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2017-07-19 08:47陶诗秀
华人时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苏珊娜费加罗伯爵

陶诗秀

一位奥国绝世音乐天才遇到一个意大利鬼才,再加上一位法国全才,结果是什么?歌剧迷大概都会猜中答案:一部完美的歌剧,即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这部歌剧无论是音乐或是剧本都无懈可击。从1786年首演到今天,历时两百多年,仍能令人心驰神往。莫扎特的音乐天才大部分的人都熟悉,但是一般国人对原著作者博马舍(1732-1799),和歌剧编剧达彭特(1749-1838)或许就比较陌生了。

博马舍是个传奇人物,原是巴黎一个钟表匠之子,只受过几年的正规教育,但年纪轻轻就已博览群书,能通几国语言,而且学会了提琴、笛和竖琴。二十一岁时发明改进钟表方法,次年就专任皇家钟表师,二十七岁又当起公主的音乐教师。博马舍仪容美又善言辞。他从事过出版业,出版过伏尔泰文集。伏尔泰(Voltaire)曾评论过他是“拥有一切:诙谐、严肃、理智、精力、感情、和各式各样的口才。”此外,他还担任过外交官和法王路易十五的间谍涉入过美国革命。博马舍善于理财,曾经巨富,但运气不好的时候,他也破过产,因种种原因坐过牢逃亡他国。

博马舍的生命虽然多彩多姿,但真正让他名垂后世的是他的喜剧三部曲:《塞维里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他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过革命,他的戏剧对革命思想的启发和鼓励是无庸置疑的。《费》剧第五幕的长篇独白中有这样的一段:“不,伯爵先生,你不能得到她。只因你是位高贵的贵族,你就以为你是个天才!出身、财富、地位、职位!这些多叫人自以为了不起!你做了什么努力才得到这些?你唯一需要做的事只是出生,如此而已。”路易十六读了他的剧本后,禁止此剧上演。从1778年剧本写成到1784年许可,拖了六年这部传奇剧目才得以上演。

编剧达彭特也是个奇人。他原是位威尼斯的神父,却不务正业,和情妇开了家妓院,因而被威尼斯驱逐出境。他流亡到奥国,申请编剧一职。奥皇约瑟夫二世问他写过几篇剧本,他答:“一篇也没有,陛下。”奥皇点头:“很好,很好。那么我们有了一位处女缪司。”他果然和几位作曲家,包括莫扎特在内,合作写了几部歌剧。莫扎特有三部最受欢迎的歌剧都是和达彭特合作的。这位达彭特大概是个坐不住的人,在周游欧洲列国后,他又跨海到美国的纽约和费城,终于在费城落脚成家,任教哥伦比亚大学以终老。

《费加罗的婚礼》全长四个多小时。达彭特去蕪存菁,删去了第三幕的冗长法庭辩论,又缩短了费加罗的独白,变成一出节奏轻快、人物突出、对白风趣、充满行动的喜剧歌剧。

三部曲的主角费加罗在第一部中是理发师,因为帮助年轻的伯爵获得他的意中人,被揽入了伯爵府当亲近随从。第二部里,费加罗和伯爵夫人的贴身女仆苏珊娜恋爱成熟,论及婚嫁。伯爵竟企图染指漂亮的女仆,百般阻扰婚礼,进而鼓动费的债权人玛琪琳娜控告费加罗,要求以娶她为偿债的方式。不料玛琪琳娜和费加罗原是母子,官司中两人当庭相认。伯爵此计不成,又图谋引诱苏珊娜。情节中并穿插伯爵的僮仆克孺彬诺对主母的暗恋。经过一波三折,费加罗和苏珊娜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过再好的剧本,如果没有天才的莫扎特给它谱上美妙的音乐,仍然达不到完美。莫扎特的音乐不但和剧情及对白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且以优美动听、回肠荡气的咏叹调增加宁静场景的感性,更以多重唱强化了动作场景的故事节奏,添加了喧闹性和戏剧性。以第二幕结尾为例,从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到最后的七重唱,短短二十分钟,将博马舍的喜剧气氛节节高升,一口气直到落幕。

笔者曾观赏过此歌剧多次。最初只觉得剧情热闹搞笑,后来渐渐领会到此剧的人物刻画鲜明,社会意识不点自明。剧中唯一真正贵族出身的伯爵,却是唯一的失败者,处处窘态毕露,狼狈不堪。此外,一般观众多忽略了一个重点:在这场男女之战中,男方虽然占尽社会和传统的优势,但是女方却能凭智慧、友谊、彼此合作,而得到最终胜利。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男人的天下,尤其是出身高贵的伯爵,但是帮他打官司的律师巴托罗与他只是彼此利用,并非真心合作,等到律师发现费加罗是自己的儿子,马上站到了费加罗一方。费加罗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他想利用僮仆(克孺彬诺)诱伯爵入瓮的计策却全盘落空,自己还差点被迫和不爱的老女人成婚。高傲的伯爵虽然小心翼翼,却仍然落入了女士们的计策里。最后还是夫人想出的计谋,和女仆苏珊娜合作编造给伯爵的假情书,提出在花园约会,果然逮到了“现行犯”伯爵。颜面尽失的伯爵在剧终时不得不当众向夫人下跪赔罪。夫人也大度地原谅了他,歌剧就在皆大欢喜中落幕。

故事就此结束了吗?可惜现实生活不是歌剧,我们都知道有钱有势又英俊的伯爵必然本性难移,被宽恕后不会就此改邪归正,明眼的夫人也一定会看出这点,才会在戏剧第三部里和爱慕她的少年克孺彬诺有了一夜缘。不过这都是后话,笔者不在此赘述。笔者只想指出克孺彬诺(女中音担纲)的重要性。他在这部喜剧里并不只是搞笑人物,也是个纯洁爱情的象征。博马舍或许不曾凸显这一点,但是莫扎特却给他写下全剧中最著名的、极美妙的、广为世人传唱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由天使般的女声唱出,显出他对这个角色的偏爱和重视。人人都渴望爱情,可是爱不是如人理想般单纯,而是有复杂的多样性。

《费加罗的婚礼》是部令人百看不厌的歌剧。难怪谱《塞维里亚的理发师》的大师罗西尼(1792-1868)说过:“贝多芬我可一个星期来两次,海顿四次,莫札特嘛,我可以天天沉浸在其中。”(责编 李珊珊)

猜你喜欢
苏珊娜费加罗伯爵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与伯爵角色的个性化处理
茶伯爵和小南瓜
所谓灵性
法国针对华人暴力抢劫增加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当酒吧混搭理发
从三次“愤怒之情”看费加罗的人物形象塑造
扔掉伯爵
大宝小神探·飞船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