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示范作用·目标定位

2017-07-19 10:39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创造 2017年6期
关键词:云南旅游云南旅游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示范作用·目标定位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云南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汇聚了世界上除海洋旅游以外的其他各种旅游资源,据地处边疆的区位之利、具有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之美、渊源流长的多元文化之美、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之美和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之美的五张独特的旅游名片。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科学决策,强势主导旅游业发展。云南省旅游业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型”到“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全省旅游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带动效应日益增强,在全国塑造了“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绝佳形象,正在向旅游强省建设目标奋进。

一、云南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云南之美:美在区位独特。“汉武年间,彩云现于南中”,这便是《云南通志》记载的“云南”这一名称的由来。打开世界地理版图,如果以新的全球视野来重新定位云南的世界坐标,我们不难发现,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中心。这一全新的定位,无疑让云南对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中心枢纽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与缅甸、越南和老挝三国接壤。德宏州瑞丽市的银井寨,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境线将整个村寨一分为二,中国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正所谓“一寨两国”。云南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与湄公河相连,真正是“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云南还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意思的是,从昆明市飞到我国的首都北京要两小时五十五分钟;昆明市飞到泰国的首都曼谷,则只要一小时五十分钟。显然,这种独特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得云南的旅游极富国际范儿!

(二)云南之美:美在山河奇丽、气候多样。云南有四多:多山、多峡谷、多江河、多湖泊。地势呈阶梯状,北高南低,高差悬殊,从海拨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到海拨只有76.4米的河口谷地,几乎囊括了中国从哈尔滨到三亚的全部气候特征,全省有9个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多样性的地质地貌条件,势必造就丰富奇特的云南景观。目前,云南共有昆明石林、滇西北“三江并流”、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遗址、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5项世界遗产。立体分布的气候类型,使得云南“四季有美景,一年皆可游”。春夏秋冬,可全年旅游的好去处数不胜数,难于细说。

温泉度假,从春泡到冬;高尔夫之旅,挥杆365天。那都不是什么稀罕事!每到最冷和最热的季节,才最能彰显云南的气候宜人。当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来自西伯利亚过冬的红嘴鸥便如期而至,相约在冬季,相约在昆明。云南山高水长、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非常的季节,特殊的时期,方显出云南的旅游本色。

(三)云南之美:美在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早在170万年前,是云南元谋人在东方点燃了第一把人类文明之火。从澄江帽天山5亿多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遗址到2亿年前的禄丰恐龙谷;从元谋古人类到昆明古滇国,从汉朝哀牢古国到唐宋南诏大理国,云南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云南对外开放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南方丝绸之路沟通中印缅,将云南与东南亚国家连接起来,云南大理成为南丝绸路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而腾冲则被称为“西南极边第一城”“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货来。”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通过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进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的海岸。20世纪初开通的滇越铁路,不愧为我国最早的国际铁路之一;二十年代云南人开办了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机场,是百年前中国发展航空业的先驱;1951年开通的昆明—仰光—曼德勒航线,成为中国第二条国际航线,开启了云南对外交流、开放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从昔日偏居一隅的边疆省份,逐渐发展成为以民航为先导、拥有发达立体交通体系的中国西南门户枢纽。

多元立体的自然生态环境,养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儿女。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云南就有二十六朵,居多民族省份之冠,其中有十五个是云南独有的族群。在云南,平均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语言、文化和风情习俗就不能不千姿百态,不能不绚丽夺目。遍布全省各地的民族风情之旅,分布一年四季的特色节庆之旅,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四)云南之美:美在生态优良,生态文明。云南地处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碰撞结合的缝合线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丰富多样的外营力塑造了境内山地、高原、丘陵、谷地、盆地相间分布的多样地形地貌。同时,由于受到西风环流、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云南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和高山冰雪带等9个气候类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土壤条件,孕育了云南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七彩云南的多彩格局。全省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但云南分布有占全国62.9%的高等植物、58.2%的脊椎动物,及67.15%的珍稀物种资源。与全国相比,云南的林业用地面积3.71亿亩,全国排位第二;云南的活立木蓄积量17.12亿立方米,在全国排位第二;云南的森林面积2.73亿亩,居全国第三;云南的森林蓄积15.54亿立方米,在全国排位第三;云南的森林覆盖率为52.93%,居全国第三。

以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多样的文化生态为基础,旅游产业在与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融合互动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云南入选世界遗产的石林喀斯特、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元阳哈尼梯田、澄江帽天山等,都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不断得到发展的案例。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度同构” ,系统完美反映了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反映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生态文化,彰显了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西双版纳、高黎贡山、白马雪山、玉龙雪山、泸沽湖等自然保护区,以及亚洲象、滇金丝猴、黑颈鹤、长臂猿等物种资源,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成为“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最大的卖点和最有力的资源支撑。

