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一切从常识开始
李晓峰
画家常青喜欢画画,是世人皆知的事;常青如何从他声名鹊起的油画领域辟出通往水墨或叫国画的路途,却是多数人不晓得的。
常青曾说他要用肚子拳击,这句话成为赫然油画业界的常青变位水墨的重要理由。如果说油画是他的拳头,水墨就是他的肚皮,他想试一件违反常识的事,用肚子拳击,看看最柔软的腹部到底能多硬,再看看击打是不是只是拳头的专利。貌似反常的常青,并非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他那些脱口而出的奇谈怪论常常令人忍俊不已,加上他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活色生香的面目表情,透出的却是不容置疑的诚恳。他坚定、果决的目光,那样清澈、透明。由此,常青的水墨转向,有种不由分说的气质,扑面而来的气势,一股源于当下难以抵挡的巨大能量。
常青的侠骨柔肠常隐含冷幽默,古道热肠常隐含着荒寒,对世间人性的犀利洞察,常令人倒吸一口冷气,却溢出了满满的善意与同情。他将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呐喊,贯穿在他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中。
由此,常青“非常”、“反智”的画面,重现了生活的芸芸众生,如一束束被重新配置的动力线,使人想到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的“褶皱”之喻,又如叛逆福柯(Michel Foucault)对知识的考古。常青更关注对常识的“考古”。借《诗经》“风、雅、颂”的分类,常青作品更是“国风”!德勒兹让世人看到了巴洛克式的褶子,常青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的褶子,并纠集了洛可可式的浮华与巴洛克式的躁动。也许,常青看到了更碎片化的“时代褶子”。
《使徒》 常青 纸本水墨 137cm×68.5cm 2015年
常青作品既有西洋化的天光日影,也有国族的传统痕迹,与常识时有错位,更是被剥开的、变本加厉的常识……抑或是挑战自我常识的底线。常青要抓住常识中的惊异感,供人醒悟,让常识重返它赤裸的原初:生生不息、不屈不挠。
常青的见识给我们带来一种不同的常识,人物、风物,图像、景观,被变动、更改、牵引的世界,被资本市场裹挟的文明,被近乎暴力劫掠的文化,被历史修饰的假面,虚幻的美学,在常青放纵自如的尝试中,产生出戳穿真相的淋漓快感。“何况你还姓常”,这句话是我与常青说的,也许一语成谶。常识,不仅是通常的见识,还是在日常、平常、通常、正常中,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见识,也许非同寻常,哪怕被视为反常!这难道不是常青的见识吗?
所以,在“常青个展”来临之际,便有了“常识”这个貌似脱口而出又一语双关的展览命名。
上·《甲鱼》 常青 纸本水墨70cm×69.5cm 2011年
下·《母子》 常青 纸本水墨70cm×70cm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