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改莲
自古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的重要性。读得多,读得广,必然能说、可听、敢写;读得深、读得宽,必然思得远。悟得准。所以,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读”起来,还语文课“琅琅书声”,以读促进整体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读。并与讲相伴
读之要则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最关键的是兴致。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读出书中百味,让他们以读书为趣,反之,不读无味,不读不快。趣读。找阅读素材、资料时,抓学生的趣味点:学生熟悉的情景能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我引导他们反复读《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等情景,让他们读着读着也笑起来,感悟文章展示的“笑场”魅力等等。广读。学生的趣味不光在所读之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在于他们心理需求的丰富性。他们渴望读风格不一的各样各样书籍。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这一好奇心,有选择地开阔学生的读书面。精读。精读“经典美文”,精读“精彩片段”,精读“满分作文”,学生在精读中深刻感悟,在精读受到更深的影响。
读之果在讲。读的效果如何,收获多少,感悟深浅。可以通过学生的讲来验证。讲名著的故事情节,讲美文中片段,讲读后感受,讲生活体验。师生一起聆听,给学生成就感。三年的语文学习,我们的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人人登台,个个展示,几乎将《水浒》《西游记》《三国》《童年》《格列佛游记》等名著中的精彩情节讲了个遍。这样地讲,这样地展示,大大提升了读的效果,更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誦。并和听相随
诵之精则气。“诵”即朗诵。“诵”是读的深化,是读的优化。朗诵对学生之好处,可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锻炼学生的“精”“气”“神”,培养学生的气质、气度、气魄。教学中,创设朗诵比赛的舞台,让学生走上朗诵台,尽情地朗诵美文,朗诵诗词,朗诵古文,朗诵《国学》经典,朗诵师生的作品。指导他们处理好节奏,掌握好语气语调,把握好情感,运用好肢体,控制好表情。
诵之的在听。朗诵美感是给观众真切的享受和洗礼。能否让观众引起共鸣,这应该是朗诵的目的。听爱国诗文朗诵,那恢弘的气势排山倒海,滚滚而来;听国学经典朗诵,那非凡的气度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听状物抒怀的诗文朗诵,那或静谧或凄美的意境缠绵悱恻,婉转悠远;听思乡念亲美文朗诵,那刻骨铭心的真情,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诵与听完美结合,难道不是一场最惬意的文学远足吗?
背.并同写相连
背之魂则悟。熟背一定量的诗文,是读的延续,是语文学习重要环节,巧妇“好为有米”之炊,背诵积累的多了,语文学习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把好背诵关。背诵教材中近100首诗歌,背诵教材中部分文言文,背诵现代文中名篇或者段落,背诵国学“三百千”中部分内容,背诵部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背诵中更深地感悟,背诵中受到熏陶,感染文化气息,提升文化修养。
背之高在写。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它呈现着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呈现着孩子阅读的积累。一般情况是,爱读书者,爱写作。教师要利用好这一规律,在背诵的同时巧妙安排学生练笔,根据所背内容,针对不同学生分层要求,确保学生有兴趣尝试,如,提醒学生随意模仿,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倡导学生大胆引用所背的内容,指导学生灵活化用所背内容,督促学生写读书笔记。点点滴滴的真情流露,一篇一页的倾心表述,才是最耐读的佳作。
吟。并和改相合
吟之美则思。“吟”,即吟唱,吟写。古人作诗是为了和乐歌唱,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敢让学生将所背诗词,用自己熟悉的曲子随情吟唱呢?我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曾把苏轼的《水调歌头》用唱成《小燕子》,也曾把苏轼的《苏幕遮》用《虞美人》的旋律唱出来,虽然我们唱得很不着调,但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吟之灵在改。文章不怕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改掉学生不改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先打草稿,教师随时抽查草稿本;课堂上学生互相赏析后提出修改建议;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习作后再改。在反复的修改中让“读”展现最佳效果。
古之师者,教学生习文,读、诵、背,到精要处,摇头晃脑,沉醉其中,想想看,这是怎样令人向往的情景!时至今日,社会大发展,时代大进步,教育大变革,语文课改更应回归语文的本真,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出发点,挖掘学生的潜能,释放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素养,而“读”正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所以,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回到“读”上去,让“读”立足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以“读”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