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英英
【摘 要】一年级的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基础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之中。然而,在一年级美术常规教学中,学生作业明显存在构图不完整、细节欠缺、线条呆板等问题。本文从一年级学生美术作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学生美术作业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小学一年级学生美术作业常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一年级;美术;课堂作业;问题;对策
一、一年级学生美术作业现状
(一)作业构图不完整,画面单调
翻开一年级的美术作业,常常会看到有些作业画得非常空,学生作画时不会考虑构图,经常把物象画得很小或者偏在一角上。甚至有的学生不是把物体画得靠左就是靠右,造成画面构图不美,如不及时纠正,必然影响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
(二)作业花纹简单,细节欠缺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涂鸦和具象绘画的转变阶段,在课堂上,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对物象外形的描绘上。他们画画有一个习惯,就是画完外形就填色,不添加花纹,有些学生画画时总怕多添加了花纹会使画面不好看,所以只用颜色去装饰画面。有的孩子画人的四肢为了图快,习惯只用一条线去画,这样就画成“火柴人”,使得画面简单不耐看。
(三)作业线条呆板无变化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但作业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依然不少,如线条变化少,画直线的比较多,长线条多,短线条少;线条排列比较单调,主要是平行和交叉;画线比较随意,线条质量略差、粗细搭配不合理;部分同学的基本造型也有困难等。
(四)作业画面混乱
在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中,色彩画的练习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底稿后没有进行勾线,涂色毛糙,颜色涂过界造成涂色混乱。很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画,有时候常常会画得很乱,下笔很重,盲目下笔,没画多少就用橡皮擦。这也是造成画面脏乱的一个原因。
二、一年级学生美术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受年龄及心理发展影响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完全,一是自身骨骼和肌肉发育的不成熟,其执笔的力度又达不到绘画表现的要求;二是他们的注意力有限,而且缺乏基本的美术常识。在绘画能力上,虽然他们已从幼儿期的涂鸦开始转变,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也有很大的飞跃,但是他们对比例、结构、空间、光影的认识都很肤浅。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自我审美能力较弱,在画画的过程中不会考虑构图,只顾及局部而忽视了整体,在构图时不敢大方地去表现,导致画面缺少美感。其实这也就是缺乏自信心的体现,因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画得不如别人的美,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所以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他们画画的时候总是遮遮掩掩,小心翼翼。
(二)受评价方式影响
目前中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主要是等级式评价法。学生作业中最常见的是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简单的评价语言。如果长期这样评价,学生就会缺乏新鲜感,对于评价的结果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教师尤其应该对孩子们的作业实施多元评价,让作业的评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
(三)受工具材料的限制
学生任何美术表现,离不开工具、材料,工具材料的单一,是造成学生画面线条不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蜡笔、油画棒、铅笔等硬笔工具可以直接在纸上作画,操作相对简单,是一年级学生的主要绘画工具。而毛笔、水粉等软笔工具因操作相对复杂,则使用较少。在一年级阶段,学生可以尝试使用毛笔、颜料等软笔工具,教师应引导他们用软笔工具对粗线、细线、曲线等进行尝试。线条本身是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的,而软笔的线条变化是丰富多样,这点是硬笔不能比的。
(四)受课堂时间影响
进入了一年级后,由于学习的内容难度增加,图案较幼儿园复杂了,有些学生在課堂上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够,仓促造成了涂色混乱。学生因为个体能力差异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不同。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能很快完成作业,基础一般的同学完成作业往往要半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一段时间无事可做,他们的能力在这节课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反而制约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也受基础好的学生影响,不能用心去完成作业,而是赶时间应付老师完成作业。
三、解决一年级学生美术作业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降低期望值
培养儿童的绘画构图能力,教师不宜急于求成,不能期望值过高,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多在7-8岁之间,正处于涂鸦期向概念期过渡的时期,据此要进行想象画、创造画等训练,同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形状,发展其把物体形状概括成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简单形状的能力。这一时期的每次绘画教学都应强调把物体形状画大,不要怕画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手控能力及大胆作画的良好素质。为帮助学生克服构图上机械、刻板、拼凑等弊病,可安排一些构图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上各物体间的联系。如画房子,除引导学生画好房子,找出房子特征外,还要要求学生想到房子的前后左右要添加些什么,以使学生的画面由平面的向立体的构图转化。
(二)鼓励学生大胆作画
在教学中应不断鼓励他们大胆轻松地作画,并纠正构图上的错误。如上《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有些同学总是画得很小、画面构图非常小气。从进校的第一节美术课开始就要求学生把作业纸画满,并把这一条作为绘画常规来要求。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比较简单直观的画面塑造意识——要把作业纸画满,除了主体物象要画大些,背景也要画得丰富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可爱的小昆虫》这一作业中,笔者对学生的作业要求是:①在A4作业纸上画2~3只蜗牛,每只蜗牛画得稍大一些;②注意昆虫的方向、疏密、色彩等关系;③尽量把背景想象得丰富一些,画得复杂一点。结果全部作业都收到了预想的效果:都把作业纸画满了,主体物也没偏在一角上,画面充实,色彩丰富,整体效果不错。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与适时地鼓励,让学生大胆轻松地画,学生们情绪倍增,表现愿望大大加强,画面也较活泼、大方饱满了。
(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引导学生
低年级学生喜欢鲜艳的色彩,在线描绘画时可以让他们选自己喜欢的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彩笔进行线描,也可以尝试用刮画的形式来表现线描。线条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几种颜色混合表现,在线与线之间或线的上面再加其他色线,表现丰富的色彩层次。在指导学生绘画时,可以介绍几种简单的事物,勾勒基本轮廓,用长线条或曲或直分割成几大块,再进行局部的刻画。强调作画步骤,从大的整体到小局部,长线条到短线条,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师在辅导幼儿绘画时,绘画的工具、绘画材料也不能太过局限,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农村地区河里的沙石、大树的叶子、山上的草秸、瓶盖、土豆片;城市地区废弃的瓶瓶罐罐、卡纸、橡皮泥……都可以用来当作绘画的工具与材料。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指导学生绘画,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
(四)将作业时间延伸到课外
在课堂中要注意学生绘画的速度,打底稿时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认真勾线,并要求他们涂色不要涂出界。对于打完底稿后,剩余作业时间比较仓促的,完成不了作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把作业的时间延长到课外,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涂色混乱现象的发生。
艺术育人,春风化雨,孩子们美术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一年级儿童绘画的特点,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发展儿童艺术素质的重要基础,使美术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