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科引种植物介绍

2017-07-20 11:13:57广州黄润铖
花卉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长管鸢尾基部

广州/黄润铖

鸢尾科引种植物介绍

广州/黄润铖

鸢尾科(Iridaceae)是单子叶植物当中极具观赏性的一个类群,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是各种千姿百态的鸢尾。而除开这些常见的鸢尾,国内也开始引入越来越多鸢尾科其他属种的观赏花卉。这些花卉同样风情万种,美不胜收,下面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引自国外的鸢尾科花卉。

1.巴西鸢尾

巴西鸢尾(Neomarica gracilis,图1、2)是原产自中美洲的植物,原产地最南也分布到巴西,因而得名。英文名为Apostle’s Iris(意为使徒鸢尾)或者Walking Iris(行走的鸢尾),1928年才被植物学家记录在案。英文名称Walking Iris的由来,源自于其蔓延的习性,开花过后,新的小苗会在着花处产生并且长大,同时花葶也会继续生长。随着小苗重量的增加,压弯花葶,靠近地面,小苗也得以扎根,像是在花园当中漫步一样。

图1 巴西鸢尾

图2 巴西鸢尾

巴西鸢尾外轮花瓣洁白,内轮花瓣则有蓝紫与白色相间的斑纹。两轮花瓣基部都有棕黄相间的花纹,类似虎斑,与外侧的素雅色调对比强烈。它的花期在春天,花朵开放的时间并不太久,一般盛放期只会持续一天,甚至不超过18个小时。但其植株会不断产生新的花朵,不断替代很快凋谢的花,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整体的花期并不短。

2.黄扇鸢尾

黄扇鸢尾(Trimezia steyermarkii,图3) 原产自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英文名为Yellow Walking Iris,亲缘关系与也巴西鸢尾属接近。该属的植物具有球茎,叶片也不沿中脉折叠,花葶不呈叶状,以这些特征与巴西鸢尾属相区别。

图3 黄扇鸢尾

黄扇鸢尾是常绿的无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40厘米,花葶高30~80厘米,花相对较小,直径10厘米左右,相比其他鸢尾显得娇小可人。开放方式类似于巴西鸢尾,单花花期较短,上午开放,傍晚就会凋谢,但第二天花序会开放新的一朵,如此周而复始。雌雄蕊柱并不显著凸出花外,花朵扁平,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美。

黄扇鸢尾适应性好,喜阳光,但也耐阴,对水分耐受性较广,可耐旱涝。既可用于室内盆栽,也能应用于园林造景。

3.长管鸢尾属

长管鸢尾属(Lapeirousia)是一类小型的鸢尾科球根植物。原产南非,花冠呈现高脚碟状,花冠管狭长,因而得名。雌雄蕊柱凸出于花冠管,花朵小巧精致,开花量也不小,适合盆栽。冬春季开花,夏季枯萎,进入休眠。

山地长管鸢尾(Lapeirousia oreogena,图4),植株高约30厘米。花期冬春,花冠接近中心对称。裂片呈紫色,基部深紫发黑,中有白色斑点。叶有波浪状锯齿,极具特色。

图4 山地长管鸢尾

石竹长管鸢尾(L.silenoides,图5),顾名思义,花色类似常见石竹的颜色,为桃红色。相比山地长管鸢尾,石竹长管鸢尾稍呈两侧对称,下半部分花瓣裂片有深红色斑点,基部具白色斑块。花序苞片呈蝎尾状排列,两侧压扁,也颇具观赏性。

图5 石竹长管鸢尾

同属已引种的还有L.jacquinii(图6)等种类。

图6 Lapeirousia jacquinii

这一类植物需要排水良好,肥沃而非酸性的较深沙壤土,耐旱,冬季不耐低温,需要移入室内或暖棚;夏季进入休眠时需要保存于干燥条件下,注意去掉干枯叶片,但不要挖出其球茎,因为这一类植物对于根部的干扰十分敏感,适应性差。

4.双色野鸢尾

双色野鸢尾(Dietes bicolor,图7),也常称作褐斑离被鸢尾,属于离被鸢尾属(Dietes),同样是原产南非的花卉。英文名为Fortnight Lily,直译为“双周百合”,但并非百合类植物,也称为African iris,非洲鸢尾。花色淡黄白色,清新素雅,外轮花瓣基部有褐色斑块,斑块外侧有橙色轮廓线,因此得名。

