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现状评估及对策研究

2017-07-20 14:50李佩恒彭甲超
商情 2017年24期

李佩恒+彭甲超

(1.郸城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周口477175;2.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建立完善技术市场是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技术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流动性增强、量质同步提升、创新源头持续发力等特点,但也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发展仍属于初级阶段以及技术经纪人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实施定向普惠性政策、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提高技术市场资源整合效率以及加快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等建议。

【关键词】技术市场;普惠性政策;整合效率

技术市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它的兴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市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技术市场有统计历史以来,技术合同交易金额从最初1991年的94.13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9835.79亿元,并初步形成了由科技行政部门主导、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市场的形成、发展与逐步完善是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5年,我國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稳步增长,技术要素进一步得到合理配置,其中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9835.79亿元,达到85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7%,为推动国家创新战略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总体来看,2015年技术市场中的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的技术交易合同项数和金额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和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保持稳定,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和成交额均快速增长。

(一)技术合同成交额显著增长

2015年,我国技术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07132项,成交额9835.79亿元,同比增长14.67%,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20.25万元,同比增长10.91%。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国GDP的比重继续增加,由2014年的1.35%上升到1.45%,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居四类合同之首

2015年,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四类技术合同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成交项数比起上年略有波动,总成交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技术合同总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位居第一、二位,分别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51.43%和30.98%,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类型。与此同时,以技术中介服务、技术培训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成为科技人员研发能力转移、研发设备开放共享的重要形式。

(三)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保持稳定

计划内项目实现成交项数与金额双增长。2015年,计划内项目技术合同成交48469项,同比增长17.53%,成交额1476.97亿元,同比增长10.90%,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15.02%,与上年基本持平。各类计划项目中,国家计划项目总量略有下降,成交项数和金额占计划内项目总数的11.72%和10.39%;部门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划和地市县计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划成交21188项,占计划内项目总数的43.71%,成交额604.64亿元,占计划内项目成交额的40.94%。

(四)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项快速增长

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成交额逾七成。2015年,全国共成交1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术合同9589项,比上年增长5.05%;成交额7370.04亿元,增长18.49%,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74.93%;单份技术合同平均成交额7685.93万元,增长12.80%。技术服务成为重大技术合同主要交易方式。重大技术合同中,技术服务合同占据半壁江山,成交额4190.66亿元,占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6.86%,平均每份合同成交额9743.45万元,高出全国技术服务合同471.25万元平均水平的20倍。除技术服务合同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985.98万元、4895.87万元和4933.45万元,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基本特点及问题分析

(一)基本特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技术市场流动性增强。技术市场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完善、体系优化等方式逐步增强流动性,发展环境总体向好。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扫清了制度障碍,催生了地方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增强了全国技术市场流动性,技术交易持续活跃,成交技术合同突破30万项,成交额近1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50%。二是技术市场量质同步提升。技术市场的持续开放与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使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更加多元,技术交易量质同步提升。全国技术合同中,扣除仪器设备、原材料等购置费用后的技术交易额占比近80%;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占全国总量近五成;单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较上年增长10.91%。以技术咨询、技术中介、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交易总量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是创新源头持续发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转让所得税政策全国推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利好叠加,调动了创新源头活力的持续释放,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201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签订技术合同97744项,成交额874.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1.1%。

(二)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市场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点。各个省市在面对加快技术市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时面临不同的发展步伐,同时各个省市技术市场构建结构、功能、机制以及相应的市场规范不尽相同,就需要推广不同的普惠性政策。二是技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信息的不公开造成统计结果的不规范,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技术市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继续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维护国家技术安全和主体权益。三是与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市场相比,我国的技术市场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培育阶段。推动技术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四是技术经纪人队伍不健全,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人员配备良莠不齐,缺少一批既懂专业技术由懂资本市场运作、创业辅导孵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实施定向的普惠性政策

实施定向的普惠性政策主要是指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省市出台技术市场相关的普惠性政策。第一,各省市需要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区更要加快实施技术鼓励创新政策,加快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其他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各省市需要持续推动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所有权下放,完善本地区技术市场相关财政税收政策;研究制订本地区相关的科技服务业产业政策以及鼓励本区域企业吸纳技术的相关政策;探索需求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机制,通过技术市场凝练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向,公开面向全国进行招标,组建联合项目研究团队进行研究。第二,东部沿海地区扩大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技术转移。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水平,建设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帮助企业和区域链接全球资源和市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集成资源以跨区域技术转移合作助推上海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围绕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新形势和参与国际竞争新需求,加快部署一批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平台,形成面向全球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网络。

(二)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

增強技术市场政策的稳定性需要立足于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深刻认识技术市场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对市场普遍规律和我国技术市场自身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注重解决好影响市场功能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科学谋划和研究提出下一步推进技术市场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稳定和健全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加快推进和完善技术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规范技术市场秩序。增强技术市场政策的透明度需要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管理,完善统计管理办法,健全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开展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高统计与分析水平。加快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技术合同网上签约和电子登记,推行科技业务云服务模式。逐步建立技术市场的社会信用体系,试点开展技术转移机构的信用征信和评级。健全技术市场重大技术出口监管机制,增强监管能力。

(三)提高技术市场资源整合效率

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和结构,增加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技术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以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集成化为导向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绘制国家创新能力地图,依托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与全国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实现全面对接。开展技术转移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2+N”技术转移大平台,推动形成以北京和深圳为全球技术转移枢纽,联结上海、武汉、西安、成都、苏州、青岛等大区域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各个国家高新区专业化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一体化网络,搭建区域技术转移联盟,建立定期合作交流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等。进一步发挥技术市场在促进技术集聚流转、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秩序规范和创新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开放与共享,探索市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新机制,让更多的科技资源“露出来、聚起来、活起来”。要积极促进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加快存量资源的整合,通过市场平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适应科技成果资本化的要求,探索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共同支持、知识产权共享、风险及利益共担的新机制,使技术市场成为大众参与创新并创造财富的平台。

(四)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培训。主要表现在:与大学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建技术市场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或短期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国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和合同登记统计人员轮训工作,加快培养具有宏观思维、宽阔视野、复合技能的高级技术市场管理人才。其次,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建立统一大纲、指定教材、共享师资、共建基地四位一体的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探索建立技术经纪人资质培训和认证制度以及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技术经纪行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为民.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4):7376

[2]张优智.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7~2009年的数据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2531

[3]潘雄锋,刘凤朝.中国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05):645649

[4]刘凤朝,潘雄锋.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交叉谱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0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