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白骨精的奋斗史

2017-07-22 15:55施宇
牡丹 2017年17期
关键词:白骨精妖怪唐僧

施宇

“白骨精”,或者叫“尸魔”“白骨精”,应该算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驰名妖精”。她本尊是白虎岭上一具白骨女尸,因为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因此三次幻化成人形,离间唐僧师徒感情,最终死于孙悟空的金箍棒下,但也成功使唐僧赶走孙悟空。本文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入手,对白骨精行动诱因、生存环境进行分析,表现出她个人的奋斗状态以及她的内心和弱点,并将通过分析其行动的成败来分析白骨精在西游世界中的现实意义。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同属《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早在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就已有表现,不过情节极其简单,人们在这个故事里大多关注的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唐僧的是非不分,似乎舆论的风向标直指这师徒二人,至于白骨精这个原本稳坐“头把交椅”的正主,被“诡计多端”“阴狠毒辣”一笔抹过,再无回响。但是,在艺术家手里,这些寓意人物的象征符号是根据需要来发明的。“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是《西游记》中最能反映人性的一段,它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的劣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人们痛贬白骨精的狡诈、狠毒时,是否能够站在白骨精当时所处的大环境来分析她的行为诱因以及她所表现的形象特点呢?

近几年,大量由《西游记》中情节片段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不断上映,尤其是2016年2月上映的由巩俐、郭富城、冯绍峰等主演的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更是重新把白骨精推到了这个取经片段的主角位置,也使笔者重新思考这个形象在现今生活中的意义,试想《西游记》中又有哪个妖怪的大名像“白骨精”这样在后人心中有如此高的知名度。结合当下社会,人们可以发现,白骨精其实与当今的草根阶层颇为相似,那么他们身上存在哪些共同点值得人们关注和挖掘呢?本文将结合白骨精所处的大环境和白骨精个人情况,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来分析白骨精的个体形象,并结合现实,寻找她身上的现代意义。

一、《西游记》中妖精的生存环境

(一)复杂的修道信仰

1.佛家势力壮大

《西游记》原著中讲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唐僧西天取经、弘扬佛法只是取经的一个方面,对于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来说,洋为中用才是最实用的。例如,董仲舒改造儒家变为儒术,是以文化宗教为底层传统去维系汉朝统治。而南北朝与隋朝时,日益东进的佛教文化,逐渐与儒家、道家影响力并列。经由统治者改造,它也变为支持统治权的一种文化。

对于李世民来讲,西天取经的缘由主要是为消除自己登上权力巅峰而背负的累累血债。之前由于地府三堂断案,李世民见到了许多来向其索命的冤魂。还阳后,李世民开办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法会,聘请各地高僧,就是为了度化死在他手下的那些冤魂。此时,作为佛教大乘佛法传播者的观音菩萨告知李世民,小乘佛法并不能帮助他度化冤魂,只有去印度取得大乘佛法才能解决他的心病。

在取经的缘起这件事中,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采取不一样的手段,使得统治者对神权有所畏惧。道家代表的地府让李世民看到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并能够掌控他的生死,而佛家代表的观音菩萨让他找到解决的方案。《西游记》对佛教肯定为主、尊崇较多,贬损虽有,但不多。所以,佛教势力的扩大是当时《西游记》写作的宗教背景。

2.道家势力衰减

从蟠桃大会的糜烂浮躁,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帝派兵遣将的捉襟见肘,原本代表本土正统的道家势力却不堪一击,实质上反映了道教体系中的派系之争和管理漏洞。例如,二郎神作为唯一能够与孙悟空对抗的天神,却仅仅与梅山兄弟驻守灌江口。而孙悟空进攻南天门,真正以命相搏的却只有赵公元帅一人。甚至作为道家最高代表的玉帝,“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里,也常常表现出“公道不在玉帝、而在悟空”的倾向。另外,书中的妖怪很多都是方家、术士、道人,他们多以怪诞的方式蛊惑人心、为非作歹、祸国殃民,书中的车迟、比丘、灭法等国国王都是受了妖道的蛊惑而祸国殃民、害人害己的,这些实质上表现出作为本土最高教权的道家势力大大减弱。由于道家领袖无力保护自身,那就更没有能力去庇佑信徒。

