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
摘 要: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学生实习岗位调整及落实、学校岗前教育及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及继续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实习实训;风险管理;安全保障
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学生实习岗位调整及落实、学校岗前教育及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及继续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问题,并进行行动实践,对于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习实训管理主要特征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城市环境条件,采用了“政校企研”多方合作育人模式,即“地方政府主导、高职学院主体、行业企业参与、科研机构促进”的四方联动合作模式。学院于2007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示范建设专业之一,构建了“校企合作模块式工学结合”的特色培养模式[1],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五所、精锐、天璇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联系,以企业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通过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或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校内公共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的学习,第四、五学期分期论换派往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第六学期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完成学生从企业准员工到企业合格员工的转变。这种模式既照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2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管理现状
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任务或生产过程的实习实训时数增加,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大幅提高。但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带来压力,本文就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生产任务受制于市场需求
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小型私营企业的生产任务受市场的影响较大,其用人需求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变化,有时在用人的性别等方面也会有要求。以2012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为例,100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共分布在8个不同类型的企业里,学生实习实训的岗位也存在差异。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及业务指导既耗时又费力。
私营机械制造类企业对实习人数的需要经常是不固定的,有时三、五个,有时有几十个,任务需求依据市场的要求、公司的规模而变化,以整班为单位的实习规模难以成形。这些不固定的因素给学院教学及日常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实训机会,服务于企业生产建设,与机械制造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又不扰乱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影响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学生实习实训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学校方面
1.岗位落实不到位
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的角色中,学校应尽快落实实习企业及岗位,并将企业工作条件、生活环境、薪酬待遇、岗位等情况告知学生,让他们早些对实习做好准备。实习企业及岗位一旦落实下来尽量不要进行变更,不然会导致学生实习情绪的波动。因为学生会将前后两个岗位进行比较,觉得后面安排的岗位怎么都不如意,从而给实习蒙上一层阴影。
2.岗前教育培训不到位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让学生在思想、心理上做好准备,让学生在主观意识上认识到实习的意义及重要性。由于实习期间岗位的差异、企业的分散,很多同学会将彼此之间的实习企业及岗位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心理落差,觉得自己的实习企业岗位不如别人的好,再加上机械制造企业实习的枯燥、劳累等情况,学生的这种心理落差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对自身的实习教学产生诸多抱怨。
3.实习过程管理与控制不到位
2011年9月19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十二项措施,其中的第四项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切实加强实习的过程管理,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切实加强跟班指导。实习过程的控制与教育是学生实习的难点所在,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机械机制类企业的实习岗位大多比较单调,工序流程一旦熟练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实习产生麻木感,再加上机械操作潜在的安全风险,不仅影响实习学生的教学积极性,而且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4.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到位
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一套有效完备的信息沟通渠道,指导教师、辅导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没有新意,只是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延续;教育形式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实习学生人格、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五)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是高考分流而出的弱势学生群体,基础知识不扎实,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有差异。
3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实践
(一)与企业建立“兄弟”般合作关系
学生校外实习涉及到实习期间的住宿、待遇、管理、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要处理,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教学,校方必须与企业建立“兄弟”般的合作伙伴关系,站在机械制造类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将企业的难处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好与企业共患难的思想、心理准备。
(二)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木企业的“精益生产”,也称“丰田生产方式”,并在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开始盛行并推广开来,目前已被其它很多领域所借鉴和应用。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全面管理。它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与W.爱德华兹?戴明的为质量而管理理论[2]。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计划的科学”、“目标的明确”、“流程的严密”和“执行的精准”,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以一种精心的态度去精细地执行每一项环节,以求达到结果的精品化过程。
“以人为本”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核心,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棺点,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所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3]。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多家国有或私营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兄弟”合作伙伴关系,专门针对学生实习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建立了分類别选拔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类别企业建立专业实习班级,并评选班委专门负责实习期间日常工作,在专业实习班级内部根据实习岗位性质进一步分组,设立小组组长,配合班委及老师进行实习期间的日常教学管理。
(三)依托绵阳职业教育集团优势,提升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水平
绵阳职业教育集团是遵照“市场化、标准化、集群化和现代化”的标准,坚持以对接绵阳国家科技城“2+4”优势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是在市政府引导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下,由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我市职业院校、企业、科研所和行业协会等按照平等、自愿、诚信、合作、共赢的原作共同组建的一个跨行业、多元化、非营利性的综合型职教集团[4]。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托绵阳职业集团,借助职教集团的团体优势,整合实习资源,为专业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肖争鸣,《高职教育“政校企研”深度合作运行机制实践研究》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徐芳敏,《高职学生实习管理研究》,
[3]钱有江.精细化管理在开放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4]张玺,《构建高效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探索与思考——以绵阳职业教育集团为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