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飞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宋代武术的发展。研究认为:这一时期武术发展主要集中在军事、社会、娱乐、文艺等领域,军事武术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民间武术呈现中心下降、外延上升的发展趋势;娱乐武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艺武术形象的自我转变。这一时期的武术发展主要是重文轻武、民俗娱乐、群众广泛的特征,使得宋代武术在某种程度呈现出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与一种至下而上的民间武术发展趋势,这为宋代以后的武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
关键词:武术特点 宋代 武举与武学 武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5—0038—03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为了巩固统治,“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避免“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采取“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1]史称“杯酒释兵权”。宋代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武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武学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事武术的发展;同时,武术民间结社也十分广泛,农村武术结社与城市套子武术发展迅速;由于宋代经济的繁荣,市民阶级的壮大,健身娱乐为主的套子武术成为“瓦舍”武艺表演的主要形式;文艺武术记载了武术兵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这些发展变化为以后武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宋代“杯酒释兵权”的政治主张,使得这一时期的武术发展带有强烈的重文轻武色彩,采用“将从中御”和“以文制武”的制度,提出“宰相需用读书人”的主张。在这样背景下,就决定了宋代虽然在政策上采取了比较完善的武举制度,创立了武学理论,但在整体仍然是文官治国下的武举,使得军事武术对于维护政权的作用弱化,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武术的发展,为以后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宋代武术发展与“杯酒释兵权”的思想对于武术历史发展中作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军事武术:“禁武”与“尚武”的矛盾
尚武精神在统治者眼中是一把既可以安邦治国又可以带来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的双刃剑,这也就造成了统治者对于“尚武”与“禁武”的矛盾[2]。为了避免唐后期藩镇割据叛乱,宋太祖有意削弱守蕃将领的兵权,政治上采取崇文抑武的政策,同时下令将兵书列为禁书。随着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宋朝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巩固政权,宋朝沿袭了唐朝的武举制,形成了正式的武举制度,建立了宋代的武举考试。宋朝的武举制度主要分为比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级。殿试的出现, 体现了宋朝统治者对武举选拔的重视程度。武举考试分武艺和程文,程文考试是与唐代武举内容最大的区别,在重视武艺的同时还注重考察武将的军事理论素养与谋略。宋朝武举选拔人才,打破了以弓马选将帅和从贵族弟子中选拔将领的规定。使更多的平民百姓可以有机会参与到武举考试,实现了武举考试与选拔人才的公平化。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宋朝统治者颁布了统一的“教格法”。“教战守,练军实”攻防格斗技术是宋军训练的重点,由于作战以弓弩射为主,并配合各种兵器使用,对教射、教枪、教刀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使得武术的军事训练和武艺动作不断规范。
宋朝创办了最早的武学,选拔武学博士为专职军事教师,同时编订统一的教材《武经七书》。武学课程除研习兵法。除了操练弓马,还讲释“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故博士、学谕人选多以“一文一武”充当[3]。它促进了武学的制度化,形成较为完善的武举制度。客观上推动了宋代军事研究的发展,提高了习武人员的理论修养和武术训练理论、战术思想。尽管在中期由于战乱议和停止武举,宋朝皇枯元年(1049)因为西夏元昊于庆历四年被迫与宋议和,“边事浸息,遂廢此科”[4]。但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的政局和国内起义延绵不断,决定了武举废止只是暂时的。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又下诏“复置武举”,并制订了《武举格》,使武举取士制度化、规范化[5]。
尽管一度采取相应的武学制度,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武术实际的军事问题。仁宗之时就确立了武举以文为主的制度。神宗时武举要考兵书义、时务策和武艺。武学中“虽弓力不及, 学业卓然, 也可为优等,补上舍”“武艺不及格而晓术数、知阵法、智略可用,或累试策优等, 悉旨补上舍”[6]。武举的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都渗透着宋代“重文轻武”的强烈政治色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军事武术很难有新的突破。宋朝300年间,虽然“科举”受到统治者的支持与鼓励,而历经77 榜却未能选拔出一位名将。重文轻武的策略,导致宋代军事性武术的发展受到抑制,并使一些军事武术项目逐渐向娱乐性表演转化。
