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华 常 峰 路云
农村老龄化现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蒋玉华 常 峰 路云
随着全球老龄化局势的不断发展及其带来影响的日益加剧,国内外学者对于老龄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深入。目前,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热门话题,而大部分学者对于该问题所得出的普遍结论就是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本研究则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老龄化现象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并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即经济增长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
老龄化;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在一开始是作为人口学范畴的问题被研究和探讨,现在随着其程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加剧而变成了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演化成了整个世界均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国国家数据局公布的《2015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总人数已达13.6782亿人,其中45.23%是农村人口。这一庞大的基数,再加上农村自身的独特属性,所以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农村老龄化的局势随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而不断紧张,鉴于该研究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持续深入。了解农村老龄人口的发展规模以及领会农村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及其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如何采用高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正向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这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在当前这个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产生日益深刻影响的形势下,研究和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不少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思维更显深度,不只是局限于人口老龄化的人口研究,而是向劳动生产率、储蓄存款、人力资本、消费结构和养老保障体系5个方面进一步延伸展开研究,论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很少将老龄化细分到地区(农村)。Lindh and Malmberg[1]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Futagami and Nakajima[2]的研究表明,老龄化会提高资本积累数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大量的研究是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细化到对劳动生产力或消费结构等的影响上。有不少文献表明,人口老龄化会促使劳动力增长速度放缓、劳动供给规模不断缩小。Turner等[3]曾运用MINILINK数据模型分析得出,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劳动力供给会因人口老龄化问题而降低。根据推测,2030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呈年均下降趋势,日本下降0.25%,欧洲下降1%,美国下降1.4%。但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提出50岁以上群体对生产率提高具有正向效应的结论。国外对于年龄和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较为深入,所得结论是,尽管年龄与劳动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但劳动力内部结构老化对生产率可能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高龄劳动力对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正面效应。而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于储蓄率的影响,Horioka通过实证证明国民储蓄率会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而降低,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4]。Zhang等[5]研究认为,理性人会因为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增强储蓄的动机,所以导致储蓄率上升。
2.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老龄化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分开研究很多,但对于老龄化现象和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晚,大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模型研究,分析和实证类的研究很少。研究中提出的应对措施比较流于形式,不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从投资、储蓄和劳动力供给、医疗费用支出、养老保险制度等角度展开研究的。
廖晓燕[6]将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划分为两大类,即适龄劳动力群体年龄老化和规模缩小,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增长造成极大负担。刘永平和陆铭[7]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造成教育投资率上升、储蓄率下降,而并非对经济增长率下降造成必然影响。这一影响还要与资本弹性、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弹性、人口老龄化进程等参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学者熊和平和周晨[8]将养老水平系数和老龄化因子引入索洛模型,剖析老龄化程度是否会对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其最终结论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确实会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但是,老龄化人口也会让渡出一部分劳动资本给现有劳动力,从而增加人均资本水平,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差异,对于两者关系探讨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而回顾我国学者得出的一些结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将老龄化因素引入主流典型的经济学理论中,缺乏老龄化变量[9];二是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导致结论有所偏倚,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如果可以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合理利用有效结论将会对我国老龄化现象的缓解和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3.1 人口老龄化的概述和现状 国际上对于老龄化有明确的界定:在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中,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至少达7%)或者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至少达10%)人口占比不断提高的现象就称为人口老龄化。简而言之,就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群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11年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公示,我国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87%,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6%,与前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占比在不断提高,参照以上国际界定,可以得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在不断加剧的结论。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是一个在连续时间内在全国范畴内举行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会定期收集相关数据,比如老年人生活所处环境的社会经济数据,以方便了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的困境以及生活保障障碍等。国家会基于实际调查情况颁发一系列政策或开展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该项目也会对这些政策的展开和实际实施效果进行全方面的客观评估。《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报告》显示,在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462个村/居委会(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海南、新疆和西藏)的11 511人的样本中,农村老年人占比53.1%。具体分布见表1。
2014年的CLASS项目还基于当前数据和收集到的现实资料,分别对城镇和农村的老龄化水平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城镇老龄化水平为15%,农村为20%;2030年城镇老龄化水平为22%,农村为29%。可以明显看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始终是高于城镇的。
表1 2014年CLASS项目分年龄、性别、户口的样本分布情况(%)
3.2 经济增长的概述和现状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现象,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连续的快速增长,本研究通过搜集中国数据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整理出1980—2014年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率,见表2。
