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玲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新形势对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人们对教育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说法。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体现。本文以《晏子使楚》一课为例,阐述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重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拓展思路、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不再流于文字的表达,而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得语文课堂更有滋有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创新思维
一、紧扣课文关键词,拓展学生思路
“老师,我来回答。”又一个抢着举手发言,几乎是在笔者点头赞许的同时,他已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楚王让晏子钻狗洞进城。第一次见到楚王,晏子以冷笑,心想,这样没大气,没见识的国王,真不想搭理你。从中看到晏子的不卑不亢,也看到楚王的无礼。面对楚王瞧不起自己,晏子笑了笑,这笑看出晏子——自己最不中用,而被派到楚国是迫不得而。第一回见楚王,晏子的机智聪明,令楚王仅有陪笑,他自己挑衅后的无奈与晏子的笑形成对比。”“老师,我觉得第二回笑得更有味道。”另一个学生不甘示弱地回答:“第三次,楚王笑嘻嘻地说齐国人没出息,大臣得意洋洋地笑,晏子却面不改色自信地说出齐国人犯罪是水土问题,让楚王的笑声化为无言以对,不得不尊重晏子。晏子这位外交官,以简单的原因回击了楚王,扬眉吐气……”
这是《晏子使楚》这节课的精彩的教学片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紧扣文中的关键字“笑”拓展思路,闪烁着创新的火花。这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了升华:(1)通过深入的研读,自己的研讨,读出了感悟,体味到课文片段中字里行间的内蕴,人物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表情达意。(2)钻进了语言文字之中,联系课文的上下文,理清了课文的思路,接通了课文角色与自己的思路。(3)在想象中创新了思维,丰富了表词达意的语言训练,填补了课文刻意安排的情节空白——第一回中,晏子的冷笑和楚王的陪笑,形成鲜明的对比;拓展了课文,抓住文中的笑,理顺人物性格特点,晏子出使楚国截然相反的结果,体会课文角色淋漓尽致的神态、动作、语言对话的情节,这个环节的教学给笔者的感触良多。笔者很佩服西欧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的一句至理名言:“用我一生去备好每一堂课。”是的,学生的课堂是活的。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既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疑难之处的点拨,激发情感体验的开窍以及学习方法的导向。在《晏子使楚》这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紧扣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后的要求,抓住课文三条线索学习
第一条线索是事情前因后果,引导学通过读议理解晏子一一反驳楚王的侮辱;第二条线索是抓住文中的五处的“笑”,体会人物角色感情变化,抓住这条线索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从课文角色的神态变化的词语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形象,推测晏子每次笑中的意味和楚王的笑;第三条线索,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条理,即课文是怎样通过晏子与楚王三次较量过程叙述,怎样通过人物情感变化的描述,把晏子“足智多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笔者在这三条线索的教学中,发挥引导点拨作用,贯通了学生与课文作者的思路,产生教学上的共鸣,把学生思维激活了,对课文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抓住课文线索教学,也是潜在的渗透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得灵活,思维想象空间开阔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二)读中设疑析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是把课文内容、事情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立足于读,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这篇文章由三个故事情节构成,笔者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结尾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让学生质疑“楚王是怎样不尊重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应对?”一个个悬念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在阅读中去发现,去分析解决。老师的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自我探索的欲望与能力更有实效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每一个教学环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启发和引导,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确立。笔者总在想,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改变那种老师向学生提问,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学习的状态。所以,笔者从这篇课文故事结局入手,采取创设情境、自主学习、角色演绎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教无定法,教育有规”方面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老师发挥主导作用。
三、入情入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時代,新形势对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育观念也有新的认识、新的说法。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十分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代课堂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学《晏子使楚》时,笔者如下组织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一)情境导入
晏子第一次来到楚国城门的情景和楚王尊重晏子的情景,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听,深入地分析,对比两次故事中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比解决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也更能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组织课堂研讨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每个同学包括中下生在内都有表达的机会。我们的教学不可能要求中下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赶上优秀生,但可以通过引导自主学习,使上、中、下不同基础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而在《晏子使楚》面对楚王一次次的刁难和嘲笑,晏子怎样巧妙地应对的?课文内容理解不难,但深入理解晏子的人物特点却不容易,让小组研讨、交流、汇报的方式突破这难点。
(三)分角色朗读和演绎
通过角色朗读和演绎,引导学生从读中进入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悟感,即对课文语言的简洁、精炼,思想内涵丰富的感受力,并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想象、模仿与创新语言、神态、动作等人的情态综合训练,再创新的课文情境。例如:《晏子使楚》课文学习了,当学生理清故事与人物,给学生印象最深是文中的五处笑,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仅有文字的创新思维的迸发,没有走进人物的角色。让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演绎——小戏剧表演。开始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晏子或楚王,教师描画故事发生的情节,让学生把他们不同的笑以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这样的课文小戏剧表演,让语文课堂不仅流于文字的表达,也能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得更有活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语文课堂学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