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文,刘 水,樊 硕,孟 颜,张涵懿,李 静
(煤炭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28)
2016年煤炭总医院药品短缺原因及对策
李怡文*,刘 水,樊 硕,孟 颜,张涵懿,李 静#
(煤炭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28)
目的:探讨煤炭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短缺的原因及对策,保障药品供应。方法:对2016年药品请领单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使用药品的断货时间>3 d的短缺药品按其发生原因、价格、剂型及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医保甲类药物、低价药品目录中药物分类统计,并将相关内容分别录入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药库共接受各部门调剂申请计划46 066条,药品供应不足记录1 060条,药品短缺率为2.30%(1 060/46 066),实际缺货品种数59个。外因是导致我院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导致药品短缺56个。价格是发生药品短缺的重要因素,我院短缺的59个药品中,<20元药品占57.63%(34/59);短缺的西药占总短缺药品数的79.66%(47/59),中成药占20.34%(12/59);西药注射剂占比最大,达到28.81%(17/59);17个(占28.81%)为国家基本药物;48个(占81.36%)为医保甲类药品,11个(占18.64%)为低价药品,结论:造成药品短缺的原因较多,可通过量化商业公司工作表现与建立微信采购平台等方式应对,并呼吁管理部门通过建立药品短缺信息发布平台、合理制订药品价格等方案预防药品短缺问题,而以上解决方法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销售企业、医疗服务机构等部门通力协作。
药品短缺; 原因解析; 对策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药品短缺问题日渐严重,掣肘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 system pharmacists,ASHP)与犹他大学药物中心将其定义为“临床上由于使用替代药品导致疾病治疗或药房配药工作均受影响的药品供应问题”[1]。药品短缺会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使用疗效差强人意且副作用大的替代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参考ASHP的《药品短缺管理指南》,结合我国药品供应的实际情况,现对煤炭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短缺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深入推进药品供应领域研究、破解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药库管理员权限内开放数据,自2016年1月1日起,我院将断货时间超>3 d、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的情况视为药品短缺,于每周五发布相应短缺信息,告知临床医师,并于该月月末进行汇总通报。本调查收集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布的药品短缺信息。
1.2 方法
调取医院信息系统2016年药品出库单,查找各个药房请领计划总条目、药品未出库项(不含部分出库项),结合我院每月发布的药品短缺通知单,并参照ASHP药品短缺指南,将断货时间>3 d药品的断货原因(内、外因分别书写)、剂型、品规、价格分布以及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信息录入Excel软件进行分类统计。药品短缺率=未能满足请领部门需求的药品数/请领部门全部请领计划药品数×100%。参考《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手册》中公示的药品价格,按最小包装单位录入Excel表中。如注射剂按单支价格录入,颗粒剂、丸剂、外用贴剂按其最小包装计算价格。
2016年药库共接受各部门调剂申请计划46 066条,其中住院药房12 968条,门诊西药房20 778条,门诊中成药房9 310条;药品供应不足记录1 060条,药品短缺率为2.30%(1 060/46 066),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的3.14%。实际缺货品种数59个,因有相同品种出现多次短缺,故未供货药品品种数为69个。
2.1 药品短缺原因
外因主要来源于药品供应环节,导致56个药品短缺,短缺品种数排序居前3位的外因分别为商业公司货源不足、原材料短缺导致厂家停产,药品价格倒挂或生产厂家未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认证被迫停产,临床应引起注意;内因主要为临时采购药品、近效期药品备货较少、用量异常增多,见表1。
表1 药品短缺的原因类型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causes of types of drug shortages
2.2 短缺药品的价格分布
我院短缺的59个药品中,零售价<5元的药品15个(占25.42%);5~<20元19个(占32.20%);20~<50元13个(占22.03%);50~<100元6个(占10.17%);100元以上6个(占10.17%),见表2。表明价格是发生药品短缺的重要因素。
表2 短缺药品的价格分布Tab 2 Distribution of price of drugs shortages
2.3 短缺药品的剂型分布
我院现用药品种数1 026个,其中西药品种数820个,中成药品种数206个,均为外购药品。短缺西药品种数占总短缺药品数的79.66%,中成药占20.34%;西药注射剂占比最大,达到28.81%,见表3。
2.4 短缺药品的不同药品目录分布
我院短缺的59个药品中,17个(占28.81%)为国家基本药物;48个(占81.36%)为医保甲类药品,11个(占18.64%)为低价药品,见表4。
表3 短缺药品的剂型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dosage of drugs shortages
表4 我院短缺药品在不同药品目录的分布及构成比Tab 4 Distribution of drugs shortages in different drug list
3.1 药品短缺原因
药品短缺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而外因中,供应链的中断可能涉及原料供应、厂家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其中以商业公司货源不足、药品原材料短缺、价格较低利润较少以及生产厂家未通过GMP认证被迫停产等4大原因为主。由表1可见,我院外因所致药品短缺发生情况明显多于内因,外因是造成我院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与国际上药品普遍的短缺原因基本相同,即生产厂家以及许可问题是药品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数据表明,75%的注射剂短缺问题与质量或生产相关[2]。此外,我国国情决定了医疗机构的大多数药品都是通过药品供应商获得,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会选择价格高、用量大、周转快的药品;规避紧缺药品的供应,如一些用量少、价格低的临床抢救用药储存成本大且易过期,企业不愿经销;有些药品配送企业为降低库存资金,会实施库存管理,限制或推迟向医疗机构发货引发假性短缺[3]。对于独家代理的药品,不规范的运营也可能导致药品短缺。
我院药品短缺的内因主要为:(1)药库对非我院常规采购目录的药品(临采药品)未设定上、下限及需提供临床用药申请单;(2)有的药品用量小、效期短,多为近效期药品,有些患者拿到近效期药品,会提出置换或退药请求,为临床工作带来困扰,导致断货现象;(3)用量异常波动也是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之一,虽然并不多见,但却是药品供应的难题;(4)由于无法预判收治患者的类型,常规备药有时无法满足其需要,如我院自2016年8月份以来开设了职业病门诊,肺尘埃沉着症患者数激增,导致相关呼吸科用药如蓝芩口服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用量猛增,出现断货情况。