(二)妖精修炼事业的艰难

1.占山为王,圈地劫人

“占山为王,圈地劫人”是《西游记》中多数妖怪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由于天庭的松懈管理和荒郊野岭的地理优势,《西游记》中所出现的山山水水基本都被妖怪控制。妖怪所做的事情基本都是劫人、食人肉、掠劫金银,只有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和金翅大鹏等上层妖怪才会从事一些其他事业,如修炼仙丹、法宝等正道事业。而金翅大鹏更加体现了作为一个妖精的政治理念,他杀光狮驼国所有男女,将一个纯妖的世界搬入人类的世界,并尊崇人类原来的行政系统,让青犼和白象坐镇边防狮驼岭,可以说金翅大鹏费尽心思建立一个属于妖的极乐领土。然而占山为王,必须承担随时被剿灭的威胁,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例如,孙悟空原先为妖之时,统一军事化训练猴兵和七十二洞妖魔。而当孙悟空对抗天庭失利后,花果山就常年受到欺压。来自神佛妖三方势力的围攻,使得占山为王在西游世界中变成了一件极其需要勇气和承担后果的事情。所以,作为领导者要有相应的经营能力和领袖风范,另外也需要多方势力的联合和支持。在这一点上,全书最成功的妖精大概只有金翅大鹏和孙悟空。

2.奉献自由,为仙佛仆从

成为仙佛仆从是妖怪的另一种事业出路。就好比现实世界的公务员,且不说这个挑选的过程有多残酷复杂,就以成为仆从后的待遇来说,也就好比皇宫之内的太监和宫女,除去完全被剥夺自由的代价,妖怪还要时刻面临替别人顶罪的风险。以另一部知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榜》来说,女娲指使狐妖整垮商纣王,最后却将狐妖作为顶罪羊交由姜子牙消灭。这类事件在《西游记》中也有发生,例如,九九八十一难中就有很多是神仙的仆从下界完成任务,最后在他们主人营救时,只会说声是观音安排的,然后大家一副原来如此的了然样,甚至还会感叹菩萨的良苦用心。另外,也有很多仙佛的仆从是由于对原先环境的不满才下界为妖,渴望重新获得自由或愛情。

二、白骨精的外在条件:单打独斗的“个体户”

(一)没有上层背景

白骨精作为一个妖精,可以算是《西游记》中比较弱势的。她没有高强的法力,也没有什么背景支撑。人们可以从原文中瞧出些端倪:“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当地的山神土地在生死关头,也没有出面阻拦白骨精,由此可见白骨精并没什么仙佛界的背景。但是,前两次孙悟空打的时候,山神土地并没有出来帮忙,而且事后也没出来帮助大圣澄清事情。由此可见,平日里,白骨精和山神土地还是有往来的。从身份上看,他们毕竟是天神,要消灭妖精。而从情分上,与白骨精相处多年,还是要网开一面的。但是,白骨精没有过硬的上层背景,所以迫于大圣的压力,山神土地还是将白骨精的退路封死。没有上层背景,那么思量来,思量去,白骨精这样的妖精想要咸鱼翻身,大概只能跟命运赌一场。只能走捷径,吃了唐僧肉就能够长生不老,能够得到形神不灭的丰厚报酬,才能在妖精的世界里走上上层道路。

(二)没有同类支持和强悍的实力

从书中来看,白骨精的法力有限,根据原著中记载,她所表现出来的法力也只有变化为人、腾云和解尸法。这点粗糙的实力用来对付强者孙悟空,实在是有限。如果以法力来分等级,那么白骨精也只能算做是一个下级的妖怪。同时,她也没有强悍的法宝能够与孙悟空抗衡。凭借她当前的实力,想要在妖界有一番作为也是极其困难的。