图7 双色野鸢尾

这种“鸢尾”能在半荫蔽至向阳的条件下生长,能耐阴但光线较弱时开花较少。由于十分耐旱,因而适用于园林造景,在当地已经广泛运用于公园、商业楼宇和路旁的绿化。长期种植,一丛可以长成大片景观。

5.肖鸢尾属

肖鸢尾属(Moraea)是鸢尾科的一个大属,原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有超过220种,其中120多种原产南非的开普植物区。因其外观类似鸢尾,故以“肖”作为中文名,表示相像的意思。花丝与花柱基部合生,这一点与鸢尾属植物有所不同。

国内近年引种的有M.ciliata(图8),可译作睫毛肖鸢尾,是一种无茎的多年生地下芽植物,落叶而具有地下新生芽,具3~4片狭长的叶子。植株可长至20厘米高,无分枝。具地下茎,花序单生。花包裹于一个单独的佛焰苞,而不同于通常的两个。幼苗常有长而内卷的叶子,成熟植株具有较短而宽的内卷、边缘具纤毛至短柔毛的叶片。缘毛也经常在花序的佛焰苞中出现。花梗对生,开花后子房收缩至佛焰苞基部,在此处发育成果实。花的颜色变化多端,常呈蓝色或白色,有蓝色或黄色斑块以及黄色的示蜜斑,具香甜而浓烈的香草气味。

图8 Moraea ciliata

分布于非洲南部整个冬季多雨的区域,也包括临近的夏季多雨区域。该植物生长于粘土质或沙质的山坡及平地,可以耐受多变的气候,喜欢盆栽或者多石的环境,仅需稍加照看就能大量增殖,开花量也多。夏季的休眠期需要保持环境干燥,花期需提供丰富的水分,以保证生长良好。晚冬季节产生丰富的大型花朵。每朵花仅持续一天,在傍晚开始开放,整个植株的花期大概持续三周。

同属的还有M.tricolor(图9),可译作三色肖鸢尾,花瓣粉红,有黄色斑点和紫色轮廓,鲜艳夺目。据报道,野生的三色肖鸢尾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包括红色、紫色、橙色、黄色、白色、绿色、砖红色等等。

图9 Moraea tricolor

M.bifida(图10),可译作二裂肖鸢尾。植株高15~60厘米,仅具1叶单生,下方扩大包被花葶。花朵相对娇小,星状,内外轮花冠接近同形。常为鲑鱼色,有时黄色或白色,中脉处有斑点。花药外露于球状的花丝柱顶端。

图10 Moraea bifida

6.沙红花属

国内也常根据属名(Romulea)音译为罗慕丽属,本属共约85种,分布于南非至南欧以及中东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非的卡鲁和开普地区西部。

引种的有硬毛沙红花(R.hirta,图11),植株高5~10厘米,叶数枚,具4条棱,有硬毛。花暗黄色。原生于砂石地环境。

图11 硬毛沙红花

R.sabulosa(图12),可译为沙生沙红花。高6~10厘米,叶数枚基生。花暗红色,偶见粉红色,杯状花被管基部具黑斑,苞片内部具2个龙骨突。

图12 沙生沙红花

同属引种的还有R.hantamensis,R.subfistulosa,R. tempskyana等(图13~15),均属于小型球根花卉。

图13 Romulea hantamensis

图14 Romulea subfistulosa

图15 Romulea tempskyana

猜你喜欢
长管鸢尾基部
野鸢尾
江南诗(2023年4期)2023-08-06 19:54:11
状态监测技术在压缩天然气长管拖车在线监控上的智慧应用研究
鸢尾,只绽放一天的彩虹女神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4:28
长管拖车运行风险与事故分析和基于风险的动态监测
鸢尾素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48
鸢尾苷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49:54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长管拖车安全应用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SOLVABILITY OF A PARABOLIC-HYPERBOLIC TYPE CHEMOTAXIS SYSTEM IN 1-DIMENSIONAL DOMAIN∗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