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行——寻找仓央嘉措

2017-07-21 09:23孙晓龙
西部散文选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仓央嘉敬仰卓玛

孙晓龙

高原的气息里,无时无刻不夹杂着酥油的味道。梦幻般的青海湖边有着仓央嘉措的回望,也许是在期盼诗中卓玛的到来,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祈祷。行走到这里,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从这里走过,历史将成就一段千古迷案。

在安多藏区的青海,到处都有六世达赖的传说。他的诗集成为一些文人墨客学习和敬仰的佳品。却不为知,当年这样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被禁锢在佛教的礼制中,不得不厮守在宗教道德的边沿,精神上的放浪与不羁使得他显得非常不安分。在佛教的经殿中,烟雾弥漫,此时此刻的虔诚信徒抛却了所有,一心向佛。而他,作为藏传佛教的统治者,虽有虔诚的面孔,却没有向佛的心,此时此刻的他,伴随着大殿里的诵经声,心早已飘到外面的世界里,期待着心中卓玛的出现。于是便有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现实社会中的见与不见,能与不能始终让他为之纠结,活在现实中,却要被禁锢在世俗里。年轻气盛的他,不为之屈从,从而流传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爱情诗集,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世间最美丽的情诗不是来自于凡人,而是出自于佛门。”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青海湖水默不作声,但他却见证着这位伟大诗人的最后结局。仓央嘉措被当时封建政府押解回京,途经青海湖。就是在这里,这位年轻的达赖,这位年轻的诗人走向了终结,去极乐世界拜会佛祖,讨教世间的真谛。也许,从此以后他便会明白为什么永远不能再与心中的卓玛相见,人世间的种种会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过程和结束,也许,佛祖会给他指明一切。无奈的他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心存敬仰的忠诚信徒,不相信青海湖边发生的这一切,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敬仰的六世达赖,伟大的诗人仓央嘉措还活着,他走遍藏区,到处传经诵佛,把佛教的经典传颂到每一个走过的地方,让每一个忠诚的佛教信徒都聆听他的真言。相信这是佛祖的旨意,有意安排他历经磨难,感悟人间的真谛,为之曾经的过去而赎罪,忘却心中不应该有的那个卓玛。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猜你喜欢
仓央嘉敬仰卓玛
卓玛,卓玛
肖像画
互动平台
仓央嘉措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秋天的昆嵛山
立冬
见与不见
梦中的卓玛
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