2 民间武术:中心下降,外延上升
宋代虽然在政治与军事上武备积弱,战事失利,但在经济与文化上却很繁荣,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民间武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武术繁荣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宋代时期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发展,造成了地区之间的相对封闭。农村形成了以“社”“堡”“山寨”形式的武艺结社组织。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和辽、西夏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为了抵抗北方政权骚扰和反抗统治者压迫的需要,结成弓箭社、锦标社( 射弩) 、英略社( 使棒) 等组织习武自卫,直接推动了民间习武的发展。如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年)正月十八日,“济南府民耿京,怨金人征赋之骚扰不能聊生,乃结集李铁枪以下,得六人入山东,渐次得数十人,取莱芜县,泰安军有众百余,有籣州贾瑞者亦有众数十人归京。”[7]而河北等地的“弓箭社”是一种更广泛的民间习武组织,“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器甲鞍马,常若寇至”[8]。多是在农忙的闲余时间进行演练。“三时务农,一时讲武”“授以兵械,教之击刺”“以骑射为主,以攻战为俗”“听于农隙时讲武艺”[9]乡社武普遍发展以刀、枪、弓弩等冷兵器为主的军事技能训练,这些结社都体现了较强的军事训练特点,无论是徒手还是器械都包含较强的实战意义,突出武术的技击实用性。同时,为民间武艺向着复杂化与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的武术结社组织也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市民的文化生活的娱乐需要,出现了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武艺表演社团“瓦舍”“勾栏”等场所,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武术表演,还有的在庙会或教场举行。宋代“瓦舍”的出现标志着武术艺人的表演不断成熟。随着民间习武活动的开展,民间习武人士出于不同的兴趣爱好组建了不同的武术组织,如专门耍棒的“英略社”,专门习射弩的“锦标社”[10],还有“角觝社”“相扑社”[11]“川弩射弓社”[12]等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娱乐消闲。
3 娱乐武术:民间武术与瓦舍的“遗产”
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兴起,出现了易聚易散的娱乐场所“瓦舍”(来时瓦合,去时瓦解),商业化的习武卖艺蓬勃发展起来。“人们在瓦舍勾栏里”作场相扑”“ 使棒作场”的人比比皆是。一些外地来的“ 路岐人”虽“不入勾栏”,但也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谓之打野呵,”[13]。瓦舍为民间武艺的表演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使武术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武术艺人的发展。《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中记载角抵手四十四人,乔相扑九人,女飐七人,使棒二人,打硬二人,举重六人及打弹、射驽儿等伎艺人。民间艺人在瓦子勾栏中的表演形式, 除了“角抵”还有“打套子”。宋代还出现了女子相扑手,“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14]这里的“路岐人”是指没有专门演出场地的卖艺( 多为习武卖艺) 人,“女飐”指常表演对练项目的女艺人,这些女相扑手多在瓦市中表演[15]。武术表演已经有具体名称,如散耍、使拳、使棒、舞剑、舞砍刀、执刀斧等。武艺表演在宋代宫廷礼仪宴会或市民娱乐活动中出演,作为专门的演艺节目,表演人员手执各种兵器进行格斗击打“内两人出阵,对舞如击刺之状:一人做奋击之势;一人做僵仆。出场凡五七对,或已枪对牌,剑对牌之类”[16]不仅有两人对练,还有多人对练。“烟中有七人,着青纱断后之衣,锦绣围肚看带”,“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作被面剖心之势,谓之七圣刀。”除此之外,为了增加武术的表演效果,还有集体的武术表演“成一字阵,亮亮出阵格斗,作夺刀击刺之态百端讫,一人弃刀在地,就地掷身,背着地有声,谓之‘板落”。[16]“踢弄,每大礼后宣赦时,抢金鸡者用此等人,上竿、打筋头、踏跷、打交辊、脱索、装神鬼、抱锣、舞判、舞斫刀、舞蛮牌、舞剑,与马打球、并教船上秋千、东西班野战、诸军马上呈骁骑(北人乍柳)街市转焦为一体”[16]宋代的相扑(也叫“角抵”“争交”)活动十分盛行,不仅是宫廷宴会专门表演节目,也是瓦舍中最受人们喜爱的项目。这一时期相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而且比赛有了正式的规则叫“社条”。除了对抗的角抵、手搏外,套子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健身需要,人们注重武术项目的技巧化、观赏性,这一时期武术朝着套路化的方向发展。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对练的则叫“打套子”类似于后来的武术套路。“套路”的出现是古代武术发展至宋代趋于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17]。
4 文艺武术:武术自我形象的转变
