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繁峙秧歌戏的发展与保护

2017-07-21 02:18刘慧媛
关键词:秧歌唱腔形式

刘慧媛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论繁峙秧歌戏的发展与保护

刘慧媛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秧歌戏是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地方戏,而繁峙秧歌戏集综合艺术为一体,是形式灵活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通常有较严谨的结构和完整的情节,重视唱功和做功,剧目繁多,形式丰富,历史久远,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繁峙秧歌戏;发展状况;应对措施

一、繁峙秧歌戏简介

繁峙地处雁门要塞,东邻浑源,西通代县,南倚五台,北傍恒山,交通便利。从现存下来的戏台可以看出这里曾经经常进行戏曲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戏曲底蕴。

据载,早在金元时期,就有传入晋北地区的赛戏盛行(赛戏,流传于晋蒙一代的古老剧种),表演形式为朗诵体韵白,锣鼓击节。到了清代,梆子在全国乃至山西广泛盛行,对山西地区的各种戏曲唱腔和秧歌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山西也是我国民歌的发祥地之一,种类繁多的民歌和丰富多样的曲调也为山西秧歌戏的发展注入了丰厚的艺术养分。山西的秧歌戏有15种之多,通常用来表现人们生活中的情趣。由于受到各地民歌艺术的感染,繁峙秧歌戏同山西其它地区的秧歌戏一样活跃于广大的农村,并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各式表演。繁峙秧歌戏因其浅显易懂的内容、活泼生动的表演,以及独具特色的方言,而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被当地人誉为“出土玉”,足见其珍贵。

关于繁峙秧歌戏的起源,当地人口中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但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记载,唐朝末年,唐三藏的父亲在赴任途中误上贼船,又被歹人打落水中,繁峙人把这一传说用民歌小调的形式演绎出来,在田间地头插秧时、或是农闲时随口哼唱,于是便产生了繁峙秧歌戏曲调。

繁峙秧歌戏在唱腔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地方方言中叠词、衬词、像声词、虚词的运用;剧种繁多,有耍耍戏、传统戏、鬼神戏和现代戏;唱腔上粗犷不失质朴、婉转中包含韵味。繁峙人民作为这种地方小戏的持有者,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山环抱的地理环境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环境的结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艺术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繁峙秧歌戏发展的“暖棚”。

二、繁峙秧歌戏的发展历程

(一)繁峙秧歌戏的形成(明万历年间至清朝末年) 据记载,繁峙秧歌戏最初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对秧歌戏有很深造诣的艺人张信将其带入山西东北部一带,当地百姓称之为“耍玩艺儿”,在每年节日、庙会、闹红火之际进行演出。

繁峙秧歌戏真正形成的标志是,在清道光年间,这种艺术形式由田间地头搬上舞台,秧歌戏艺人一边务农一边表演。对繁峙秧歌戏做出贡献最大的张代,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优点,对传统秧歌戏进行整理和优化,使繁峙秧歌戏成为当地老百姓喜欢听、乐意看的艺术形式,从此有了自己真正的舞台,成为当地特有的小戏。

(二)繁峙秧歌戏的发展(民国初年至上世纪40年代)

繁峙秧歌戏在这一阶段日趋成熟。有了固定的演出曲目,表演内容方面删除了低俗的东西,老艺人们通过“座坊”的形式培养新演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时只招收男演员传承技艺。繁峙秧歌戏的曲调、剧目、唱腔方面都有了新进展,行当也日趋完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行当中的角色由“小生”、“小旦”、“小丑”逐渐扩展到十余个;旋律中,大量使用装饰音、单复音、下滑音等夸张手法;表演中眉眼和身法更加到位;唱词方面,主要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风格上,采用贴近百姓生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地方方言,演唱风格更加具有地域特色。繁峙秧歌戏从此有了自己的专属地位和价值。

(三)繁峙秧歌戏的繁荣(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建国后,在县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于1956年10月1日成立了秧歌戏剧团,这意味着繁峙秧歌戏有了更加规范化的组织机构。剧团还频繁举办演出活动,不断壮大演员队伍,并招收了第一批女演员,演出由原来的走街串巷到有了固定的舞台。

繁峙秧歌戏剧团成立初期只有五十多名演员,他们大多是从民间艺人中招收的学员进行培训,以演传统剧目为主,辅以生活小戏和单本戏、出子戏,涌现出许多秧歌戏演员代表,如张润来、魏来福、孙春梅、武玉梅等,他们具有深厚的演唱功底和自身的表演特点,并且形成各自的艺术流派。经典剧目《打灶君》和《回龙传》在省戏剧汇演中得到大家的好评。同时培养了一批新秀,他们与老艺人通力合作,添腔改戏,吸收其它优秀剧种的精华,从而大大提高了繁峙秧歌戏的水平。

1974年,繁峙秧歌戏的经典曲目《一张锹》参加山西省的汇演获优秀奖。1982年,县政府成立了专门学习秧歌戏的班社,招收专业学员,以提高专业水平,并编演了《九件衣》、《安瓜》等作品,在省电视台播放,大大提高了繁峙秧歌戏的影响力。1985年,繁峙县政府组织各地文艺代表队,进行文艺会演,表演了秧歌剧《瞎子观灯》,获得区优秀奖。

(四)繁峙秧歌戏的停滞(上世纪90年代至上世纪末)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老艺人年龄的增大,以及市场经济和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这些传统的缺少新意的表演持漠视态度,繁峙秧歌戏的传承几乎断代。政府为了扶持民族传统艺术,于2000年再一次成立了繁峙秧歌戏剧团,并从一些戏校招收学员,但不出几年,剧团还是再次解散了。

