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良 陈志辉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9)
全民健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研究①
李显良 陈志辉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9)
全民健身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大众的参与性与积极性都很高。然而,场地、专业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严重影响了大众的健身质量,更谈不上科学健身。因此,建立一个包括教练信息、场馆信息,运动装备、专业知识音像资料、赛事组织与策划以及国民体质检测等在内的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该研究就全民健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与内容作了初步研究,为今后全民健身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现提供参考。
全民健身 信息共享 平台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制定与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 》等有关全民健身的指导文件,我国现已经将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国民的健身意识与投入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已然兴起了全民健身热潮。认真研读上述文件,其中的核心与关键之一就是明确提出了“科学健身”以及“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要求与目标。“科学健身”需要科学的指导,需要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做支撑,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以搭建服务于大众的信息共享平台。因此,研究全民健身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整合体育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体育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加强体育赛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
借助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东风,相关的行政主管单位或者企事业单位大力投入到了体育信息化之中。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体育”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个个基于全民健身方向的APP如春笋般涌现。目前,推广与应用较好的“去运动”、“趣运动”、“去动”、“运动猿”以及“韵动株洲”等等[3-4],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几乎各省市乃至发展较好的地级市州都有结合本地而推出的全面健身平台。分析与试用这些平台得知,平台的功能主要包含场馆预定、赛事推广、找人(教练、陪练或朋友)等几方面,而且几乎这些平台的功能都比较相似。这一方面是由于没有组织牵头者来整合资源,另一方面是由于体育信息化起步较晚,体育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够在“体育+信息化”方面足够专业缺乏整体的资源整合意识与水平,大量的功能大致雷同的APP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也无法形成行业的龙头,无法在行业起到示范引领并整合资源的作用。同时,大量已经建成的全民健身类APP,正真离国家要求的全民健身服务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达不到用于支撑指导“科学健身”的服务水平[5]。
借助于全国第六次场地普查(2014年),以湖南省全民健身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主要调研方法对湖南省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后续发展需求做了初步的调研。
2.1 湖南省全民健身本情况
湖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湖南省要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的必然选择,是加速体育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便捷通道,是人类“体智结合”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提升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全面推进国家“三化同步”战略和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湖南省具有发展全民健身的良好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健身、游泳、羽毛球、足球、户外等全民健身普及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快乐向前冲”、“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环湘自行车赛”、“全民健身体育节”、“国际马拉松长沙站比赛”、“中华龙舟大赛(长沙芙蓉站)”等成为全国响当当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全省体育装备销售服务业的产值近100亿元,是特步、安踏等品牌实施市场战略的必争之地;全省有30余所高校开设有体育相关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各级各类专门人才3 000人以上。
图1 全民健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虽然,湖南省具有良好的全民健身基础,但是要真正达到国家一级省委省政府的全面健身目标,主要还处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育场地的供给不能满足全民健身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体育服务业信息服务网络资源分散,尚需搭建公共平台,整合资源;三是体育服务业人才需求旺盛而有效供给不足;四是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尚须进一步加强。
2.2 全民健身信息共享平台框架
全民健身信息共享平台是一个综合服务于大众健身信息资讯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有需求的大众可能方便友好查询诸如场馆、教练或陪练、体育健身的科普资料(包括文本、音视频等)、常用的运动装备、赛事信息等方便或指导科学健身的信息,另外,反复提及的科学健身就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或其他需求因人而异地制定健身计划或健身指导方案,因此,平台中要考虑接入国民体质检测管理服务系统[6]。
为方便大众,结合移动互联网推出“互联网+全面健身”的全民健身智能服务平台,整个平台简单地概述为“一平台+六系统”,如图1所示。
“一平台”是指全民健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全民健身综合信息服务中心(WEB端)、智能健身服务(APP)以及云端数据服务中枢组成,是用户访问的平台的入口,更是全民健身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从移动端与桌面端汇聚海量数据,为各应用系统(平台)的提供数据更新支持,同时为全民健身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持[7]。
“六系统”即O2O教练信息服务系统、LBS场地信息服务系统、多媒体辅助服务系统、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服务系统、B2C运动装备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国民体质检测管理服务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
O2O教练信息服务系统用于解决个人或团体找寻教练的需求,同时教练员也可以在平台注册,通过学员预约的次数、学员的教学评价对教练员进行评价、定级等。此子系统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由于缺乏找寻教练的渠道而无法坚持健身的困境,同时也解决了教练员的就业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LBS场地信息服务系统将有效化解或缓解场地资源供给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体育场馆(场所)设施与综合管理的信息化,通过GIS与LBS等地理信息与定位技术做到场馆信息的精确定位,并通过手机向“附近的人”推送相关的场馆信息[8]。
多媒体辅助服务系统针对居民如何科学健身与训练、运动保健与康复等问题,利用现有的体育运动健身音像资源与高校优秀运动员队伍、省内外专家名师资源以及健身爱好者自我摄制的音像资料,通过全民健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居民科学健身、运动康复与保健等提供海量的音像资料。
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服务系统具有赛事(活动)信息发布、网上订票、网络报名与赛事(活动)进程信息公布等功能。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服务系统将全年的体育赛事(活动)信息及时与广大健身爱好者分享,使其有计划地参加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网上订票系统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得赛事(活动)的门票;网络报名系统既方便群众报名参赛,又大大减轻组织方的工作压力。
赛事(活动)进程信息公布系统及时更新赛事(活动)信息,积极推动参与者、观众及组织者的各项工作;该平台还可成为赛事(活动)的监督平台。
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提供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布、国民体质监测流动服务信息公布、国民体质网上测试、运动营养处方等功能,其中国民体质网上测试与运动营养处方提供为建设主要内容。网上测试由居民按操作要求自行输入相关数据,由系统自动导入测试结果,系统可根据测试结果,导出相应的运动营养处方。
运动装备主要包括体育器械、服装鞋帽和运动饮料。B2C运动装备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体育器械(四达、斯伯丁、Yonex等)、体育服饰(李宁、安踏、特步等)与运动饮料(佳得乐、康比特等)品牌合作,按球类、服装类、鞋类等划分大类,按运动项目划分小类,构建信息平台,后期通过企业会员注册、购物者消费等方式实现运行,按照“淘宝”或“京东”的模式,努力将该平台打造成体育用品的专业性购物平台,使之成为我国体育用品信息发布、交流及第三方监督平台。
国家十分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民众也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全民健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国家全民健身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与措施。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专业的体育人士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信息技术专业的专家主导平台的设计与掌控,同时需要更多的体育信息化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本研究只是对全民健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全民健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内容,但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建设与实现,以期对后续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Z].2011-02-15.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发〔2016〕37号)[Z].2016-06-23.
[3]湖北省“去运动”[ED/OL].http://www.dongqil.com/.
[4]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ED/OL].http://www.bjqmjs.com/.
[5]李宗述,陈伟,李万来,等.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8-11.
[6]王定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化:一站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5,37(4):110-115.
[7]谢冰林.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8]李霖,王伟,谭永滨,等.导航与LBS关键技术标准化研究进展[J].测绘通报,2014(5):95-98.
G812.6
A
2095-2813(2017)06(c)-0178-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78
该文受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5SK205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ZH011),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C0750)资助。
李显良(1980,6—),男,汉,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智慧体育、高职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