宋代的武术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和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时期,杂剧、小说、讲史、各种傀儡戏十分盛行,其中有许多武艺的内容。中国古代兵器种类繁多,火器广泛用于战场,大量兵器流入民间,出现了 “十八般武艺”之说。宋代戏文《张协状元》中已有“ 十八般武艺”之说“并有拳打、脚踢的描述”[16]。《水浒传》第二回便标出了十八般兵器名称; “ 矛、锤、弓、弩、铣、鞭、钢、剑、链、挝、斧、铺、戈、戟、牌、棒、枪、扒。俗称十八般兵器。宋词中有关武术兵器的记载有很多,出现较多的有“刀”“剑”“鞭”“钩”等。比如辛弃疾的“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通过武术器械的描述,寄托自己战场杀敌、保卫国家的情感。宋代在加强军事训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古代军事典籍的整理,《武经总要》《武经七书》等相继问世。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以歌诀的形式传授的武术教育。射法《射经》就见于《武经总要》“昔唐王琚教射二篇,多言射之容止”,歌诀曰:“持弓宫固事须宜,剁在南时面向西;左手捉弓当弓巴,仍令箭笞两相齐。” 歌诀是继口诀以谱的形式进行武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尤其是相扑著作《角力记》,它从理论上总结了先秦五代的角力、角抵、手搏、相扑的变化,反映了武术中拳术的“踢、打、摔、拿”四击的特色,这些都体现了民间武术的文化艺术性、时代性等特征。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 建隆二年七月.
[2] 刘红军,姜传银.文官治国之下的武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5):31—34.
[3]李 英, 杨爱华等.宋代“武科”中的体育文化解读[J].广州体育学报,2006(3):89-91.
[4]王 栐.燕翼诒谋录卷5武举更革[M].北京: 中华书 局,2007: 34.
[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4903.
[6]文定旭.宋代武举弊端浅析[J].贵州文史刊,2000(5):13-15.
[7]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787.
[8]许嘉璐主编,脱脱等撰.宋史[M].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4726.
[9]脱 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5
[10]周密撰,裴效维选注.武林旧事[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45.
[11]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梁录 武林旧事) [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4.
[12]耐得翁. 都城纪胜( 卷 19) 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梁录 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2.
[13]周密撰,裴效维选注.武林旧事[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45.
[14]吴自牧.梦粱录( 卷 19) 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梁录 武林旧事)[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79.
[15]黄文记,李占庄.国家政策与民间习俗:宋代“崇文抑武”背景下民间习武風气新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2.
[1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M].北京:中国书局,1982:687,688.
[17]李 翔,刘定一.浅谈宋代“教法格”[J]搏击·武术科学,2014(10)11.
The Influence of “Removing Officers from Military Positionss by Means of Cups of Wine” on the Song Dynasty Wushu
Li Hengfei(Wushu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With the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paper does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Song dynasty. The study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Song perio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ilitary, social, entertainment, the arts, and Wushu had obvious political tendency; folk Wushu had a declined center and the rise of extensions; entertainment Wushu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e art image of Wushu had a self transformation. In this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ha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entertainment, putting mental training above physical training. In the Song Dynasty Wushu to a certain extent, showed a top-down policy guidance and a downward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Wushu, which provided rich experi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the Song dynasty.
Keywords:Wushu features Song Dynasty the military and martial Wushu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