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贪“秘诀”:贪官不怕死刑最怕什么
近年来,香港取得了辉煌的廉政成绩,从以往的贪腐成灾,转变为一片享誉世界的“清廉天地”。近日,香港廉政公署分享了他们的反贪“秘诀”:贪官最怕的不是判死刑,因为香港贪腐不会判死刑。那么,他们最怕什么?
对“小贪”也零容忍
“如果香港能成功解决严重的腐败问题,那么,其他地区也一定有办法解决。”近日,反贪专家、香港廉政公署前副专员郭文纬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介绍了香港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反贪经验。
在廉政公署曾工作27年的郭文纬说,上世纪70年代,香港腐败情况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塌方式腐败”,“收钱就免灾,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给办事的人员红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于1974年组建了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自组建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对腐败“零容忍”。香港的法律讲得很清楚,只要你收受贿赂,无论一万元、一百元还是一元都是犯法,都要面对法律的制裁,这就是“零容忍”。
郭文纬说,记得香港廉政公署刚成立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件,案子很小。香港的邮差送包裹时,他们都会亲自送到每一户的家里,然后让客户签一个收据。然而,因为邮差很辛苦,所以一直以来,一些人在签单的时候会给邮差数量不等的“茶钱”以表示感谢。这在当时很正常,而且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习惯。但当时廉政公署却对一名邮差进行了指控,因为他收了10元“茶钱”涉嫌受贿。
当时很多人质疑廉政公署小题大做。对此,廉政公署解释说:“我们对于腐败是‘零容忍’,作为政府公务人员,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收受多少,即使收受一元钱那也是违法的,我们只是在依法办事。”当然这个邮差最后也没有坐牢,只是退掉了10元钱并处以少量的罚款。但自从这起案件公开之后,三十年间再没有一个邮差接受“茶钱”的事情发生,也再没有一个老百姓给邮差“茶钱”了。因为行贿和受贿都是违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诚然,人心有所畏,清风自然来。这么一个小案子让香港的廉政文化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如此看来,“零容忍”的确已经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
廉政公署的独立运作是香港反贪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廉政专员直接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负责,不用听命于其他部门官员。郭文纬说:“我们办案件,从来没有收到其他官员吩咐的电话,他们也不敢,因为这也是违法犯罪行为,妨碍司法。”
郭文纬在分享香港廉署的反贪腐经验时提到一个口号,在香港,“贪腐是一个高风险、低收入、低成果的罪行”
廉政公署另一个成功秘诀,是让公众成为反腐合作伙伴。为此,廉政公署成立了24小时举报中心,鼓励公众实名举报,“接到举报,会马上采取行动”。其实,民众的参与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举报贪污,为办案人员提供线索。
郭文纬说:“我去过很多国家,在那里私底下也曾做过一些调查。比如,坐计程车时,我会问司机,如果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抓住,可不可以给警察一些‘茶钱’以免除罚款、扣分?如果在有贪污腐败的国家的话,得到的回答通常是肯定的。或者问,你会不会去举报别人贪污腐败呢?如果存在腐败的国家,一般市民会说‘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浪费时间、不起作用等,甚至自己还可能会遭到报复。”
这就是贪污腐败社会的社会表现,以及普通民众的心理。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腐败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导致举报渠道阻塞。试想,当老百姓举报无门时,他们就更加不会举报,社会也就会愈加腐败。因此,一个通畅、合理、有效的举报制度对反腐防贪至关重要。
另外,廉政公署强大的执法能力,保证了反贪成效。廉政公署总共1300人左右,内设社区关系处、执行处和防止贪污处,其中,执行处人数超过1000人。
“贪腐官员最怕的不是判死刑,而是被抓的风险和几率是不是足够大。”郭文纬介绍,香港贪腐不会判死刑,行贿受贿最多判刑10年,但几十年来,最高刑罚也只有七年多。“所以关键不在于刑罚轻重,而在于贪腐被处罚的风险有多大,这就涉及执法能力。廉署向香港人传递的一个认知就是,如果你要涉及贪腐,可能有51%的机会被抓。而且,就算只贪污几块钱,都可能被送上法庭”。
郭文纬说,对于高官来说,贪污的危害是心知肚明的,但仍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情况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在反腐败的执行上出了问题,一些反腐部门对贪官查而不处,或者只是象征性、表面性地做些处理给老百姓看。长此以往,一旦让官员觉得这些反腐机构只是摆设,没有任何效率时,官员很可能会无视反贪部门,甚至在潜意识中认为贪污被抓的概率很小,贪污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试想,如此没有风险、没有成本的贪污,那为什么不贪呢?
其实,要想在打击贪污中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政治高层的反腐决心,即高层领导人要表现出整治和打击贪污的决心。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呢?肯定是由一些大事件表现出来。
新加坡就是一个佐证,它之所以能从一个贪污腐败频发的国家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廉洁的国家,究其原因,与第一届总理李光耀整治和打击贪污的决心紧密相关。1968年,新加坡独立之后,李光耀总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反贪局,该局是当时全世界第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反贪局,并且直接对他本人负责。
成立后的新加坡反贪局所调查的第一起大案,就是内阁里的一位部长,这名部长是人民行动党的老党员,曾经是李光耀的老战友,两人一起参与社会变革,一起为国家独立奋斗。不过,因为收到了关于这位部长贪污受贿的投诉,所以反贪局开始介入调查。不过,最后查明,这位部长真的贪污了,他自己很惭愧,并且在遭到检控之前就自杀了。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整个新加坡的贪污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因为他们看到了总理反贪的决心——即便是最好的老朋友、老战友,只要对方贪污,就一视同仁,绝不手软。这样一来,在领导层的强力支持下,反贪局才能在执法方面表现出应有的执行力。
郭文纬说:“香港回归之后,我曾担任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长,当时,身为第一届华人执行处长的我压力很大。时任特首董建华对我说:‘你不要担心,你做什么事,只要做得对,不用怕,我是完全支持你的。’”就是这一句话,回归后,廉政公署依旧保持着以往有效的运作氛围,反贪防腐一如既往。香港回归祖国之时,国际上的很多传媒说香港的廉洁将不复存在,如今,再也没有人这样说了。
近日,香港廉政公署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以“严打贪腐切断财源”为主题,与来自全球40多个地区逾200名反贪及执法机关的代表,共同探讨财务调查及资产返还等议题,规划未来的反腐方针。
廉政公署廉政专员白韫六在会上表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金流动全球化、资产转移无疆界,涉及财务交易的贪污及经济犯罪手法日趋复杂。反贪及执法机构人员必须紧贴全球动向,掌握最新的调查方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郭兴旺在会上演讲时说,多年来,廉政公署在跨境追查犯罪资产方面给予内地检察机关支持协助,他对此表示感谢。他介绍,中国检察技术部门联合软件公司开发了“资金流向分析系统”,通过导入银行流水,分析交易方向从而快速锁定重点账户,提高办案效率。
网络时代,随着贪官转移赃款的手段越来越多,反贪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新科技应用和查案手段翻新方面,香港廉政公署与内地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都有交流合作、相互促进的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闵喆/文、《清风》第49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