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逸松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信阳 464000)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范逸松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信阳 46400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两组1年内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适于临床应用。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
目前,手术切除肺叶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式。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加之出血量多,不利于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然而,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的疗效与对患者机体微环境的影响尚存有一定的争议性[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5±4.8)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6±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Ⅰ期;病灶直径在4 cm以下者;未接受过放化疗治疗者;患者对本次治疗方案与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远处转移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结缔组织及出血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行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取健侧卧位,气管插管全麻,标准后外侧切口(10~20 cm),在第5肋与第6肋间隙进胸操作,断开第6肋后实施肺叶切除,根据病理结果行淋巴结清扫。
1.2.2 研究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取健侧卧位,气管插管全麻,以单肺通气;于腋中线第7肋或第8肋间开一切口(约1 cm),置入胸腔镜套管;于第4肋间腋前线做一小切口(约4 cm)为操作孔,于肩钾下角近腋后线第8肋或第9肋间做一切口(约1.5 cm)为辅助操作孔;观察胸膜腔内情况,明确肿瘤部位、浸润情况及大小,评估有无粘连、转移、肺裂及积液等情况;经主操作孔向胸腔内送入分离钳与卵圆钳,用乳突拉钩或缝线法撑开皮肤肌肉,操作者在直视状态下按从上至下、从前至后的原则将肺叶切除;切除的肺组织置入无菌标本袋内,避免切口污染;给予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3)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n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 l)切口长度(cm)淋巴结清扫数量(枚)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 P 155.5±52.3 153.5±45.0 0.652>0.05 142.5±38.5 290.5±54.5 6.856<0.05 3.4±2.5 22.2±3.2 5.412<0.05 16.2±3.5 16.3±3.5 0.845>0.05 1.5±0.8 3.5±2.5 3.205<0.05 8.2±2.2 11.2±4.5 3.523<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2.3两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比较随访1年,研究组生存率为97.5%(39/40),对照组生存率为97.5%(39/40),两组1年内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13,P>0.05)。
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的常见类型,相较于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转移扩散相对较晚。目前,肺叶切除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多,不利于术后恢复[2]。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始见于上世纪90年代,在胸壁操作孔与屏幕观察下完成肺叶切除与系统淋巴结清扫操作,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3]。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开胸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操作时间相当,且均遵循无瘤清扫原则,对淋巴结具有较佳的清扫效果,但全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短,利于术后恢复。此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由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无需大范围切断肌肉组织,且无需将切口撑开,对机体损伤更小,便于患者术后咳嗽、排痰、下床活动等,利于肺功能早期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1年内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两组近期疗效相当,这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4~5]。综上所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创伤小、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1]杨富涛.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5): 328-330
[2]周世杰,韩毅,李云松,等.全胸腔镜下复杂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研究[J].北京医学,2013,35(9):751-753
[3]王冬冬,丁成,陈俊,等.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6):61-63
[4]周瑜,谭群友,傅勇,等.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4):451-453
[5]凌建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2):79-81
R73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54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