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冰++于鹏伟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依旧任重而道远,而教材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为范例,探讨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教材
近年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在中考的压力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灌输式教育仍在大行其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将会严重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創造性,危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沦为知识的接收器和考试的机器.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材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不仅直接涉及教什么,而且也涉及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特别是初中师生对教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初中数学教与学中,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方面,科学的教材编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马复教授主编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紧扣新课标[1],始终围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这条基本原则,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本文结合新课标,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为范例,谈一下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一、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能让学生们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再怎么引导,学生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例如,“2.1有理数”一节中,针对抽象的负数概念,教材中设计了知识竞赛计分的问题情境,这种与竞赛有关的情境,符合初中学生好玩、好胜的特点,能够激起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未经过学生活动而被动接受而来的知识仅仅是看似学会了,实则是囫囵吞枣而已,而且数学活动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素养的必要途径.因此,数学教材的编写应当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例如,“3.5探索与表达规律”一节,本节内容看似没有涉及任何新的知识,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一节.教材中以日历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日历,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通过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学生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新课标指出:“教材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数学教育的灵魂[2].教材应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将知识整合到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材直接给出结论与来龙去脉,虽然学生学起来轻松,但是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教材中适当“卖关子”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节中,给出实际问题后,没有直接给出解答过程,而是通过层层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写出解题过程,从而保证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四、素材的选取应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状况
新课标指出:“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新的内容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为基础.如果超出了这个基础,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会大打折扣,主体性将会无从谈起.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状况.
例如,“2.7有理数的加法”一节中,编者采用了知识竞赛的情境,答对一题得一分,用表示,答错一题扣一分,用来表示,相抵消后观察最后的结果.这种设计简洁明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考虑到了学生刚学习负数,理解还不够深刻的现状,而传统上本节一般采用一个物体左右移动,用最后物体的位置表示加法的结果.这种方式分析的过程过于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同时分类的情况过多,七年级的学生难以接受,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讲解走,难以发挥主动性.而北师大版教材采用如此新颖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新课标指出:“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每名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认识能力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应该是每名学生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材编写上也不能搞一刀切,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教材中在习题中设置了许多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而不是对所有学生都要求,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还设置了部分选学章节供师生根据情况灵活选用.
总之,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设计真正做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对一线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广大教师应充分领会新课标和教材的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蒋文彬.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思维科学通讯,2007(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