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仰遇到战争

2017-07-22 07:36陈婷婷
牡丹 2017年17期
关键词:战争片美式信仰

陈婷婷

《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道斯坚持的信仰及普世爱的观念,在战争中显示了人性的希望和对生命的尊重。面对战争的摧毁,信仰的留存是经过艰难抉择的结果,信仰的留存及意义是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影片中主人公道斯对自己信仰顽固的坚持引来了众多争议,中外的批判点在于他过于善良、过于勇敢无畏,不像一个真正的人;他如此坚持自己的信仰、尊重生命,而美国仍然在战争中肆意地轰炸其他国家的领地、毁灭众多生命,甚至他最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战争的促进者、加速了杀戮,因而他的善举在战争中缺乏意义,他不拿武器的行为与“逃兵”无异,而且缺乏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被认为是美国在作为战胜国和拥有强权的前提下进行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的输出。总之,从各个角度人们都能用某种观念去批判这部影片。笔者试从信仰留存、普世之爱与战争的冲突等角度来解读这部战争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思考如何看待美式战争片的价值观输出问题。

一、信仰留存与摧毁信仰的战争

虽然道斯坚持《摩西十诫》第六诫坚决不拿武器杀人,但是他的战友在战场上厮杀。21世纪以来,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接着又空袭利比亚和叙利亚,摧毁了当地人的家园,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也成为美式战争片令人不解和诟病的地方,即影片表现的坚守信仰与实际行动大相径庭。

人们必须承认美国军事行动的破坏性,却也不能忽视,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会对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美式战争片在宏观上展现了战争的无情,更在微观上反映被历史记载中忽略的人性因素,即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信仰的思考。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们在信仰上已经可以不完全依赖于上帝,但是也陷入寻找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和寻找自我的迷茫之中。战争前后出现的“垮掉的一代”也在文学上反映出这种精神困境。战争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支撑人们的信仰也会随之崩塌,这是美国实际行动与信仰相背离的缘由之一。但是,留存的信仰使人们在战争中确认自己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带给人度过战争的希望,也不是所有背离与上帝之约的人就不再信仰上帝。影片展现了人们的信仰遭遇战争时内心的痛苦、抉择和坚持,这正是人的智慧和魅力所在,也是影片闪耀的人性之光。

从生命角度来看,影片从战士对战争的态度来挖掘细微的人性。他们也害怕、厌恶战争,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对战争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意识,而道斯坚持的“可笑的”信仰在这时给予他们生的希望。

从信仰角度来看,在战争环境中,参战者面临信仰与战争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必须拿起武器保卫祖国。但是,他们内心很挣扎,大多人看似违背了信仰,实际上依然忠于上帝。道斯的哥哥不认为战争是杀戮,道斯的上级解释“不应杀人”是不要谋杀,战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另一位军官说信任《圣经》,但不能用信仰击败日本人。道斯的父亲参加过战争,仍用摩西十诫教育孩子,道斯被审判时他积极求助当年的上司为儿子辩护。在战场上,认为道斯是懦夫的史密提一直保护道斯。其他战友从对他拳脚相加到尊重这个异类,并在即将上战场前和他一起做久违的安息日祈祷。一个士兵在拿枪射击时嘴里含着一个十字架,以上可以看出他们还存有信仰。

还有战争片《狂怒》中几个主人公其实仍然信仰上帝。正如“圣经”念的《以赛亚书》:“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他们认为上帝拣选了他们去忍受战争的痛苦,去完成解放祖国和人类的使命。因为他们确信“不论世上的政权败坏到何种地步,一切事情还是在神的管理之下”,并且这种苦难不会永久持续下去,“最后将以拯救和复兴收场……最后整个国家将借着祂得以复兴,成全神起初的旨意”。

这样事与愿违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也可以找到,《史记·孔子世家》中记录了孔子返回卫国途中被蒲人拦截,答应他们不会去卫国,之后却立即启程去了卫国,孔子说在武力威胁下的盟誓神是不会认可的。孔子有自己行事的原则,而被迫做一些事的情况是存在的,单从这一件事,人们不能说孔子就是一个不遵守诺言的人。类似地,人们也不能单从残暴的战争就判断某人或某国丧失信仰。战争的残酷无疑是对影片宣扬的信仰泼了一盆冷水。大多数人面对战争很难遵守与上帝的约定,但内心的挣扎不会减少。而留存下来的信仰带给人希望,所以宣扬信仰留存的战争片恰恰从另一种角度提出反战的主题,因为战争与信仰相违背,战争摧毁了生命,所以更要反对战争。

