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效果比较分析

2017-07-19 12:21:23许少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5期
关键词:氟烷全身丙泊酚

许少华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00)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效果比较分析

许少华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00)

目的:分析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42例。七氟烷组给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麻醉,丙泊酚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T1)、手术刺激最强时(T2)、拔管时(T3)、出手术室时(T4)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情况;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及患者拔管15 min后的VAS评分。结果: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患者T1、T2、T3和T4不同时间点的HR和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七氟烷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及拔管时间、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效果优于丙泊酚。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烷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效果好、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势,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该切除术需用单腔管全身麻醉才能满足手术需求。传统麻醉方式为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药物代谢较慢,患者术中知晓率较高,手术进行时麻醉效果可控性较差,术后复苏时间较长[2~4]。近十几年来,瑞芬太尼、丙泊酚或七氟烷在临床麻醉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较优的临床效果[5]。本研究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42例。七氟烷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34.2±3.2)岁;体重45~63 kg,平均(53.2±3.3)kg。丙泊酚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19~44岁,平均年龄(34.5±3.4)岁;体重44~64 kg,平均(52.8± 3.8)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2.5 mg/kg实施诱导麻醉。七氟烷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剂量0.04~0.2 μg/(kg· min),并全程吸入七氟烷2~4 L/h,按照患者手术情况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为1.0 MAC。丙泊酚组患者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4.0~12 mg/(kg·h)、瑞芬太尼0.04~0.2 μg/(kg·min)。两组患者术中间隔1 h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3~5 mg。

1.3 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时HR和MAP情况;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及拔管时间;拔管15 min后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各时间点HR和M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R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R比较(±s)

项目组别T1T2T3T4 HR(次/分)MAP(mm Hg)七氟烷组丙泊酚组七氟烷组丙泊酚组62±12 69±11 73±8 74±8 77±9 78±8 91±10 92±9 86±8 88±9 92±11 94±13 66±8 67±9 72±12 72±13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比较七氟烷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比较(±s)

VAS评分(分)七氟烷组丙泊酚组组别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睁眼时间(min)拔管时间(min)42 42 t P 2.11±0.51 2.58±0.59 2.538<0.05 3.20±1.79 6.34±1.84 5.325<0.05 5.33±1.21 9.32±1.32 4.292<0.05 2.17±1.35 3.68±2.02 2.645<0.05

3 讨论

瑞芬太尼属超短效阿片样受体激动剂,可与μ受体选择性地进行作用,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增强肌张力等药理效应,起效快、消失迅速,且阿片样作用无需药物进行逆转。然而瑞芬太尼不良反应较为显著。七氟烷、丙泊酚等麻醉药物与其协同作用,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6]。

七氟烷为挥发性液体,属卤代类吸入性全身麻醉剂,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麻醉结束后可用纯氧将七氟烷从肺泡中洗脱出去[7~8]。而且对心肌表现出较好的保护效果,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9]。丙泊酚注射液属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迅速,表现出较好的催眠、镇静功效[10]。本研究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丙泊酚均可有效维持患者全身麻醉,但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具有着较好的可控性,术后可较快苏醒,具有综合优势,效果更佳。

[1]蔡兵,杨孟昌,牟玲,等.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9):1547-1549

[2]盖春安,朱智瑞,胡智勇,等.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唇愕裂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 1819-1821

[3]吕晓红,段宗生,张剑,等.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2014,34(24):6949-6978

[4]顾勇伟,叶军霞,王春.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妇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20-2822

[5]马丽萍.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2.1-44

[6]郭善斌,田悦,井长龙.七氟烷与丙泊酚在维持麻醉方面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1,22(48):4581-4584

[7]曾振横,毛沙群.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J].慢性病学杂志,2016,18(5):494-497

[8]吕宝胜,王卓强,王卫,等.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 (7):586-590

[9]郑放明,邓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效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2337-2339

[10]吴向群,张庆,王听.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全麻维持效果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2):1280-1282

R6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68

2017-04-27)

猜你喜欢
氟烷全身丙泊酚
石榴全身都是宝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56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老鳖全身都是宝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6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有机氟工业(2019年4期)2019-03-16 07:15:30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