3.2 价格是影响药品短缺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价格原因造成的药品短缺频率逐年升高,短缺药品价格成倍增长,严重增加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4]。尽管相关管理部门已放开常用低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但低价药品的供应依然无法满足全部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1省市42家医院中的46个短缺药品中,48%由生产厂家生产亏损导致,16%的短缺由药品成本高、利润低导致[5-6]。本调查中可见,心内科手术常用的鱼精蛋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甲巯咪唑片、治疗重症肌无力“孤儿药”溴吡斯的明等药品短缺,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都出现过断货情况。2016年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片)价格翻了几番,却依然出现一盒难求的现象。自2012年,发改委组织2次大规模药品降价活动后,一些价格低、利润低但为临床必需的药品越来越少,给临床采购带来极大困难;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逐年上涨,利润不断下降,很多企业调整了产品结构,保留盈利高的产品,淘汰盈利低的产品,故导致临床使用量较大的低价药品十分紧缺,甚至被迫退出市场[7]。本调查中可见,我院短缺药品大多也属于价格低、利润低的经典药物,<20元药品占57.63%。
3.3 短缺药品与剂型及国家各药品目录的关系
本调查中将短缺药品按西药与中成药分别统计,并按口服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溶液剂、外用制剂、滴眼剂及注射剂进行分类。其中,西药短缺药品数较多,且多为注射剂,其原因可能与注射剂生产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更高,制备用原材料价格浮动致其生产成本较高等有关,而药品价格下降,是引发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所列品种是专家和基层广大医药工作者从大量临床药物中通过科学评价,筛选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的代表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所列品种是为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投票遴选产生的。其中,医保甲类为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品。本调查结果显示,17个短缺药品为国家基本药物,48个为医保甲类药品,11个为低价药品,以上3类目录中的药品是临床治疗的保障,此类药物短缺势必对临床治疗产生较大影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建议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干预,合理定价,维持药品的商品属性,保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运用好价格杠杆激励更多的药品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减少基本药物和低价药品的短缺问题[8-9]。
4.1 通过设立商业公司考核表量化其工作表现
本调查中可见,商业公司货源不足是我院药品短缺的外因之首,占32.20%。保障药品及时交付是供货商的职责,由于各公司的管理水平及资金实力相同,有时一家或几家供应商都不能满足我院所需药品数量,故出现了药品短缺进而影响了药品的临床使用。目前,共26家药品配送商业公司负责我院的药品供货,为规范为商业公司的配送行为,确保其及时充足地提供所需药品,建议设定量化考核表对其服务进行打分。考核内容包括是否通过采购平台确认计划、药品短缺次数、是否足量供应、物流速度、包装是否完整、药品信息是否完全、药品信息是否及时更新、是否及时通知短缺药品、能否及时协调短缺药品、票据是否完整等10项指标,每项1分,每周汇总,每季度总结。对得分排序居后5位的配送商业公司提出警告公示,限期整改。如限期内整改无效,则可采取更换配送企业、延迟汇款等方式促进商业公司储备货源,减少缺货现象。
4.2 采用互联网+的模式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自2016年1月起,我院建立了药品供应商微信群,及时将短缺药品信息发布到商业公司所在平台,变被动采集商业部门信息为主动获取各个商业公司关于短缺药品的库存情况。根据信息判定其药品情况,如是长期断货、短期内货源紧张还是假性短缺。针对不同类别的药品短缺,采取停药、更换药品、更换配送企业等对应措施。此外,我院于2016年2月加入了由由北京市朝阳医院牵头组建的全国医疗机构采购部门微信群,此微信群迄今为止已吸纳全国80多家三级医疗机构的采购人员[10-11]。通过加入该平台,不仅可接收到潜在的药品短缺信息,预估我院短缺药品库存并做好应急预案,还能了解其他医疗机构选择的替代药品信息等,使医疗机构在药品供应信息中占据了一定的主动地位。
4.3 引入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减少内因产生的药品短缺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包括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等3个等级。自2016年起,我院将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应用于药品库存管理。缩短A类药品的采购周期(价格昂贵、用量较大),增加C类药品的采购次数,延长采购周期,即适量增加价格低、对库存周转率影响小且临床必需药品的库存,减少此类药品的供应中断;对麻醉药品、紧缺药品及应急药品进行特殊储备,设定库存上、下限,根据药品消耗适时报警,提前做好药品储备工作。
4.4 其他
除上述问题与建议外,其他情况所致药品短缺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如未使用信息平台、未重视罕见病治疗药物等。建议:(1)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ASHP均有可以报告、查询短缺药品信息的网站,而我国缺药品信息平台至今尚未启用[12],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短缺药品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上报短缺和潜在短缺药品;(2)罕见病的防治在我国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家应对临床用量大、价格低的“孤儿药”进行价格保护,完善该类药品的价格管理政策,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溴吡斯的明片,建立“孤儿药”激励制度,预防药品短缺[13-14]。
综上所述,药品短缺不能依靠单一、简单的解决方案,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销售企业、医疗服务机构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应在立法、监管及使用环节平衡各方利益[15]。应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避免药品短缺,确保患者可以持续获得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
[1]Pauwels K,Simoens S,Casteels M,et al. Insights into European Drug Shortages: a Survey of Hospital Pharmacists[J]. PloS one,2015,10(3):0119322-0119328.