二、普世爱与残酷的战争

影片中还有一处令人不解的是,道斯不仅救自己的战友,还救了几个日本敌人。有人认为他过于善良,而不像一个真正的人;有些外国评论者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战争促进者,他这种“善行”加速了杀戮。因为他救了日本兵之后,他可能难逃被美军处死的命运,他救了战友就令他们能更早上战场杀敌。

这些评论不无道理,道斯的做法是基于基督教普世爱的价值观念。道斯铭记耶稣说,我把一个新的命令给你们,即你爱别人,有如我爱你。他在救人时只考虑这个人作为一个生命的意义,这个人有生命危险那么就竭力救助他,无论是战友还是敌人。有观点认为,道斯救人没有丝毫犹豫显得超过普通人的善良,其实该观点忽略了他的成长过程,他小时候险些将哥哥打死,母亲重申主的告诫,成年后他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在医院中看到患病的人们和毁容的士兵们,遇到身为护士的爱人,爱人支持他做军医并在他临上战场前送给他一本夹着自己照片的《圣经》。以上都交代好,道斯是经过内心挣扎才成长为一个珍爱生命、勇敢救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

笔者认为这是在一个特殊的地点,即战场上,并且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即军医,来展示何谓普世爱和坚持这种观念的意义。在兵戎相见的战场上,道斯以一己之力的确不能改变战争的走向,但是他只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救人、挽救生命。从生命的角度来说,人们不能对道斯进行责难。如果说他的做法对战争无关痛痒就可以忽视,放弃近在眼前的生命,像那些“战争机器”麻木冷血,那么战争就变得更加可怕,一丝人类的希望之光也将熄灭。

如果人们觉得道斯的普世爱很虚假,电影《红一纵队》会让人更理解。结尾中士刺伤了一个德国兵,在得知战争结束又听到德国兵还活着时迅速去救他并让他好好活下去。参与战争的厮杀有时是迫不得已,敌我之分只取决于一个外加的时间节点或者取决于我们自己,而生存和生命在无情的战争中是最宝贵的,“战争中唯一值得荣耀的就是幸存”。在战争中,普世爱被特殊化,被放大来诠释其中的含义,而从生命角度来看,普世爱就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珍惜的内涵是值得肯定的。

中國战争片《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影片都有个人为他人、集体献身的故事。虽然道斯也说到,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是普世爱的着眼点是强调尽全力去营救每一个人的生命,无论对方外在的身份是什么,也不在意自己会遭受的最坏结果。人们表现的牺牲是个人替代某人或集体去承受苦难,这是个人对战争做出的最顽强的斗争,都是为了拯救生命、保卫国家,是悲壮的,也是令人感动的。虽然中国没有以“普世爱”命名的价值观,但是同样具有大爱的精神,其共同着眼点就是生命、爱他人和爱国,因而也无所谓排斥对方和谁对谁错之分。那么人们在批判道斯普世爱的观念和做法过于善良时,是否忽视了爱国者做出的奉献也是英勇无私的?

三、价值观输出与战争片

美国战争片的确强调价值观,如上文所述基督教的信仰和普世爱的价值观。影视反映本土的文化,必然带有自身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艺术的核心。因为战争这一特殊题材使得美式战争片遭到许多批判,认为它是价值观念的输出和虚假的信仰。实际上,美国基督教普世爱的观念、拯救普世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以及其建国的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已经深深印刻在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娱乐文化当中。除了美式战争片、美式英雄片,爱情、历险记、科幻等类型的影片也同样能够找到价值观的痕迹。人们不能因为对方与中国的不同,就批判、排斥甚至阻止其在中国发展,任何一种传统得以留存都有其根源和合理性,需要正视这种差异。美式战争片的信仰也促使人们思考中国文化作品中应坚持和展现的传统因素是什么,而不是害怕和批判价值观输入。一部战争片不能仅描述战争的动作场面、身体的支离破碎,还需从无数流逝的生命和国土满目疮痍的悲伤中,反思人类遭受的重创,更应该珍视的是什么,使人类免于再次受难。

(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战争片美式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大气稳健的美式之风Polk Audio Signature系列
铁的信仰
战争的女性书写
浅析技术革新对战争题材电影叙事策略的影响
美式英雄主义的颂歌——简析《美国狙击手》
花样美式
美式松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