样的现场观摩会,目前正在赤水市各村各组开展得如火如荼。这种形式不仅让贫困户学到了脱贫经验,更激发了脱贫信心。
白云乡白云村群众袁昌维长期在外务工,妻子在家务农,两个孩子在读书,一家4口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袁昌维的务工收入来维系。2013年,袁昌维在外打工不幸弄断了一只手,成为一名残疾人,由于散失了部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窘境,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商勇强“一对一”帮扶袁昌维。通过调研后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先后帮助袁昌维享受了低保政策,解决了两个孩子的读书费用,又提供给2000株石斛苗给他种植,申请了“特惠贷”发展资金。
在商勇强的帮扶下,袁昌维身残志坚、自强自立,两年多时间发展起2亩原生态石斛、500余盆石斛盆景,还养殖了600对肉鸽,一家人的年收入有25000多元,很快就实现了脱贫。
在长沙镇赤岩村,村党支部以“支部+贫困户+项目”的方式,帮助23户贫困户申请“特惠贷”资金115万元,争取扶贫资金88万元,流转土地85亩,发展起村集体经济项目标准化乌骨鸡养殖。
今年初,养殖场出栏商品乌骨鸡7万羽,实现利润近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8万元,入股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分得了红利,实现了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中,赤水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创新党建扶贫举措,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实现了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赤水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