(五)繁峙秧歌戏的振兴 2005年,繁峙秧歌戏剧团再次成立,剧团领导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从当地招收鼓匠班的优秀艺人和有表演经验的学员,从外地请来戏曲名家帮助培训,以提高学员素质,并且上演了一部部新改良的传统剧目,得到社会的认可。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繁峙秧歌戏正式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繁峙秧歌戏的音乐本体

(一)角色分类 现今的繁峙秧歌戏,每年正月演出活动最多,从大年初二开始,秧歌戏剧团的艺人们就开始下乡演出,表演形式有的是走街串巷、有的是在固定戏台进行。艺人们也会在庙会或者农闲时被邀请来唱上几出。繁峙秧歌戏已成为地方文化的标志。当地有个习惯,正月和三月里常演敬神一类的剧目,祈求来年的愿望能够实现;五、六月份的表演则是祈雨戏,农民希望能有好收成;到了九、十月份,演出的内容则是谢天地神灵的。可见,秧歌戏与当地百姓的生活中密不可分。

秧歌戏分为大戏和小戏两种,其中小戏指的是滑稽幽默戏,又称为“耍耍戏”。演员采用对唱、戏耍的形式,用腰鼓、腰带等道具边唱边舞。角色以“三小”为主。丑角,最能体现繁峙秧歌戏中诙谐幽默的风格,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如黄明道在《逼婚记》里饰演的小县令角色,把丑角风采展露无遗。旦角身形优美,唱腔圆润,深受观众的喜爱,旦角刻画需要艺人掌握较高的演唱技艺,武玉梅在《刘玉郎思妻》里饰演的小旦一角,把旦角委婉含蓄的声腔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生角主要分老生和小生,老生指用真嗓演唱年龄较大的男子;小生多指手持折扇的年轻男子。如在《重圆》这一剧目中,繁峙秧歌第五代传承人魏来福饰演的老乔一角即为老生中的优秀代表,尤其是他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的韵白,让人听起来倍感亲切。

(二)唱腔 繁峙秧歌戏通过融合戏曲的众多曲调,吸收其他优秀艺术形式来提高自身品质,形成自己独特的唱腔。繁峙秧歌戏初期为板腔体的唱腔,较为简单。后来汲取了多种艺术形式后,板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多种唱腔融合而成。

繁峙秧歌戏所用唱腔主要来源于梆子腔中的板腔体,有大调、训调、六股子等。大调包括“流水”、“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栽板”、“滚白”、“巴镣子”、“闷昏”、“清场”等基本板式。训调包含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其中,六股子是繁峙秧歌戏唱腔中最具特色的唱腔。

例1为《三复生》中的平训唱段

(三)语言特点 繁峙秧歌戏的唱词部分多为七言句和十言句,道白部分初期使用方言较多,后来丑角仍沿用方言,其余角色都改为蒲式道白与方言的结合。唱词运用了许多方言口语、俗语以及俚语,这也是它形成乡土地域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这些幽默生动、清新自然的唱词使得一个个故事鲜活而动人。秧歌戏的唱词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乡音,才能适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观众群体,才能通俗易懂,易于被接受。

三、关于繁峙秧歌戏的保护和传承

笔者对近几年的戏曲剧种统计数据做了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全国的戏曲剧种多达三百多种,到本世纪,已经消失了一百多种,目前还有很多戏曲剧种同繁峙秧歌戏一样,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虽然繁峙秧歌戏仍活跃在舞台上,但从其传承人的老龄化现象来看,前景不容乐观。昔日热闹红火的繁峙秧歌戏,随着商业化传播媒体的冲击,同其他民间音乐形式一样,正经受着现代化的考验。虽然秧歌戏艺人和政府不断努力,极力调整着自身的形式和结构,但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仍然显得吃力并且收效甚微。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一次次演绎着兴衰的过程,一切旧有音乐形式的持有者不禁表现出了诸多的担心和惶恐。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成长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审美情趣都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追求崇尚新鲜事物,对于旧有的传统音乐表现出漠视的态度,甚至想跳出那个传统圈子。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他们宁肯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也不愿继承父辈们的“传家宝”。愿意学习秧歌戏的青年人越来越少,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相继离世,繁峙秧歌戏,这种曾在北方大地上大放异彩的传统艺术将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

基于种种危机,繁峙秧歌戏艺人和繁峙县政府都为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从秧歌戏艺人角度看,他们自己所持有的秧歌戏表演技艺希望得到大众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通过继续发扬和传承这门艺术,来实现自身价值;从繁峙县政府角度看,他们通过扶持秧歌戏的发展,是为了推动繁峙县的本土文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

繁峙秧歌戏是来自民间的艺术种类,反映了人民最为朴实的情感,作为一种珍稀的剧种,繁峙秧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风格质朴、剧目丰富,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已经成为繁峙地区一种标志性的艺术文化,它以完善的表演机制,灵活的艺术形象,回响在晋北大地。

[1]王彩云.繁峙秧歌戏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岳树理.刍议民间音乐在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0(01):18-20.

[3]康素芬.繁峙秧歌戏的保护测略[J].科技之友,2008(01):37-39.

[4]韩 英主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峙秧歌戏(2)[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Fanshi Yangko Dance Drama

LIU Hui-yuan
(School of Music,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Yangko dance drama,a kind of local drama,is very popular in Shanxi,Hebei,and Inner Mongolia.Fanshi Yangko is a flexible traditional art,with rigorous structure,focused on singing and acting.There are many plays amd forms.It is a precious treasur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high artistic value.

Fanshi Yangko dance drama;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J825

A

〔责任编辑 赵晓洁〕

2016-10-25

刘慧媛(198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1674-0882(2017)01-0110-03

猜你喜欢
秧歌唱腔形式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小议过去进行时
昌黎地秧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富平村里唱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