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全 聂明攀 方际翠
(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湖北宜城441400)
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
刘尚全 聂明攀 方际翠
(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湖北宜城441400)
目的观察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消风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血清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血清表达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变态反应指标5-HT血清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变态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散可显著地改善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同时对于患者的变态反应指标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急性荨麻疹消风散中医证候积分变态反应指标急症
急性荨麻疹患者不仅仅表现出风团、瘙痒等症状体征,较多变态反应相关指标在此类患者的血清中也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因此对此类患者治疗,除对上述症状体征的改善是重点方面外,变态反应指标的监测与调控也是重点[1]。近年来临床中采用消风散治疗荨麻疹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关于其对患者上述方面的细致改善作用研究尚为不足。因此,本文中笔者就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中对于急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3],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急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精神正常,可有效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年龄<18岁者;伴有基础疾病者;精神异常不能有效配合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18~52岁,平均(29.70± 6.90)岁;病程2~14 d,平均病程(5.20±1.80)d;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20例,重度患者10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18~53岁,平均(29.80±6.50)岁;病程2~15 d,平均病程(5.50±1.60)d;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19例,重度患者11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首先查明过敏原,停用过敏原相关的药物、食物等,合并感染者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于其中较为严重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以扑尔敏10 mg进行肌内注射治疗,每日1次;严重患者给予庆大霉素24万单位及地塞米松5 mg加入500 mLNS中静滴,每日1次。观察组则采用消风散进行治疗,组方为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及石膏各6 g,甘草及木通各3 g,其中风热加用金银花及连召;湿热者加车前子;风寒者则去知母、当归、生地黄等,加用桂枝、生姜等,水煎取汁3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口服。两组均治疗3 d。
1.4 观察指标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血清表达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d、2 d、3 d检测两组的血清变态反应指标,检测指标为常见变态反应指标,如白介素-4(IL-4)、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等,其他变态反应相关指标,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血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5羟色胺(5-HT)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集4.0 mL血标本,将血标本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然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然后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分别统计与比较。
1.5 评价标准以患者的瘙痒、风团数量及水肿情况进行评分,0~3分分别表示无此种情况、轻度、中度及重度。瘙痒的0~3分标准分别为无瘙痒、轻微瘙痒、瘙痒明显可忍受、瘙痒不可忍受;风团数量的0~3分标准分别为无风团、0~10个、11~20个及20个以上;水肿0~3分标准分别为无水肿、轻微肿胀感、肿胀明显但可忍受、肿胀严重不可忍受[2]。
1.6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后积分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下同。
2.2 两组治疗前后常见变态反应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前两组血清IL-4、TIgE及EOS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4、TIgE及EOS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常见变态反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常见变态反应指标比较(±s)
组别时间EOS(×109/L)观察组治疗前0.42±0.07(n=42)治疗后1 d0.18±0.03*△治疗后2 d0.10±0.02*△55.45±4.20*△178.98±15.42*△对照组治疗前71.56±5.68246.35±20.170.43±0.06(n=42)治疗后1 d68.98±5.40*230.31±19.76*0.37±0.05*治疗后2 d64.87±4.95*208.98±18.72*0.29±0.04*治疗后3 d61.25±4.75*193.76±17.45*0.15±0.03*IL-4(ng/L)TIgE(U/mL)71.61±5.72246.42±20.08 63.45±4.81*△199.78±18.40*△58.98±4.46*△186.86±16.37*△治疗后3 d0.03±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其他变态反应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的血清MCP-1、ECP及5-H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CP-1、ECP及5-HT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MCP-1及ECP低于对照组,血清5-HT则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其他变态反应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其他变态反应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时间5-HT(μg/L)观察组治疗前70.23±6.58(n=42)治疗后1 d92.52±9.40*△治疗后2 d104.34±10.53*△80.45±8.79*△3.45±0.23*△对照组治疗前118.84±14.359.18±0.8870.18±6.65(n=42)治疗后1 d109.42±12.54*7.79±0.68*81.14±7.56*治疗后2 d98.98±10.72*6.70±0.62*90.05±9.35*治疗后3 d90.13±9.46*5.50±0.43*98.98±9.98*MCP-1(pg/mL)ECP(μg/L)118.91±14.289.20±0.85 96.78±10.65*△5.56±0.59*△88.57±9.23*△4.65±0.35*△治疗后3 d112.52±11.69*△
急性荨麻疹可导致患者出现瘙痒、水肿等情况,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极为突出,同时,患者出现较多风团及红晕,对患者的外观等也造成一定不良影响[4-5],因此患者对于本病的诊治需求较高,相关研究也十分多见,中医及西医治疗本病的效果研究均不少见。而近年来以中医治疗本病的受肯定程度不断提升,消风散即是常见的一类治疗方式,其具有较好的疏风除湿、清热养血的功效[6-7],对于皮肤瘙痒等情况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其在荨麻疹中的疗效也基本得到肯定,但是对于本药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疾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中的作用研究十分不足,因此此方面的探究仍十分必要。荨麻疹中医称瘾疹,本病主要为由于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表而发生[8-9],因此其除风治疗极为必要。
临床众多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的变态反应指标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其中IL-4、TIgE及EOS均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指标,其中TIgE能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从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IL-4则能诱导TIgE产生,对于机体的变态反应起到间接但是敏感度较高的反应价值,EOS则对于变态反应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具有直接的反应作用。再者,MCP-1、ECP及5-HT也是与变态反应相关的重要指标,5-HT则是在变态反应过程中由肥大细胞颗粒内释放入血,因此对于变态反应有积极的反应作用,而MCP-1及ECP则在变态反应过程中起到介导作用,对于机体趋化作用及免疫状态也有调节作用。鉴于上述变态反应指标的临床检测价值,笔者认为其可作为疾病治疗中的重要评估依据。
笔者就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主要为将采用中医消风散和西药扑尔敏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示消风散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其在降低患者的瘙痒、风团数量及水肿评分方面均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达到了更好地调节变态反应指标血清表达水平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荨麻疹患者标本兼治的作用。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与消风散对于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的改善作用具有针对性有关,同时本药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功效的特点,对于患者的治疗更具疏风及止痒的作用,其中的生地黄和当归联用可起到积极的止痒作用,而防风的风筝瘙痒改善作用广受认知;再加用其他药物起到凉血的功效,因此其综合应用效果较好[10],与之相关的变态反应也随之改善,相关的变态反应指标表达也即随之改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消风散可显著地改善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同时对于患者的变态反应指标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曹庆生,武玲丽.消风散加味治疗急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138-139.
[2]余先华,马虎.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14,16(4):415-416.
[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4.
[4]徐连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ECP、tIgE、sIgE检测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98-299.
[5]田庆均,周小勇,赵芬,等.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病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4):257-258.
[6]刘俐伶,麻继臣,王宪灵,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3-5.
[7]高润光,毕美霞,张妍慧.自发性荨麻疹血清总IgE、补体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4(5):298-300.
[8]Marjohn M Rasooly,Nancy A Moye,Arnold S Kirshenbaum,et al.Helicobacter pylori:A significant and treatable cause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J].The Nurse practitioner,2015,40(10):1-6.
[9]徐连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ECP、tIgE、sIgE检测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98-299.
[10]种玲玲,袁永革,徐益明.慢性荨麻疹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IL-4、IL-10、IL-25、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5,55(45):81-82.
R758.24
A
1004-745X(2017)06-106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6.042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