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三幼儿园 新疆 830000)
摘 要:恩格斯曾经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返魅”,必然要求教师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主动追求教学主张的生成,为专业发展提供应有的灵魂支撑。
关键词:教学主张 教学理论
作为一名学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历练,借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著名的教育观念:“发现小孩,了解小孩, 解放小孩,信仰小孩, 变成小孩 ,教育小孩 ”,形成了自己“变成小孩,寓教于乐,动静交替,启智慧心,家幼师一体,共同成长。”的教学主张。[1]
一、变成小孩施教,寓教于乐
1.变成小孩的第一步是尊重幼儿,形成平等的相互接纳心理
我的教育主张中对尊重幼儿的理解首先应当表现在每一個教育行为上,活动中要和幼儿一样坐在小凳子上,视线范围和幼儿保持一致,这样的身体状态就给了幼儿一个可以亲近的心理暗示。尊重幼儿的前提就是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用他们接受的方式与幼儿互动、交流。比如在小班的音乐唱歌活动《母鸭带小鸭》中,老师扮演母鸭,幼儿扮演小鸭,幼儿在扮演小鸭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地蹲在地上用胳膊表现小鸭子划水,老师一定要注意的是扮演母鸭时必须降低与幼儿的距离感,老师也蹲下来扮演母鸭,表演唱,当老师与幼儿的高度差降到最低,视线与幼儿平齐,幼儿的内心会感受到与老师的平等关系,幼儿感觉到被老师重视被老师接纳,从而放松地、主动地参与到歌唱和表演活动中。
2.游戏化的方式寓教于乐
当老师把幼儿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才体现出尊重幼儿的心态,老师的心里就会把幼儿当做伙伴,而不是一个教育的对象,就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生活经验、成长需要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通过师幼共同的参与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且形成规则内化和心理能量,帮助幼儿得到自我的、真正的、有质量的成长。[2]
仍然用之前的小班音乐唱歌活动《母鸭带小鸭》进行论述,首先在活动之前教师结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小班幼儿活动特点进行“跟鸭妈妈一起游水”这个游戏的设定,然后请幼儿用各种各样小鸭子游泳的动作增强参与性,幼儿通过动作创编、表演体验到乐趣。
二、采用先静后动,亦静亦动的活动方式
我所主张的亦静亦动交替活动方式,首先静在前,动在后,其次亦静亦动当中的静和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首先幼儿要学会观察,通过观察别人,学会自己思考,付诸行动;其次,幼儿要学会倾听别人说的内容,第三,幼儿要学会思考和表达。观察,倾听,表达是由静到动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以幼儿中班结构游戏《天山花苑》的搭建活动来论述
说明。
第一阶段:单独搭建
在搭建活动初期,教师也组织幼儿自由结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搭建,但在实际搭建过程中幼儿还是以单独搭建的形式完成活动。因为在活动初期,幼儿注重的还是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的想法更重要,容易忽略搭档的意见,同时也没有感受到合作搭建的好处,所以单独搭建成了工作主要形式。这个阶段中所谓的静就是幼儿个体思考如何搭建自己的楼房的过程,而实施搭建的过程就是相对的动。我在指导幼儿时充分给与幼儿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搭建经验去分析、整理、判断,最后得出自己要搭建楼房的结论。在幼儿思考“静”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安静的在自己搭建的小空间里开始学习思考、整理、判断,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的开始“动”的搭建活动。通过 “静”—“动”,静动交替、亦静亦动的活动方式,课题班属于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具体操作能力都比课题研究之前有明显的提升,也明显高于同龄的平行班级幼儿发展水平。
第二阶段:尝试合作,平等互助。
幼儿开始尝试合作搭建,这个阶段的合作是以能力相似,个性相投的的组合为主。这样的组合以相互商量,相互依靠,一边协商一边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增强对彼此的信任,在搭建成果中得到激励和成长。孩子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在搭建活动中陡然提升。在第二阶段中相互协商的过程是相对的“静”,共同合作搭建的过程是相对的“动”。
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感受到了“静”的好处,理解了“静”能帮助自己和伙伴更准确、更迅速、更牢固的完成搭建,每次搭建开始之前幼儿会主动相互协商,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确定本次搭建的材料、颜色、搭建方法...通过思考指导行动,然后再用“动”的合作搭建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搭建活动的成功。完成搭建时不用老师的赞美,孩子们自己流露出得骄傲和自豪就足以说明一切。
三、家幼师一体,共同成长。
我的教学主张中最后一点是把家长、幼儿、我自己看做成一个共同体,也都是需要教育的对象,实施教育的主体在成员之间,在不同角度可以互换。中国古语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的成长不仅在于自身的学习,也是在家长交流、幼儿变化的过程受到启发;幼儿的成长受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教育行为影响;我对家长的成长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这里着重谈一谈。中国还有句俗语:“家庭是孩子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教学实践经验为生活基础,结合理论学习为精神指导提出的教学主张,学无止尽,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的完善,用“只有变是唯一不变”的工作态度让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更精更高更妙。
参考文献:
[1]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与策略[J]. 王春燕,陈倩巧.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7)
[2]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 白燕.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03)
作者简介
刘晓霞;幼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3--6岁幼儿音乐唱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