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7-19 16:35童世华杨玉平
卷宗 2017年13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童世华 杨玉平

摘 要:校企合作在我国已发展多年,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方式,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和欢迎。与校企合作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案例不在少数,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对暴露出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对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问题与对策

1 前言

校企合作是在我国已倡导多年,在现有的许多研究中,学者们都从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模式,同时也总结了些许经验和问题。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相比于本科以上等高等教育,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技能操作。校企合作的教育培养人才方式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路径,它不仅是企业和学校的合作[1],也是将实践融入教学,教学服务于生产,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案例研究发现,虽然校企合作发展多年,但发展效果不太理想[2],很多较大企业最后是放弃与学校合作而自己创建培训学校,有实力的院校也自己创建工厂,使社会综合资源难以整合。这说明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合作,而迫于一些困难、问题而放弃了合作。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问题梳理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2 校企合作问题分析

2.1 保障措施不够健全

(1)法律政策保障问题

对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较欠缺,虽然目前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文件,但多是上层指导性的法律文件,很多地方政府没有相关的法规,或者也只是一些指导性的法规,对具体问题的法律定性以及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并没有量化或细化,造成无法可依,执法困难,最终出现合作问题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2)风险保障问题

校企合作是在原有课堂理论教育基础上的改革,是改革就有一定的风险,风险根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有不同的程度,对于我国具有一向求稳的心态,很多企业和学校都不敢轻易踏出合作这一步,或者说都不敢轻易放开手脚往里面投入。目前,政府对校企双方参与合作项目的风险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或者说是保障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学校和企业是主要风险承担者,都会受到较大的利益损失。

2.2 合作不够深入、责任不够明确

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合作不够深入、责任不够明确的现象。一方面,参与合作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然而中小企业往往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在人才培养上,认为和学校签订了培养合同,以后具体培养人才的执行就完全交给学校,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会与企业需要的人才质量需求或多或少会有偏差,使企业可能会逐渐地对校企合作失去信心。有的中小企业更愿意高新在大企业挖人才,降低时间成本,人才也不需要适应,可马上上岗。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学校较欠缺主动性,缺乏服务意识,不会以服务者的身份去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合作協议签订后,对合作的具体细节部分责任不够明确。

2.3 办学体制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制定的政策对校企合作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介入使校企合作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校企合作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把政府的作用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4]。但政府和体制往往是困绑在一起的,在教育办学中,有些困难是在当前体制下难以解决的,同样校企合作的一些困难也需要在现有体制的改革下才能顺利进行。

2.4 激励机制欠缺

学校和企业能进行校企合作走到一起,都是有各自利益的考虑,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员的利益也应考虑到位。目前学校对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老师只是额外上课的课时费或小部工作上必须花费的补贴;企业员工也只是得到企业给予的小部分补贴。对合作项目没有单独的奖励制度,或奖励金额较少,不足以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

3 校企合作对策及建议

3.1 办学体制改革

体制是上层建筑,其改革必须从内部着手。近些年,办学的改革和创新遇到了体制所带来的一些困难,呼吁体制改革,高校教育“去行政化”就是众多学者提出来的观点之一。在整过合作过程中,政府是倡导者、是带头人、是协调者,肩负着为合作保驾护航的重要责任。然而有的地方政府又不能参与过多,政府应转变职能,从监督管理校企合作转变到服务校企合作,应把握好服务和管理的程度,将控制过程变成服务过程。

3.2 明确责任、转变意识

明确责任、转变意识是校企合作深入进行的必要条件。普遍的校企合作就是校企双方将合作协议签完之后,学校培养人才,毕业后到企业上班,最后发现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造成企业对校企合作必要性的怀疑。其实,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并且是以职业上岗的标准来进行考核,对整个培养质量过程要做到全程跟踪监控。对于学校,作为培养人才、提供人才的一方,应积极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人才培养目标。

3.3 量化合作管理过程

校企合作不应流于表面,应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制定一系列有关技能人才培养的计划、制度、规范等。具体合作的内容要进行全程跟踪监控,企业和学校要随时掌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达标,将计划制定得尽量详细,将各种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达到精细化管理、精准技能人才培养。随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或调整计划。

3.4 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校企合作长期有效良好发展的保证,政府应制定具体的奖励政策,对于合作效果良好的企业和学校,政府有必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企业和学校都应各自制定相应具体的奖励制度,可根据校企合作结果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给予不同程度的额外奖励,以示对员工和教师在合作项目中努力工作的肯定。

3.5 加强保障措施

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政府制保障措施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现有基础上制定更加具体的有关校企合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并且在执法时应严格依法处理。对于校企合作的风险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规避风险的政策,一旦合作出现问题,使校企双方承担的损失能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勇忠.当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27):38-39.

[2]何兴国,潘丽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25-26.

[3]张健.校企合作整合的问题观照与因应对策[J].职教论坛,2014,(16):70-74.

[4]赵蒙成.校企合作质量: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基于苏州市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6,(28):49-56.

作者简介

童世华(1980-),男,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杨玉平(1984-),男,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