(五)云南之美:美在商品琳琅,美不胜举。“云茶流香”。从16世纪开始,云南普洱茶就成为进京上贡皇室的贡茶之一,如今品饮普洱茶成为养生时尚。云南出好茶,好茶不止普洱茶,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雪茶、昆明十里香等等都是茶中上品。哈尼族把茶称为“诺博”,意思是“虔诚的奉献和美好的祝愿”。

“珠圆玉润”。儒家文化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吉祥物,能祈福避祸,带来好运。古人佩玉不仅在于把玩,佩玉还能使人的行为举止有节度、显高雅。玉,集天地之精华,是不可再生之物,其价值不言自明。云南的翡翠、黄龙玉、祖母绿等宝玉石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别具一格。

“织染锦绣”。至今依然采用两千多年前的民间传统染法,以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发酵后作为染料,在纯天然的棉、麻布上妙手扎染而成。在大理古城,在丽江四方街,宛如一道道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尚的亮丽景观。如今,民族刺绣已经形成产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获得国家专利的永仁彝绣,全县万人在刺绣,2016年彝绣产品销售达2000多万元。

“百花齐放”。正所谓“一年四季花不败”,云南人以花为荣,以花为福,以花为业。云南人爱花,养花,吃花,卖花。云南的花不是论朵论枝卖,而是论斤论吨卖。云南的花卖往全国,卖往全世界。

二、云南在全国旅游业中的示范作用

(一)优先确立支柱产业地位。云南省委、省政府基于云南省情和实际,顺应国内外旅游发展潮流,早在1988年,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全面开发,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995年,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将旅游业列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把旅游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进行部署和实施,云南旅游走上了产业化快速发展道路。

云南之美,美在山河奇丽 朱远灵/摄

(二)超前推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云南省委、省政府针对旅游产业的特性,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较早开拓性地成立了省级层面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推动旅游生产力发展。“十五”以来,更是每年召开旅游产业大会,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投资引导、规划调控、市场监管、对外宣传、公共服务及产品提供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广泛整合和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和开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早期发展阶段,云南率先推出了民族歌舞伴餐旅游产品,培育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七彩云南综合购物品牌。结合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了“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一系列旅游演艺精品,不仅完善了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实践了文旅融合的新途径。近年来,还在国家公园、旅游小镇等新产品、新业态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开创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先河。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丽的西双版纳”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在全国家喻户晓。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打造,极大地提高了大理、丽江、迪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整体形象的宣传,更是让云南旅游蜚声海内外,吸引力大幅度增强。这些目的地整体营销的成功实践,为各省市自治区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或启发。

(五)率先拉开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序幕。200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明确提出要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改革试点工作的机遇,争取国家把云南作为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以产业类型的改革建设一个试验区。通过积极努力,200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将云南作为推进改革试验工作联系点,同年国家旅游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推进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5月,省政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开启了全国省一级旅游综合改革的序幕。

三、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按照“优存量、强增量、调结构、补短板、重品质、提效益”的工作思路,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为方向,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融合发展为动力,一手抓市场整治,一手抓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做精、做优旅游产业,全面构建旅游综合实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功能强、产业贡献强和安全有保障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努力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辐射中心,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消费特点和需求趋势,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打造景区独特化、文化多元化、旅游便利化、消费低碳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国际化为重点,注重旅游产品的自然生态性、文化娱乐性、康体养生性、休闲度假性、体验参与性等多样化、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特点,充分展示云南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愉悦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着力提升云南旅游品牌的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把云南建设成为承载力大、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辐射中心。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先导引领作用,着力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和滇中国际旅游城市圈,积极推进沿边跨境旅游合作区试点,加快建设沿边旅游经济带、金沙江旅游经济带、澜沧江旅游经济带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优化发展滇西北、滇西南、滇西、滇东南、滇东北等五大旅游区,培育打造国际国内旅游走廊,不断开拓国内旅游市场和跨境旅游市场,不断开拓东南亚、南亚国家等近程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和欧美、大洋洲、非洲国家等中远程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努力把云南建成连接国际和国内、大西南和周边国家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旅游辐射中心,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点旅游目的地。

(三)建成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紧紧围绕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旅游+”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质量,形成连接周边、延伸国内、辐射海外的区域旅游中心;形成景观丰富多样、环境优美舒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设施配套、信息咨询快捷、安全保障有力、口岸通关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协调有力的行政管理格局;形成门类齐全、素质优良、适应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和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新支点,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云南旅游云南旅游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云南旅游手机报正式开通
22条新规能否给云南旅游去病根
云南旅游乱象,政府早该亮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人类学视野中的云南旅游史①——兼论茶马古道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