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颖帆
以M2为起点解读我国的货币政策
文/许颖帆
背景:央行于2016年1月15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末,M2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高于年初12%的预期目标。央行同日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2015年末基础货币总量为27.64万亿元,其中货币发行6.99万亿元,银行存款准备金20.65万亿元,基础货币总量较2014年末下降1.77万亿元。
分析: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15年基础货币显著减少,M2超预期增长,货币乘数显著上升,货币派生力度加大。这正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使M2维持在合理水平的结果,这也表明了我国在货币政策操作上,潜在的广义货币派生能力较强。
其实近几年来,针对广义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持续下行,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实际利率持续上行的现象,央行一直在加强旨在保持广义货币供给量适度增长、防止通缩和降低实际利率的货币政策操作。2014年4月和6月,存款准备金比率两次下调,1-3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从6.15%降至6.0%。2015年央行更是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力度,2015年先后五次降准降息,并全面下调了准备金比率。另外央行还通过支持银行扩大信用投放,使实体部门并没有因为基础货币收缩而导致流动性紧张。这些都助力了M2的增长,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趋势。
从央行的举措和数据表面上看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相当宽松,然而央行却一直对外宣称近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基调都是稳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5年新年致辞中曾说道:“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他在2016年新年致辞中又为货币政策明确了方向:“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那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究竟属于那种类型呢?
根据宏观经济有关理论,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体现在:能维持实际利率稳定和能保持与经济增长率相匹配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实际上,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同比增长率从2009年9月至11月间的高峰值29%后一路下行,直至2015年,增长率下降到12%以下,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且,2012年6月以来,市场实际利率快速上扬,尽管央行于2012年6月和7月、2014年11月、2015年3月和5月多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实际贷款基准利率还是从2012年6月的3.40%上升到了2015年3月的4.32%,达到历史较高水平。从实际执行效果看,货币供应和融资总量增长率目前仍低于最高点。相关操作事实上保障的是稳增长;降息则通过降低名义利率确保了实际利率不变;降准降息等操作目前还没有将流动性和实际利率恢复到更为合理的水平上。而且当前经济疲软甚至给通胀带来了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相对维持在低位。
因此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其说是宽松,倒不如稳健更加准确。
评论和预测:我们知道,保持货币供应、社会信贷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是一种近乎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将流动性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而这样的政策能够满足经济增长对流动性的需求,有利于经济健康运行。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来看,我国于08年推出的4万亿刺激政策带来的严重的产能过剩、结构扭曲和债务包袱尚未缓解,经济指标事实上已经近乎回到四万亿刺激政策之前的表现,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二次危机”。另外我国目前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快、环境保护和治理亟待加强、世界经济长期不景气带动的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等压力,这些都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宽松的强力刺激政策已被证实不可行,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著名学者马光远就曾说过:“货币政策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回到过 去没有底线的放水,但也不能固执,在美国量宽退出引发的全球流动性紧缺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降准降息,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因此总体而言,我认为目前的稳健货币政策是合理科学的,是符合当前我国当前经济国情的。
当然,今后我们仍需要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使流动性和实际利率恢复到合理区间;如何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缓解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真正发挥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保持金融稳定的功能。而面对如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认为未来中国的出路仍然是淡化速度、推动改革,从M2背后的变动趋势来看,货币政策格调将仍然是稳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