[2]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ASPEIssue Brief: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DrugShortages[N].http://docpl-ayer.net/390382-Chartbook-2005-2006-u-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health-resources-and-services-administration.html.
[3]蔡文芳,杨才君,沈倩,等.国内外药品短缺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6,30(12):1190-1199.
[4]Coluzzi F, Ruggeri M.Cli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apentadol extended release and oxycodone/naloxone extended release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led release oxycodone in musculoskeletal pain[J].Curr Med Res Opin,2014,30(6):1139-1151.
[5]赵志刚,朱乐婷,王莉文.全国11省市42家医院临床应用药品供应短缺现状调研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65-66.
[6]赵静,王德志,杨晓颖,等.近年我院药品短缺情况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药房,2013,24(29):2726-2729.
[7]刘敏豪,邬倩倩.我国基本药物短缺问题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8):673-674.
[8]马建春,罗震旻,刘振龙,等.全国6个地区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03):229-232.
[9]王静.某三甲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关系的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7(7):920-923.
[10] 陈慧,刘河,安卓玲,等.全国18个省市63家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调查分析及应对思考[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5):331-334.
[11] 刘晓慧,彭六保,邓楠,等.湖南省21家三级医院常用药品与急救药品短缺现象分析[J].中南药学,2015,13(8):880-883.
[12] 徐飞,冯国忠.美国FDA短缺药品信息平台对我国启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4):1-5.
[13] 唐健元,赵夏茵.国外孤儿药管理制度对比研究及对我国的政策建议[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4):1638-1642.
[14] Costelloe EM,Guinane M,Nugent F,et al.An audit of drug shor-tages in a community pharmacy practice[J].Ir J Med Sci,2015,184(2):435-440.
[15] 宋雅梅.美国药品短缺相关法规、指南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1):890-893.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 of Drug Shortages in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LI Yiwen, LIU Shui, FAN Shuo, MENG Yan, ZHANG Hanyi, LI Jing
(Dept.of Pharmacy,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28, China)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rug shortages in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so as to ensure the drug supply. METHODS: Drug delivery list of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pplication data of shortage drugs out of stock for more than 3 days were respectively inputted into Excel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shortage causes, price, dosage, whether it was national essential drugs, health care drugs, whether it belonged to low price list. RESULTS: There were 46 066 transshipment application plan accepted to drug storage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in 2016, the records of drug supply shortages were 1 060, with the rate of 2.30%(1 060/46 066), and the actual shortage categories were 59. Meanwhile, external caus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of drug shortages, the number of drug shortages were 56. Price was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drug shortages, of the 59 kinds of drug shortages, drugs <20 yuan accounted for 57.63%(34/59). The ratio of western medicine shortages versus total drug shortages was 79.66%(47/59), and the data for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as 20.34%(12/59). The ratio of western medicine injections took the lead, accounting for 28.81%(17/59). National essential drugs were 17(28.81%), health care drugs were 48 (81.36%) and low price drugs were 11 (18.64%). CONCLUSIONS: Drug shortages can be induced by various causes, which can be dealt with through quantitative job performance in commercial corpor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procurement platform of WeCha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should establish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drug shortages and reasonable formulation of drug price to prevent drug shortages, in addition, these measures need closely cooperating among National Regulatory Authority, drug manufacturers, drug sales enterprise and medical service institution.
Drug shortages; Cause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R969.3
A
1672-2124(2017)06-0839-04
2017-02-15)
*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liyiwenjackie@sina.cn
#通信作者: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lijing0127@sina.com
DOI 10.14009/j.issn.1672-2124.2017.0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