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的变迁
南北朝: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灯火彻夜亮,驱跑众瘟神。
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俗称“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南北朝时就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也兴起于这一时期。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守岁的习俗既有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唐朝:饰梅花妆、放灯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正月初七为人日,相传南朝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的额上留下花痕,非常美丽。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流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时也叫“上元节”。汉朝时已有庆贺元宵的风俗,至唐朝规模更为盛大。唐睿宗时,元夕做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放禁”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百姓逛灯会三整夜,又称“放灯”。
宋朝:燃爆竹、蚕卜、送飞帖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爆竹又名“爆仗”、“炮仗”,宋朝以后才有了“鞭炮”之称。古人将竹子和草或麻秆捆绑在一起燃放,使夜晚耀如白昼,有照明和驱邪的作用。这可能是我国燃放爆竹的雏形,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深山中有山臊(后人称“山魈”),人接触到它会染寒热病,但它怕竹子的爆声,于是人们就用烧竹的办法驱赶它。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时依旧燃爆竹。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朝人过年喜欢把白米捣烂磨粉,做成蚕丝状的供品,内置吉祥祷语。男子祈愿早日获取功名,女子祈愿养蚕取得好收成。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朝以前,拜年的习俗一如今日,亲朋好友携礼品串门,晚辈给长辈叩头,长辈给晚辈拿点压岁的东西,整个拜年礼仪算是成了。宋朝时开始流行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明朝:走百病上城头、鞭春牛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走百病是指在春节饱食美味佳肴后,登高望远,漫步散心,以帮助消化、祛病免疫,所以又叫“踏太平”。明朝时,南京就有正月十六家家户户登城头、壮脚力的习俗。朱元璋下令筑城墙,作为士卒守备的要地,普通老百姓不准登临,对此百姓们颇有议论。后来朱元璋为笼络人心,允许百姓在正月十六那天登上城头游玩,于是此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宝安春色篇》中记载:“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明清时期的迎春仪式已演变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堪比今天的春晚。明朝人鞭春牛有麒麟为伴,而在清朝人的年画中,春牛与大象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清朝:发压岁钱、猜灯谜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压岁钱也叫“压祟钱”,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明清时,“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于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于灯中供人猜射则始于南宋。谜社在清朝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中谜手云集,以茶馆酒肆或自家私宅为活动场所。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故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豆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