人们不妨再回到原著中,看看白骨精的居住环境:“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所有的妖怪和动物都没有统一的管理,由此可见,白骨精虽然是当地最强的妖怪,却不能将所有的妖物为己所用。《西游记》里的那些妖精,基本都有个洞府,有一群摇旗呐喊的小妖,但是唯独这白骨精没有随从或部下,原著里只是说她“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白骨精所有的出场背景似乎都在阴风乌云里完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白骨精能力的局限性。

三、白骨精的内在形象:狡猾固执的“阴谋家”

(一)了解人性复杂,善于抓住矛盾

白骨精作为一个潜灵,在她成精之前,就是从人类社会中生长出来的,所以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她能够迅速抓住人类之间的矛盾。她很好地分析出师徒之间因为饭食问题而产生的不快。所以,她乘孙悟空摘桃之际,化作一个斋僧的妙龄女子来接近唐僧。男人尤其容易在漂亮女人和美食面前放松警惕,从而掉入陷阱,特别是猪八戒这类食色之徒。原文中这样叙述:“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人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白骨精的表演有些过于热情,一般平民百姓遇到唐僧师徒四人只会感到惊恐、害怕,因为在外形上,猪八戒和沙僧一个犹如妖怪,一个状似修罗,普通人面对此类丑恶事物必然会敬而远之。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小媳妇,竟然能够如此淡然,这就是白骨精的疏忽之处,但是同时也反映出猪八戒的色欲熏心,面对美色和美食毫无抵抗力。吴承恩在此处恰当地用了一句话:“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可见白骨精充分把握住猪八戒的人性弱点。此后在被孙悟空识破后,她又巧妙地化作老婆婆、老公公,将整个骗局完整化。从人性伦理道德层面,白骨精利用这个骗局,不断从道德上拷问不明真相的师徒三人,使得唐僧陷入一种心虚的状态,而通过猪八戒的不断挑唆,这种矛盾不断被放大,使得唐僧将爆发的矛头指向孙悟空。白骨精利用矛盾,设计骗局,说明她洞察人性十分透彻。白骨精的一系列行动使得取经团队中出现内讧,足以反映出她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超高的情商作为。

(二)迎難而上,锲而不舍的死磕精神

白骨精作为三打白骨精片段中最重要的人物,她所表现出的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很值得人称道。如果白骨精在某个环节放弃了,就不会有三打这一说,也不会将取经团队中的矛盾完全暴露出来。原文中,白骨精在三次行动前都做了心理准备。第一次抓捕唐僧,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最初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第二次时,书中这样描写道:“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白骨精了解孙悟空的手段,心理虽是矛盾的,但是依旧决定铤而走险。再来看下第三次行动前,白骨精的表现:“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从这三段文字中能够看出,白骨精虽然了解到孙悟空的强大,但是一次次地安慰自己,给予自己勇气,继续与孙悟空斗智斗勇。三个“戏他一戏”,表现出她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的精神。

(三)赌徒心理,强烈渴望成功

白骨精的冲劲固然值得人们赞赏,但是其孤注一掷的行为,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她的赌徒心理。原文中“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一句已经表现出白骨精的侥幸心理。

白骨精渴望成功固然没有错,但是在后来的行动中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望。这也反映出白骨精内在的弱点。强烈的赌徒心理让白骨精失去了清醒的判断,或者说在行动之前,白骨精没有合理的二次方案,最终被孙悟空消灭,一切都化为乌有。此外,文中说:“向西四十里就不为我所管,若被他处妖怪略去,岂不笑破他人之口。”可见放过唐僧会对白骨精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丢掉颜面和成仙得道的机会,另一个则是隐性的,即白骨精的实力会暴露在其余妖怪面前,她的地盘——白虎岭会受到其余势力的干预。在这种后果的强烈刺激下,白骨精选择孤注一掷,以至于自己被消灭。

(四)行动单一,不懂得从根本变革

从文中人们可以看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不断变化,却一次次被孙悟空识破、击倒。从小姑娘到老婆婆再到老公公,虽然外形发生了变化,但是白骨精的执行手段没有丝毫改变,都是想要接近唐僧,然后掠走唐僧。在了解到孙悟空的手段后,白骨精缺乏对自己的行动反思,没有从本质上变革执行的手段。自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检视,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反思、忏悔、反省等皆有相通之处。

