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军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理论与方法探索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彭青军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体育也逐渐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我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地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受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设备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无法保证,同时也影响着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体育教育;影响因素;对策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门独特学科,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体育教学质量,就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1 教学思想方面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改革,体育也逐渐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教学思想方面还存有传统教学思想的毛病,认为高校应该以文化课教学为主,没有对体育教学引起重视,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
1.2 教学模式方面
虽然现在已有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也相继开展了体育的专项课和选修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但死板沉闷,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以理论式教学为主,体育的实践课程设置的非常少,无法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依然采用了传统的技能测试,极大地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3 教学研究方面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虽然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也相继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却没有加大对非体育专业高校的体育科研,使得这些非体育专业类高校的体育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再加上高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就更不要提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了,因此在体育教学研究方面,依然处于弱势,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2.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脱离实际
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将体育技术作为教学重点。虽然体育教学改革,也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但却没有真正地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学生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盲目地模仿动作,并未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并且教学改革也并没有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学生依然认为体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同时,教学改革过于形式化,没有从大学生身心状况角度出发,也没有得到学生的支持,因此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明显地脱离了实际,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虽然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改革,但是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依旧没有设置太多的体育教学时间,且教学内容老套、无新意,基本上跟小学的体育课程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而且很多高校虽然已将体育教学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程,但为体育教学设置的教学场地、教学实施以及教学经费都十分有限,一些现代化的建设器材更是匮乏,因此使得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成绩又带有强制性,让很多学生都对体育课感到了厌烦,也让很多学生选择体育课的目的变成修学分,而不是锻炼身体,因此严重地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3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主要体现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研究不深入等方面。首先在教学思想方面,我国体育教学思想已经从最初的体质教育转变为现在的终身教育,然而很多教师却对此表示不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掌握好教育力度,偏离了教育方向。还有一部分教师将提高学生的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如耐力、意志力等,使得体育教学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没有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也没有增强身体素质,更是对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其次在教学能力方面,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本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课堂,也应该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课堂,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得体育课堂变得呆板无趣,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训练练习上,长时间下去,影响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研究方面,很多高校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基本上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文化课上,并没有对体育教学研究引起多大的重视,再加上本来跟体育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就比较少,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且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也都缺乏体育教学热情,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其教学能力已无法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的需求和发展,因此严重地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4 教学环境不佳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环境不佳,主要体现在有限的教学场地、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上。据了解,只有很少的高校具备齐全的体育器材和设备,也只有很少的高校具备足够大的教学场地,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由于教学场地有限,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锻炼,再加上缺少相应的器材,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教学困境,只能分配给学生很少的时间,来利用这些有限的器材进行锻炼,不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敷衍。并且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让有限的体育器材变得更加提襟见肘。同时,还有很多器材由于管理不当,出现老化、生锈的现状,影响着学生的使用,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开展。
由于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即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更新体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及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3.1 落实体育教学改革
上文分析到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教学改革脱离了实际,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要落实体育教学的改革,从实际出发,落实体育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档案等。在落实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保证学校的教学场地、器材设备以及课程合理是否合理和到位,是否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运动量。同时,在落实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跟互动式教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课上认真锻炼、课下也认真锻炼的好习惯。
3.2 更新体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新时代的体育课程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必须以回归生活为主,来安排体育课程。如在教材方面,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强身健体、教育育人为教学目标,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来建立新的教材体系。并且在教学内容方面还要保证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娱乐性和文化性,让终身体育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同时,新的教学课程还应加入一些非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尤其是一些符合职业需求的体能项目,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掌握一项特长,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而且在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满足社会对体育多样化的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都会有自己的优点、缺点,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各种教学的优点,结合教学内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
3.3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为了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首先应提高其教学理念,让其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其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最新的教学方式,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而且还应要求其进行再教育,提高其学历,扩充其知识,让其在掌握专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体育实践知识。同时,打造一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打好基础,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只有具备高素养的体育教师,才能准确地掌握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师方式,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只有高素养的体育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健身育人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在发展个性化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在体育教学发展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证其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要优化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开展。在体育教学发展中,首先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教学场地的充足,要让场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和运动质量。其次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为体育教学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草坪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其能够在体育课上进行有效的锻炼。同时,还应为体育教学设置更多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健美体操等,让学生在强身锻体的同时掌握一些特长,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我国高校一直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依然有很多影响因素,影响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如体育教学改革的偏离实际、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落后、体育教师能力的不足及体育教学设施的匮乏等,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落实体育教学的改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新体育教学课程,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才能有效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式,在提高体育教学成绩的同时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 1 ] 申齐.浅谈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J ].华章,2014(13):74.
[ 2 ] 陈波.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J ].教育,2016(12):188. [ 3 ] 罗乐.浅谈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9):74.
[ 4 ] 舒刚民.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95.
[ 5 ] 何剑康,雷小明.浅谈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J ].黑河教育,2013(2):83.
G807.4
A
1674-151X(2017)02-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36
投稿日期:2016-12-18
彭青军(1971—),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