国内外众多学者在探讨农村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这一问题上,研究的整体方向均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的,侧重点则不尽相同,有的是笼统的经济增长,有的是细化的劳动力供给,还有的涉及社会医疗保障等[10]。本研究主要是从劳动力供给这一方面来展开农村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选取与变量说明 在经济理论与分析这一领域,存在很多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方法,如索洛余值法(增长速度方程法)、丹尼森提出的增长因素分析法和C-D生产函数分析法,以及阿罗提出的CES生产函法等理论。本研究拟采取C-D生产函数来进行农村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著名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C-D生产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C.W.Cobb和经济学家Paul H.Douglas共同研究和创造出来的,其最初的目的就是用来探究投入与产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后续引入了技术因素后,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得到了改进和完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好的应用就是预测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工业生产值,也可以用来分析发展生产的各种途径。而本研究则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测算劳动力供给,同时在这一模型中正确引入农村人口老龄化这一变量,以分析和测算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表2 1980—2014年中国各年度GDP及增长率一览表
本研究以实证分析为重点,在量分析的基础上,测算近年来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情况;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4.1.1 经济产出 Y=ALαKβμ
L=EP(1-x-c)N
式中:Y为经济产出;A为一定的技术状况水平;K为资本投入量;L代表适龄劳动力的人数,α和β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弹性系数,μ代表随机干扰的影响(μ≤1,通常假定是1)。这样,在假定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投入量和适龄劳动力供给量两个变量来决定的。
N指代总人口,x(暂且称为人口老龄化)代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c代表少儿人口,即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于是可以得到15~65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为1-x-c,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为(1-x-c)N,所以EP(1-x-c)N为劳动投入量。
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投资总额、个人日常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或者其他因素的不利影响,特意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记为GDP。
4.2.2 人口老龄化程度 如上述界定,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划定为老龄化,其实在经济领域中有很多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水平,从众多社会经济影响指标中特意选取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11],其最常使用的一个参量,即老年人口/劳动人口,记为FY。除此以外,为了更好更周全地衡量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还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本实证分析中的控制变量,记为ZZ。
在本实证分析中所用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每年国家数据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的数据以及通过相关计算和换算所整理得到。
4.2.3 回归模型 E(Y|Xi)=α+βXi+εi
其中:Xi代表各年度人口老龄化程度,Y代表各年度劳动力供给总量,α代表常数,β代表系数(即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系数),εi代表误差。
4.3 数据来源 本研究对象是某地区(H地区)农村老龄人口,研究时间为1996—2014年,共计19年。进行研究时所使用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国家数据局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并根据需求对其中的有关数值进行正确精准的计算换算从而整理所得。
在实证分析时,为降低异方差性,本研究对所用的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自然对数化,建立双对数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的模型可进一步表示为:InGDP=A+αInFY+βInZZ+μ。其中,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FY是老年人口抚养系数,ZZ是人口自然增长率,μ是误差项。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本研究借助于Eiews 6.0软件,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检验方法对实证中涉及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并希望可以考察变量的单整阶数。检验结果如表4显示。
表3 H地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
表4 单位根检验结果
单位根检验结果明确表明,InGDP、InFY、InZZ三者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GDP与FY之间可能是协整的。
4.3.2 协整检验 对实证模型中所使用到的变量进行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同样是利用该方程InGDP=A+αInFY+βInZZ+μ,然后用最小二乘回归进行估计,得到结果见表5。
表5 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
结果显示,唯独InZZ的系数没有通过检验,所以继续进行相关的必要检验。对相应的残差项进行ADF检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残差项是平稳的。因此,根据协整的定义可知,InGDP、InFY和InZZ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系数与GDP之间存在着较为长期的动态化非静态的均衡关系。
4.3.3 格兰杰因果分析 在确认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后,继续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测对各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检测结果见表6。
表6 格兰杰因果检验
以上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仅是单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不是造成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而是经济增长为人口老龄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这与常规的理解不太相同,研究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至于影响是正面积极还是负面消极的,取决于不同的学者和不同的研究方法。
4.3.4 回归模型 在eviews 6.0软件处理下,根据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整理得到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InFY=0.11823InGDP(-1)+0.04325InFY(-1)-0.150 8InZZ(-1)-2.96575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H地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与人均GDP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人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引起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提高0.118 23个百分点。另外,本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还会受到自身的一个正向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在常规的研究中,大多数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阻碍经济发展,老龄化程度越深,越会阻碍经济增长。与常规结论不同的是,本研究表明,并非是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反之经济增长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也就是说H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会对老龄化产生影响。实证的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系数是0.118 23,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比,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会加深0.118 23百分比。
5.1 结论 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口老龄化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老年人口系数之间基本上成负相关关系。人口老龄化不是造成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而是经济增长为人口老龄化的格兰杰原因。以老年人口系数衡量的人口老龄化在长期内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虽然从短暂来看,经济增长的确能够提高人口增长率,但这种情况只是短暂的、不持久的;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终将会使人口增长率下降。
5.2 建议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潜在问题,如果无法应对则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如果成功应对就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同时有助于普遍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但需注意的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需要对我国老龄化问题尤其是特有的农村老龄化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并依据具体情况,针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5.2.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虽然,以上研究的实证分析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是人口老龄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一个高经济水平的社会也会相应支撑更高的老龄化水平。所以,只有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长劳动生产率,才能逐渐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最终将其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农村在很多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存在不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利益等均缺乏完善健全的体系保障,所以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受到明显的阻碍。近年来,农村发展力不足的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已出台颁发一系列建设对策来加以扶持和支持,但是因地理环境和长期遗留下来的历史发展差距,以致于农村在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还存在自身局限性,仍然需要重视和不断的扶持发展。所以,要抓住机会发展农村的经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来加快目标的实现,如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步伐,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发展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等。
