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饮酒》

2017-07-22 15:55白凤琳
牡丹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田园生活陶渊明美感

白凤琳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饮酒》一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在回归山水的艺术创作中不仅仅注重对乡间山水的描写与个人意趣的表达,深层次的探索中,人们会发现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审美理念——在自然中完成作者个人的审美活动与情感升华。本文以此诗为例,探讨诗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等美学类型,体会其中超然物外的审美理念。

自然景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却说:“自然的东西都不是美的,美的东西一定不是自然的。”美就是形式与情感的统一,二者结合方能达到美的熏陶。人们的审美观会以一种情感观照的方式来审视事物。这样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同样也是一位美学大师。

一、诗中朴素真实的自然美与社会美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单纯的自然景物本身还不能算是自然美。西岳华山陡峭挺拔,高不可测,但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开凿山路,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来这里登顶作赋,作为一种人生标志,一种人生挑战,那华山又有什么美感可言呢?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的关照,人也没有对其形成审美关系,那它只具有成为自然美的潜质。不过诗中已明显将诗人的情感倾注于自然景物中,在自然之中见到美,是由于人和自然的契合。正是由于此时此景,诗人在心中形成一种对田园风景的热爱和追求之情。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美。诗人隐居于田园之中,与功利性的官场分离,摆脱了尘俗烦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通过参与同现实功利隔断的生活活动,改变人的生活境遇从而感受到自由、活力,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他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沉醉在美妙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让读者十分羡慕。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感到一种内心舒展后的满足和平衡,产生了社会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自然的环境已与诗人的心境合二为一,诗人浑然忘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已经钟情于这种自然环境,并且欣喜到无法言语的地步。所以,人处在纯粹的审美体验中,此时社会生活就具有美感。

《饮酒》中字句间表现出美感的层次性,美感包括感官层次、心意层次、万物一体层次等三种层次,三者的关系是逐渐递进的。首先,这首诗融情于景,写出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喜爱之情。就是因为感官的作用,风景让诗人得到了感官上的舒适。这也就是感官层次的美感。其次,在这种田园生活中,诗人感受到了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居乐趣。《饮酒》后六句写了南山的宁和平静与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心里所想要的跟田园的生活方式结合,领悟到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意义、情感而产生的欣喜感,这是所谓的心意层次的美感体现。陶渊明的这首诗达到了美学的最高意义,人类与自然的抗衡斗争中取得了最终平衡。

二、美感的超越性

人们大多时候对于自然景物的欣赏只是停留在景物作用于人的眼、耳,产生的悦耳悅目的感官愉悦层面,但诗人的美感享受不止于此。陶渊明一生坎坷曲折,仕途不顺让他对官场产生了厌恶,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理念的指引下,反而将自己的心归隐与山水。山间生活自然美好,诗人与读书耕作和自然为伴,以自然的真纯为精神归宿,这又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美感是具有超越性的,是诗人审美追求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超越性不仅是美感活动的象征,而且是整个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

首先,超越性具有超功利性。它不否定与人的认识、欲求和道德功利的关系,但它只是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上表现人的生存与追求。《饮酒》中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就是一种人格的超越,一种美学的超越。其次,超越性还体现在人对自由理想精神通道的不断追求。美感会引导人的精神,使人向自己想要求得的方向进发,充满自由,对自身进行超越。席勒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黑格尔也认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陶渊明正是在美感的指引下,向往一种脱离官场、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自由,得到心灵和肉体的双重解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认为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却不知怎样表达,这种审美境界和精神超越,可以说是大部分人无法企及的。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万花筒,精彩纷呈地展现着生活中人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美的存在。审美的类型有很多种,有声音,如中国戏曲,铿锵有力;有语言文学,如小说和诗歌;还有表演,如美术、书法等。陶渊明正是通过诗歌的方式,展现了美的形态,也表达了自己对美的理解,融情于景,意味深长。这首诗用词朴实,简单的线条勾勒就给人呈现了一副山水美景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韵律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一种形式美。同时,这首诗还注重意义美,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再加上含蓄的情感表达,表现了深刻的意境,中国诗歌中独特的美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美来自于生活。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与生活的这个世界产生重大的联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但都需要认真发现的眼睛与积极主动的人去体验。美感的形成会丰富人的思想内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就像陶渊明和他的诗歌一样,在自然中发现美,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人们就能拥有超越世俗的审美情感。

(长安大学)

猜你喜欢
田园生活陶渊明美感
你好,陶渊明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椁朴的印尼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