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探究

2017-07-19 21:47杨大明刘宇宏
卷宗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新环境创新服务个性化

杨大明+刘宇宏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如春笋般涌现,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地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传统借阅及服务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个性化服务已成为当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必然发展走向。如何创新,怎样在新环境下为图书馆找到新的发展思路,是我们图书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要探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创新服务;个性化;新环境

项目基金:该文为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2015年科研课题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功能定位与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 2015-B-0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高校图书馆既要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又要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提供各方面的有力支撑。所以高校图书馆就要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服务需求,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1 创新发展的思路

印度学者阮冈纳赞曾经说过:“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这句话在数字信息时代有了最新的解读:文献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导致图书馆规模不断增长;文献资源形态不断改变,导致图书馆服务方式不断转变;新技术不断涌现,促使图书馆服务手段不断完善;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导致图书馆服务内容不断变化。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下,图书馆面临很多挑战,图书馆的创新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图书馆经历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再到学习中心、科研支撑中心的转变。驱使图书馆变革的动力因素到底是什么?当今图书馆创新的特性是什么?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图书馆创新驱动力模型,对创新驱动因素进行逐个剖析,并关注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思路。[1]

2 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思路

1、期刊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界不断受到互联网服务的威胁,图书馆现有的期刊信息服务工作的缺陷也日益突显。

图书馆期刊信息推送的滞后性经常去期刊阅览室的读者应该知道,想最先拿到最新的,自己想看的期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图书馆的期刊必须经过采编人员与期刊工作人员的加工才能到达读者手里,所以这就造成期刊上架时间的不确定性。怎样才能让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期刊的更新状态呢?笔者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经过长时间探索发现了几种最新、最快的期刊应用方法。

1.1、在图书馆中实现云计算技术运行成本低且安全性高,它不需要舍弃原有的电脑硬件设施,只需要花少量的钱按照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大小及读者的规模、需求去购买云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需求即可。这样既省下了硬件升级的费用又节约了购买庞大数据库的经费,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而在节省了成本的同时,其安全性能也能得到保障。

1.2、利用无线网络完善读者随时阅读的需求为了缓解上网需求过大而有线网络覆盖面过小的矛盾,进一步方便读者在图书馆随时随地阅览网络期刊,提供无线接入已经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点,在原有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增設相应的无线网络体系。以有线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构建一个立体的网络环境,从而大大增加图书馆的服务区域,让无线网络覆盖到图书馆阅览室内和室外楼道走廊等空旷地区,读者可以不进阅览室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改善图书馆对外服务质量,可使馆区内的读者通过无线网卡连接到图书馆网络系统,查询图书馆资源更加方便,满足读者随时阅读的需求,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图书馆期刊信息综合服务水平。[4]

2、信息资源服务

2.1信息资源的不断开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信息时代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信息的开放性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它的出现在给图书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开放性的网络信息决定了数字化图书馆不能沿袭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使数字化图书馆不得不突破传统服务的自身限制,在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意识进行取舍的情况下,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创新意识。[5]

2.2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目标

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种种不足,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采用新技术、新方式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挖掘和链接,为广大用户提供定题跟踪服务、网上专题个性化信息服务,从而满足广大用户深层次的信息需求。此外,数字化图书馆的数字网站在对信息的深层加工中还储存了大量的专用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深层次的需要。

3、读者服务

3.1重塑现代服务理念

现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彻底摒弃封闭或半封闭的旧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信息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建立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广大读者,开放式、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功能得以充分挥。其次,改变传统的在物理结构范围内提供的服务方式,通过计算机,利用网络将本馆以及数据库的有关信息直接传递到读者手中,并不断更新图书馆网站内容,及时报道本馆重要馆藏、新建数据库和新书动态等,提供相应检索途径为读者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应当把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集中在知识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强调知识的利用和共享,紧密地将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确立“创造性地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新理念,以读者需求决定服务取向,使读者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第一”。

3.2探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个性化服务是一种创造性服务,它是以读者的特殊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出发点,为读者提供全景式、多角度、多层次的高价值服务。它以读者为中心,具有针对性、灵活性、智能化的特点,开展个性化、多层次服务是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急剧增长,读者往往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中准确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个性化服务可帮助读者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个性化服务在时效上,让读者的信息需求及时得到满足; 在内容上,提供经过整合、集成、创新并能解决读者实际问题的核心知识单元的信息; 在取向上,尽力满足读者对某一知识信息表现特别强烈的专指性需求。图书馆在探求个性化和多层次服务模式的同时,还需拓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服务,如专题文献咨询服务、网络资源分类导航服务、针对特定人员的精品读者服务等。

3.3开展图书馆用户教育,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人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信息社会教育的新目标。现代图书馆,读者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图书馆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用户教育,努力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增强读者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准确检索的方法和途径,是图书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网上在线辅导、专题讲座、文检课教学等方式,告诉读者如何使用某个具体的工具书和数据库,使广大读者既掌握了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读者现代信息的意识和使用技能。[6]

3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综述

1、开展深层次服务

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环境必然改变,读者的信息需求的態度和行为改变不可避免。面临新环境,各级各类图书馆与时俱进自不比多言,但怎么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步需要我们深思熟虑。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引进新技术、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新设备,如专题咨询服务、本地化的一站式资源发现系统检索平台、自助借还、科技查新、移动图书馆服务等。

2、优化传统服务项目

无论是上海图书馆推出的读者“年度对账单”还是近期推出的其他活动,基本上都是从细处、细节上对传统服务进行优化和深化。其实,“对账单”无非就是读者的借阅史,一般开通网上“我的图书馆”服务项目的图书馆,读者都可以自行查阅自己的借阅史,即使不能自行查阅,也可以求助图书馆老师协助查阅,一般都可得到。然而没有经过“加工”的借阅史,是没有任何温度的冷冰冰的一条条记录的堆积,像上海图书馆经过“加工”的“对账单”却折射出了上海图书馆蕴含其中的滴滴温情,读者看到后自然会无比动容。因此,一个图书馆的细节服务更能体现出她的成长历程。同时,相对于盲目追赶“新技术风”的图书馆,注重细节服务的优化与创新,却不失是应对新环境下读者服务的一个良策。[7]

总之,新环境下图书馆读者创新服务,不是“江郎才尽”,这需要我们图书馆同仁开动脑筋,发挥集体智慧,吸收外界先进的工作理念,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立足馆情的工作原则和方法,这样我们的读者服务工作才会好中求新。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新环境下图书馆创新驱动力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9):39-44.

[2]牟达.《关于网络新环境下图书馆期刊服务的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5)107-108.

[3]叶锦嫦.《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5(14):29-30.

[4]杨伟.《信息环境变化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3(3):41-43.

[5]武建铭.《新环境下图书馆读者创新服务实例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5):46-48.

猜你喜欢
新环境创新服务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新环境下电台编辑工作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