5.2.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中国现有的经济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自身维持健康的意识也随着健康教育等的推广而不断提升,所以与老年人相关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从而导致老龄产业得到发展,该产业的兴盛可以看作是老龄化的必然产物。所谓的老龄产业,又称为银发产业,是在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作用下所兴起和发展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包括老年娱乐、老年教育、旅游、保健商品、老年福利设施等产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12]。
实现老龄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老龄化水平加深相对应的就是养老问题,加快老龄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会养老水平,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养老服务项目,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首先,随着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简单地依靠普通企业来发展老龄化产业可能已无法满足这一强大需求,所以可以借助国家宏观方面的政策引导,积极动用整个社会的资源和经济力量,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老龄产业的社会化开发和后续的全面发展。其次,在积极发展老龄化产业的同时,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从宏观层面上颁发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指导准则,同时还需要对市场上不合理竞争或非法发展的行为进行严酷惩罚,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老龄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出一个宽松并且秩序井然的大环境。国家目前已经通过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将老龄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并以重点产业积极对待,政策对于该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倾斜效果。当老龄产业和其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同样的难题或者需要政府扶持时,则优先发展老龄化产业。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万人同享一杯羹时,就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在面对这一特殊产业发展时,需要注意产业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味的赢取利润,也需要注重其公益性,为大量的老年人谋取福祉。
5.2.3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在面对老人人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时代,其养老问题也开始变得尖锐,而不同筹资方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激励差异,因此需要加强深化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3]。目前,我国实行最多的就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管理成本比较多,方便机构的自我管理,也是体现公平的一大捷径,同时还能够相应地降低通货膨胀对自身的不利影响。但是,不存在任何一种完美制度,缺陷与优点是并存的,较高的缴费率导致国家需要加大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投入,加剧了企业和政府的压力,使其负担很重。并且与此相对应的,教育或者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基金容易短缺,投入减少势必会造成发展不足,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本研究认为,应该加快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建立并健全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基金制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有效手段,尤其是该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储蓄效应和投资效应,该养老保险模式已经引起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浓厚兴趣。
人口老龄化是整个世界均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使得中国会面临比其他国家规模更大、增长速度更快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客观角度来看,农村老龄化问题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既会带来无限的优势和机遇,也会产生诸多的挑战和难题。所以,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矛盾,而是应该用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且引导该问题的合理发展,以期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积极作用。本研究根据中国的客观国情和相关数据分析,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之前,应该抓紧机遇和时间发展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以便在严峻的老龄化时期到来时依然保持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1] Lindh T,Malmberg B.Age Structure Effects and Growth in the OECD,1950—1990[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99,12(3):431-449.
[2] Koichi Futagami, Tetsuya Nakajima.Population aging and economic growth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1,23(1):31-44.
[3] Turner D,Giorno C,De Derres A,et al.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ageing in a global context[J].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1998,93,OECD,paris.
[4] Horioka C.Aging and saving in Asia[J].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10,15(1):46-55.
[5] J Zhang,J Zhang,R Lee.Mortality decline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1,80(3):485-507.
[6] 廖晓燕.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4):356-358.
[7] 刘永平,陆铭.从家庭养老角度看老龄化的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J].世界经济,2008,31(1):65-77.
[8] 周晨,熊和平.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个基于SOLOW模型的解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5):48-50.
[9] 郑君君,朱德胜,关之烨.劳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9个省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4):149-159.
[10] 董磊.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沈阳:辽宁大学,2012.
[11] 王有鑫.人口老龄化对出口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的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14.
[12] 关辰斯.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13] 王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aging phenomenon and economic growth
Jiang Yuhua Chang Feng Lu Yu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aging situa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growing,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deepe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research on aging. Curre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ing and economic growth become a hot topic, and most of the scholars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from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in particula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aging in rural areas, and made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mechanism.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aging population is the result of economic growth,not the reason, that is, economic growth has brought abou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ing.
Aging;Economic growth;Mutual relations;Suggestions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6.002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98
蒋玉华(1992-),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药品价格管理、医疗保障和医药流通政策。E-mail:757218027@qq.com
常峰(1972-),管理学博士,教授,药物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药品价格管理、医疗保障和医药流通政策。E-mail:cpuc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