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 莫华兰 聂容荣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效果与恢复情况。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统计,发现脑血管意外后出现偏瘫的患者共有52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时床位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床26例患者行临床常规的内科治疗配合术后锻炼康复,命名为A组,双号床26例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命名为B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均无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出现明显差异,B组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分值接近满分,且96.15%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的84.62%,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脑血管意外后出现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病情恢复,为患者尽快回到正常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针刺法;康复疗法;脑血管意外;偏瘫;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60-02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临床临床以脑溢血、脑血栓较为常见,又称“中风或脑卒中”。现代临床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因血管闭塞痉挛或破裂等,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致使发病后出现不省人事、偏瘫以及口眼歪斜等。而如何在意外发生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笔者为本次实验选取脑血管意外后出现偏瘫的患者采取针刺与康复联合联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脑血管意外后出现偏瘫现象的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委员会颁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瘫痪肢体肌张力0-2级,且处于早期恢复期,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将52例患者按住院床位單双号分为A、B两组各26例,A组男18例,女8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8.5±7.2)岁,B组男17例,女9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7.5±8.1)岁。本次实验均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A组患者通过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脱水、降血压、降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等,配合相关的康复疗法促进恢复;B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针刺与康复疗法联合使用,具体过程为:针刺疗法:①选取穴位:天冲、悬厘、率谷、曲鬓、角孙为头部针刺位;手三里、会谷、肩髃、外关、曲池为上肢针刺穴位;血海、环跳、阳陵泉、解溪、梁丘、足三里、悬钟为下肢针刺穴位。②穿刺:根据患者病情,在每个穴位上选用大小合适的刺针,垂直进针,留针15~30 min,使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完毕后迅速拔针。
康复治疗在患者病情恢复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方案进行治疗,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并提高肌力为主要目的①偏瘫初期采用被动训练,进行肢体按摩,保持患肢功能位,在康复师的协助下进行肩胛带拉伸运动,活动度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标准,循序渐进;②偏瘫中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步过渡到助力训练,此时主要以放松痉挛肌为目的,采用抑制性体位,每日训练应不引起患者关节疼痛为准,与此同时,对其采取体感刺激,指导其进行握手上肢活动以及起立床等训练;③偏瘫后期以强化患者的主动运动为主,行主、被动运动关节和作为平衡训练,同时做立位平衡训练,并要求患者通过训练逐步完成独立步行;最后作业训练可借助滚筒、木钉盘等简单工具提高其正常运动模式与协调能力。
康复治疗期间需将平衡功能训练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1-99分为轻度功能障碍;Fugl-Meyer评定量表观察运动功能,总分为100分,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50分为运动功能严重障碍;治疗效果根据临床标准判定无偏瘫症状,能徒步行走,肌力≥4级,生活可自理为治疗效果优;偏瘫症状显著好转,可在协助下步行,肌力≥2级为效果良;偏瘫症状仍存在为效果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 见表1。
2.2治疗效果 A组治疗效果优的患者为16例,效果良的患者为6例,4例患者治疗无显著效果,总有效率为22(84.62%);B组治疗效果优的患者为20例,效果良为5例,仅有1例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总有效率为25(96.15%),B组恢复效果更好,数据经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管意外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等,其中脑出血、脑血栓等即为脑血管意外,其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预后不佳,常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发病率在神经内科中占1/4~1/2。一旦发生脑血管意外使高级中枢神经元受损,低级中枢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出现脊髓反射的异常亢进,一些原被高级中枢抑制的反射被释放出来,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增强皮质下中枢的易化系统作用,导致输入信号强化,肢体失去正常功能,出现偏瘫现象。脑血管意外后出现偏瘫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与生活压力。中医认为,中风偏瘫多由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等原因造成经络失养造成,而针灸治疗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提起休眠状态中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改善经络的气血运行,使气血调和,配合康复疗法中运动锻炼,增强肌肉收缩,脑出血患者因神经功能损伤后,而康复锻炼技术通过反射和随意运动的结合促进正确的运动反应形成,降低神经传导中突触阻力,产生由意志控制的随意运动,从而建立新的神经传导通路,加快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其原则是促进偏瘫早期软弱无力肌群的收缩,在病情稳定即开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针对病变的不同时期,采取多种康复治疗手段,全方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早期利用针刺与康复疗法联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对患者重返社会、恢复正常生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