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理论与方法探索
我国高校网球的迷失与回归
李明明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网球作为高校新兴起的一项运动项目,目前已被纳入到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中,正在全国各个高校如火如茶地开展。高校网球的健康发展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高校的平衡进展、关乎体育系统的优化建设、关乎我国教育体系的动态进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高校的网球的发展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场地等硬件设施;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的发展方向;网球课程的设置、高校间的交流赛几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球教育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以上5个不平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剖析我国高校网球出现的这些问题,探索我国高校网球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
高校网球;教育价值;问题;对策
伴随着“中国金花”在国际大赛中的出色表现,和乒乓球、羽毛球一样同为“小球”运动的网球,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与关注,在这种明星效应下高校学生对网球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网球运动作为一种球类运动,具有促进人体机能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能够调节情绪振奋人心、休闲娱乐强等优点,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网球运动亦被纳入到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中。高校网球课程的设置,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大学生的在校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课程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球教育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剖析我国高校网球教育出现的问题,探索我国高校网球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
1.1 师资匮乏,质量低劣
随着网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网球也进入高校,成为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但由于我国的历史条件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高校的网球师资力量不平衡。据统计发现,93.76%的高校网球教师在6人以下,高校中网球教师有六人以上的仅占6.24% 。教师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实施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网球教师作为高校网球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控制者,在高校网球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网球教师的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成为直接阻碍高校网球的发展 。一个网球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学历、技术水平、科研能力、裁判等级、教练员等级、职称、年龄等几方面。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网球教师的学历构成以本科、研究生居多,占到60%以上,博士学历很少,所占比例不足10%;教师的技术水平以无等级、二级为主,一级水平的教师在高校网球教师中的比例很小,有专业队经历的占15%以下 。有一定专业队经历的教师对各种技术动作的理解很到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能给予及时地纠正;教师的裁判等级以一级及以下居多,国家级、国际级裁判较少,这对学生在网球的理论学习中产生影响,使学生在网球理论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网球教师中有教练员等级证书的比例也比较低,这样教师就很难对学生的网球学习有整体把握,对学生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地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地调整后续的课程安排;此外,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限,对学生丰富网球文化、增长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有限制;再次,教育培训次数较少,致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严重脱节,直接阻碍学生对网球的学习,进一步对高校的网球教学发展产生影响。
1.2 场地等硬件设施简陋及管理疏松
在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场地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大到足球,小到乒乓球,无论进行训练还是教学、比赛或培训,都要求在一个适合的场地上进行。高校作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对场地的要求更为严格,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高校的场地数量必须符合在校学生的人数,而网球作为高校中新兴的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非常严格。而据有关研究显示,仅有43.75%的高校有网球场地,有些高校仅有1~2片场地,实际的网球场数量及质量却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的需求 。高校的场地情况主要表现在网球场地数量少,达不到教育部的规定;场地类型以塑胶、沥青、水泥为主,草地、红土很少;网球场地的建设标准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场地在建设过程中多为拼接建造,严重背离网球场地的建设要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及练习;场内的辅助设施严重短缺,影响学生对所学新技术动作的进一步掌握与巩固。
网球这项体育运动在亚洲的发展时间较短,网球场馆在修建时与其他运动场地相比同等条件下所需的投入相对较高,很多高校在场馆的后期管理上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一种是有偿使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场地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又能减少对网球场地管理的支出。另一种是限制场馆开放时间,减少场地的维护,管理支出。国家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给予高校足够的财政支持,这些费用用于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也包括场馆使用时的维护和管理。在学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再向学生收取少量的场馆使用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另外,学校在场馆使用时间上一般采取非上课时间不对学生开放。网球场地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是目前高校中应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1.3 资金投入较少,领导重视不够
领导重视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没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学校体育经费就很难拨付,场馆设施建设就很难得满足各个运动项目的要求,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就难以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就难以得到扩大,教师队伍就难以稳定。5000的历史影响及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潜意识地使人们养成以领导为重心的工作及发展模式。领导指出的工作路线,各级人士积极响应。领导支持、重视的项目将会得到如火如荼地发展。当然学校中也不例外,学校领导对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支持及重视将对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网球的发展也如此,领导重视网球的发展就会积极主动响应国家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设网球场地等硬件设施,引进网球教师,拨付相关的活动经费,进一步加快学生对网球技能的学习,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领导不重视体育的发展,很少参与体育锻炼,网球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项自然也得不到重视。