白骨精第一次是险些得手,这是因为唐僧师徒等人正好肚中饥饿,且孙悟空不在跟前,这是一个相对松懈的下手环境。第二次直接被孙悟空当面击垮,孙悟空已经识破白骨精一回,而且唐僧等人心虚,急于上路,此次的环境已经失去了天时,白骨精只能利用师徒内部的矛盾。第三次,师徒的矛盾被放到了最大,但是孙悟空因为受到前两次戏弄,一心想要杀死白骨精,所以白骨精此时已经处于危险境地。白骨精面对的绑架环境已经出现了变化,作为劫匪,却没有改变自己的绑架策略,依旧是老套的行动路线,没有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改变策略,这也是白骨精失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四、白骨精形象的现代启示

(一)西游草根阶层的反抗

白骨精所代表的是西游世界中的一众草根形象,“把握‘草根一词,要抓住两点:一是非高等,二是其功能。”与其他底层的草根妖怪不同的是,她属于有一定能力的草根妖怪,尽管如此,处于和她同等级的妖怪基本都有自己的根据地和自己的准军事化力量,而她没有。她作为白虎岭的首领,却没办法将整个白虎岭运营成一个团体,她仅仅想要通过个人力量去达成目的,这种行为从根本上就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性。但是,白骨精的行为可以看作是整个草根阶层的反抗,作为草根阶层,他们没有可依靠的组织力量,也没有实践理论的指导,他们想要成为上层人物,只能通过某些特定手段,而吃唐僧肉正是一种增值手段,吃了唐僧相当于变相击败了孙悟空,会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二)社会舆论的不良引导

在《西游记》中,除开某些女妖动了凡心,想与唐僧成为夫妻之外,大部分妖怪都以吃到唐僧肉保持长生不老为目的。那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吃唐僧肉能够长生不老”这个传言是如何流传出来的?虽然没有严格的学术考证,但是在现代人关于西天取经故事的多元解读中,有一种观点颇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这种观点认为,这个流言是观音自己散布的,目的在于使取经这项事业显得更有难度,扩大影响。但是不管怎样,这个传言在唐僧踏上取经之路时,就已经成为妖界承认的事实。而对于白骨精这样的妖怪而言,她没有能力去考证这个传言的真实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她决定铤而走险。其实不只是白骨精,那些一心想吃唐僧肉的妖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由此可以看出,正是草根阶层的另一面局限性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即纯粹的欲望主义和捷径主义者占据了大部分的西游草根阶级。他们多数的舆论意见成为社会传播的主流,吃唐僧肉这一事件被炒作成含有多样附加价值的行为。这样的不良社会风气和舆论导向是造成白骨精掠劫唐僧的重要诱因之一。

五、结语

纵观《西游记》全书,一大部分妖怪选择了孙悟空式的反抗,但是最终被消灭。另一种特立独行,如牛魔王,作品在描写牛魔王时,并不是孤零零只写他本人,而是写了他整个的社会关系网——他的儿子、妻子、小妾、弟弟及其江湖上的朋友。他也正是不断通过发展关系网,使自己处于软实力的保护中,不立山头,不求名号,却在无形间管控了许多地盘。这是妖精发展中比较好的一种,却没有效仿者。而白骨精作为西游世界里的草根代表,能够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用如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她很“接地气”,同当下社会的草根阶级一样,白骨精也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同,甚至是她的失败:急于求成、孤注一掷,也同样是现代人成长路上的教训。因此,在今天这个社会,“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被一次又一次搬上荧幕,一次又一次创造票房记录,可以说,与这个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现代意义是分不开的。很多人在白骨精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拼搏奋斗的身影。当然,作为新时期的草根,也应该发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精神,学会认清形势,量力而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的智慧呢?

(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白骨精妖怪唐僧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惹人喜爱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
唐僧的私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