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生产发展,而农村生产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尤其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我们革新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农民合作社组织化、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化,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带动,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新型农业发展观,希望通过该次研究用全新的发展观指导农业产业化建设。
关键词:新型农业发展观;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忠县
黄丽容. 树立新型农业发展观 推进农业产业化[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1):17.
一、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发展观
在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不断坚持深化改革,才能稳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赋予了土地政策新的内容,为加强土地流转明确了方向,也为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忠县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置换形式,流转土地集约化种植水果、蔬菜、优质水稻等生态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万亩,流转率为48%,涉及农户13万户,形成规模化经营的有1182户,共计45万亩,规模化经营率为32%。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粮食生产大户的手中,充分发挥经营能手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市场驾驭能力,由这些组织实现土地集约化和规划经营。而土地流转方的农民群众可以从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增加额外经济收入。
要想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比例,加快产业化进程。而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正好能够实现上述要求,为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各种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实现有偿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民社會保障机制,确保失地农民能够正常的生存和发展。
结合地区自然优势资源和优势特色产业,成片集中的流转承包地,实现集中生产、集中开发、集中种植,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积极扶持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强化企业和合作组织以及种植大户的合作,按照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分配 [1]。
二、农民合作社组织化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全新的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成为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容广泛,涉及到种植、畜牧养殖、农机、林业、渔业和农业手工业等多个领域。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民群众聚合在一起,开展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以及品牌化经营。
忠县最近几年农民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494个,入社成员11.2万户,农民参合率达46%,覆盖主要农业产业10余个。全县合作社资产总额达1.5亿元,实现收入13.2亿元、盈利2.6亿元。农民合作社组织化发展有利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格局,农产品生产有规模,农户集中闯市场局面。农民合作社组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通过土地适度流转,使得先进栽培模式和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机械化生产、统一种植、统一病虫害防治。同时,通过农民合作社和科研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因此,在今后农民合作社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规范农民合作社组织化发展进程,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资金扶持和信贷支持力度,强化专业指导和引导。建立农民合作社指导服务土地,指导各地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进一步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主体相对接,充分发挥好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中间桥梁作用。
三、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化发展观
目前,全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着现代农业转变,需要加强制度和经营模式方面的创新,稳步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其中农业产业化对提高现代农业市场竞争能力有着很大帮助,个体农民、种粮大户、以及合作社在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方面比较薄弱,而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近年来,忠县围绕优质粮油、柑橘、笋竹,健康畜禽、生态渔业、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忠县发展了10家检测合格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他们分别为三峡建设集团、派森百橙汁、威旺食品、龄童米业、兴邦生态、皇华种业、星能酿造、中水水产忠县良种繁殖场、忠州腐乳、忠州酒业。通过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能构建现代化的生产体系。
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的联系,实现企业+订单的生产模式。同时,还要打破地域间的限制,发展龙头企业群,实现群集规模效应,发挥规模化经济效益,真正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段全珍. 发挥贵州农业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05).
[2] 吕 萍. 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