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17-07-19 20:06林敏
教师·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玛蒂尔差生心灵

林敏

笔者曾看过这样的一句话:“传统教学中,看起来教师是站着的,学生是坐着的,其实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有时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当时心里一阵战栗: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触及我们教师心中的痛。

当代哲学的主流是宣扬人的主体性,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向传统教学挑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主体性教育的目标侧重于唤起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新型的师生关系,带来的是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勃发,带来的是学生对自我实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1)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教师应放手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主动去思考、质疑、理解,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达到真正汲取知识养分的目的。

(2)使课堂有良好的氛围。教师要走进学生心里,尊重学生,与他们“平起平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独到见解。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敢于思考和发言,给学生的表扬不要只用单调的“很好”来评价。有一次,一个成绩中下的学生的回答独辟蹊径,我不禁说:“你的回答别出心裁,让我很惊喜!”全班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聲。期末考时,他的语文成绩更让我惊喜——跃居全班第12名。

(3)使学生都有成就感。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有存在差异的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如课本剧、手抄报、阅读竞赛等,以好生带动所谓的“差生”,最后肯定优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扬“差生”可喜的变化和进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二、调控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

(1)亦师亦友,满足学生获得平等尊重的心理。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应“蹲下身子”,和学生保持平等的状态,以一颗真诚之心做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拓者。一次几个学生诚恳地说:“林老师,以后我们就叫你‘林姐,可以吗?”我备感欣慰:“可以呀,我很乐意做你们的姐姐和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几年,甚至已有学生叫我“干妈”了。“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在接受、认可、赞许教师后,就会更加强化学习动机。

(2)按需施教,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心理。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不同实际需求,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攻克重点、难点的“炸药”。如教《项链》时,让学生讨论:“本文的结尾耐人寻味,你如何看待玛蒂尔德?”学生的回答可谓“百花齐放”:“为了一夜虚荣,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代价,不值”“一件偶然的小事改变了玛蒂尔德的人生,真可谓命运弄人”“贪图享乐的玛蒂尔德含辛茹苦,偿还债务,是个诚信之人”“原来生活在虚幻世界里的玛蒂尔德最终能直面残酷的现实,她是勇敢的。”

(3)更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渴求新鲜的心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和新颖性,创建一种多变而有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教《智取生辰观》时,让学生演绎经典,走进角色内心:如果生辰纲进了城,该如何智取?学生有模有样的装扮、拿腔拿调的台词、有板有眼的表演,使台下同学乐不可支。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1)让学生与作者对话,积蓄探究文本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性格、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解读作者的心境情趣、作品的内涵意境,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唤起他们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如在教《声声慢》时,设计开放性的预习作业:“你会背李清照的哪些词?她的词有何特点?如何以她的人生经历来看待她前后期词的区别?”

(2)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学生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后,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教师可引导学生美读课文,“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如教《胡同文化》时,给学生思考、感悟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问:“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为什么?你对此文的最深感受是什么?看到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联想到什么?”

(3)让学生与自我对话,升华情感并提高素养。每一次课堂延伸训练,都力求在互动过程中借助于思维共振实现个体的升华。如教《士兵突击》时教师可问:“在学习和生活中,你如何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教送别诗时会问:“你一定有过送别的经历,送不同的人有何不同感受?”这样,会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总之,教师要站在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把准他们的脉搏,做他们智慧心田的播种者,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良性转变,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语文教学,让他们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跪着”的学生挺直身躯。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职业中专学校)

猜你喜欢
玛蒂尔差生心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