1.4 学校的发展定位不同
网球作为技能学习为主的一项运动,教师的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将决定教师主要精力的投向,这也将对学生网球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高校作为中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使命,国家的未来将依托于高校,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也决定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向。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基本分为3种:(1)研究型高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向,将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搞科研工作中,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2)教学型为主的高校,以培养教师为主,其中师范类院校就具有代表性;(3)研究教学相结合的高校。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这种现象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网球的学习,还影响到未来网球的发展及相关教学人才的培养,对高校网球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1.5 学校间交流匮乏
作为体育运动项目通过比赛才能促进每个项目的发展、新技术的创建。在高校网球发展中,学校之间的比赛交流同样能促进学生网球技术的进步及提高,但在现实中各高校之间的比赛交流几乎没有或者1年1次,这样导致学生的技术学习限制在学校这个小范围内,没有机会通过比赛去交流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1.6 网球课程设置不良,结构欠佳
高校网球课程的开设是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实际调查中仅有55.6%的高校开设网球课程 。通过对开设网球课程的学校进行调查,74%的学校现行的学时少 。网球是以技术为主的、理论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的网球教学中应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课程设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技术的学习时间不足。各个高校根据教学的学要以及课程的重要性安排课时量,通过全部的课时学习基本掌握了各个技术,但还不能灵活的运用的学生占很大比例;还有的学生提出各项技术动作已经掌握,基本能有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训练课程却结束。(2)理论课程偏少,导致学生对网球的发展史、技战术的学习、裁判的学习不足,使学生片面地认为网球学习只有技术学习,忽略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未获得国家二级裁判证书。另外,通过理论学习还可以及时地纠正网球的错误技术动作,从而促进学生的网球技术提高。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网球发展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多数教师的技能为非专业学习或培训所得,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低下,教学方式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严重脱节;场地设施短缺,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高校的场地实行有偿使用,部分学校的收费标准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学校的发展方向及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成为制约学生网球学习的重要因素;学校对于网球学的课时设置偏少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提高网球的各项技术;学生对于网球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网球学习的条件,提高他们个人的网球技能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优化师资,提高质量
首先要优化师资结构,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吸引高水平的网球教师与人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及教师的学历、科研能力。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培训、外出学习交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2.2 完备设施,加强管理
网球场地作为网球学的平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网球发展的支持,增设标准的网球场地及辅助设施。学校在网球的课程设置中加大学生学习的课时量,合理地安排网球课时,优化课程中的技术与理论比例,在课程的设置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的调整课程安排 。
2.3 提高高投入,加大重视
学校领导应转变思想观念,要根据学生对网球的学习热情相应的对教学任务进行一定的调整,在重视网球的发展、重视网球师资力量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网球硬件建设的支持。同时,有条件的教师或领导亲身加入到网球的学习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对网球的学习的热情,加大对网球运动投入的支持力度。
2.4 明确定位,理清方向
在学科建设上可以根据学科的发展规律及需要,适当地调整发展方向,以教书育人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网球的教育要能够体现更多学生的学习意向以及网球技能的掌握,而不是一味地搞科学研究忽视学生的需求。做好定位才能够给与学生以最好的教育。
2.5 增加交流,灵活模式
由于修建网球场及场地在维护上的的费用较高,作为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地吸取社会资金,尽可能少地增加学生额外的支出。对于网球场地短缺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校园内其他运动场进行灵活的改造,如可以采用一定的活动网架,将排球场摇身变为网球场。这样做可以减少学校对场地资金支出的压力,另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学习网球所需要的场地需求,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2.6 合理设置,优化结构
加强高校间的交流性比赛,通过网球比赛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技术缺陷,在以后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快网球在高校的发展,烘托校园网球文化的氛围。
[1]季敦山.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68-69.
[2]牛华亮.山西省高校网球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1.
[3]陈昱,季敦山.我国普通高校网球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95-97.
[4]季敦山.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68-69.
[5]陈昱.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108-110.
[6]赵芳.苏中地区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7]赵芳.苏中地区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8]罗舰,宋保华.对我国普通高校网球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2):76-78.
[9]周亚民.上海市部分高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10]崔波.苏南地区普通本科高校网球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3):76-78.
G845
A
1674-151X(2017)01-093-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48
投稿日期:2016-12-12
李明明(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