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开展残疾人服务的必要性

2017-07-19 08:34全丽波
卷宗 2017年14期
关键词:残疾人高校图书馆必要性

全丽波

摘 要:改革三十多年以來,发展残疾人事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残疾人生理状况无法达到和健全人一样,但在精神需求上和健全人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图书馆,对于残疾人的知识援助服务起步晚,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高校图书馆必须担当起促进残疾人利用图书馆的责任。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的生存质量,也是高校图书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一部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残疾人;服务;必要性

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的残疾人,其中亚洲占了6亿。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统计,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1]随着2008年以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残疾人口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残疾人群受教育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残疾人群同样渴望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由于受到自身身体障碍的限制,与健全人相比,他们在获取文化知识更需要图书馆。2008年《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指出:“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益,满足公民基本信息需求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普通均等服务,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公平,不因其年龄、生理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种族、性别、文化背景不同而改变”。[2]

1 高校图书馆具有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关爱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平等、优质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1年4月23 日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建立了全国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委员会通过对残疾人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推广和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提升残疾人自身素质和生活技能,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做出积极努力。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背景的馆员,完全有能力提供深层次的“无障碍”服务,营造方便残疾人的环境。

社会支持大学,大学也应该服务于社会。残疾人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群体,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凭借自身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源和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知识援助和文化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确保残疾人学习的权利。

2 高校残疾学生人数逐年提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残疾人享受教育和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1985年下发“(85)教学字004号”文件要求各地教委,高招办在招生工作中对生活能自理的、不影响所报专业的学习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的肢残考生,在德、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不予录取。[3]2008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强调了鼓励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入学方面不得歧视残疾学生。2009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考生政策,普通高校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4]十一五期间普通高校录取残疾人学生共3万多人,国家为残疾人学生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逐年提高,平均年增长率为15%。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残疾人学生在图书馆用户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充分了解残疾人对知识的获取方式,以确保高校图书馆提供针对性服务满足残疾人的阅读需求。我国对残疾人群的知识援助服务起步比较晚,近十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健全残疾人的心智,让残疾人获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帮助残疾人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3 高校图书馆开展残疾人服务的必要性

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图书不仅可以满足残疾人社会交往的不足,还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供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机会。

高校图书馆应面向社会敞开大门,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拓宽为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由于残疾人是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利用图书馆这个教育平台和信息服务机构帮助残疾人获取知识共享物质文化成果。由于特殊生理原因造成残疾人获取知识有障碍,可以针对弱势群体的不同缺陷给残疾人群提供知识援助,提高和保障残疾人的生存能力。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各类的信息资源服务,增大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图书馆的建设和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业务水平等综合能力。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作为第二学习课堂很多方面不适应残疾读者,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做法,克服经费短缺新建残疾人无障碍通道、馆内设残疾人专用电梯和卫生间、阅览区的座椅、书架高度、书架间距都要考虑残疾读者使用、为聋哑人准备手语电视、专为视障者设计的计算机设备、有声文献、盲文图书等,要根据残疾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缺陷情况来选择适宜的阅读资源,体现对残疾读者的人文关怀。[5]针对不同障碍类型的残疾人群提供不同载体的阅读资源。数字资源是近年来比较受重视的资源类型,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更多的残疾人群纳入了阅读范围。[6]

3、高校图书馆要服务好“特殊读者群”,首先更新馆员的服务意识,不对残疾读者产生偏见,主动走近残疾读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通过社会中的各部门参与和馆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利用专业的业务知识为残疾读者提供信息资源,让残疾读者勇敢的走进图书馆。根据残疾读者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提供个性化化服务,推动社会教育职能,让残疾读者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为残疾人群提供信息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领导的重视、经费的支持,完善的设备设施作保障。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比一般人更渴望知识,我国高校图书馆针对残疾读者开展的服务起步晚发展缓慢,我们要开阔思路创新服务,对于不方便来馆的残疾读者,将提供书籍邮寄、送书上门等活动,帮助残疾人群获取更多的知识,能更好的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华夏时报》2007年5月29日.

[2]靳国艳.国外高校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现状及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4(9).71-73.

[3]杨颖.中美高校图书馆残疾人读者服务研究工作[J].情报探索,2016(10).106-109.

[4]韩伟玲.残疾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0).141-144.

[5]陈俭峰.残疾人阅读推广现状、问题和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6):72-76.

[6]朱莺.图书馆残疾人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4):54-56.

猜你喜欢
残疾人高校图书馆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