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那尔别克·托合山汗
经过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摸索出无公害农产品温室大棚 韭菜灰霉病、疫病、菌核病等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和韭菜主要虫害韭蛆、韭眼草蚊等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1韭菜主要病害
有灰霉病、疫病、菌核病等。
1.1韭菜灰霉病
1.1.1症状 叶片发病有3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最常见。
1.1.1.1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合成斑块,致使全叶或半叶焦枯。
1.1.1.2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茸毛状物,伴有土霉味、叶上不产生白点。
1.1.1.3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渍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成“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 cm~3cm,呈黄褐色,湿度大时,表面生灰褐或灰绿色绒毛状霉。
1.1.2防治措施
1.1.2.1农业防治 栽植抗病品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中午打开一定量棚膜通风,降低湿度,使棚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但严禁放底风。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将病叶、病株携出棚室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
1.1.2.2化学防治 在韭菜每次培土前喷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连喷2次~3次,效果较好,重点喷洒新生叶片周围土壤表面。
1.2疫病
1.2.1症状 侵染叶片、叶鞘、根部和花茎等部位,引起腐烂。叶片和花茎多由中、下部开始发病,出现边缘不明显的暗绿色或浅褐色状病斑,扩大可达叶或花茎的一半以上。病部组织失水后缢缩,呈蜂腰状,叶片黄化萎焉,花茎萎垂。湿度大时病部软腐,上生稀疏的灰白色霉状物,叶鞘出现暗绿色、浅褐色水浸状腐烂,易剥离脱落。
1.2.2防治措施
1.2.2.1农业防治 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增施腐熟有机肥、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免疫能力。
1.2.2.2化学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喷2次~3次。
1.3菌核病
1.3.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
1.3.2防治措施
1.3.2.1农业防治 防止积水,合理轮作倒茬、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1.3.2.2化学防治 每次采收后及时喷500倍液~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隔10d~15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可有效防治菌核病的發生。
2 韭菜主要虫害
有韭蛆和韭眼草蚊。
2.1韭蛆 又称根蛆、地蛆,是种蝇的幼虫。
2.1.1为害特点 主要危害韭菜的根茎,咬破表皮,咬断新根,轻则造成植株细弱,叶片上出现黄条,重则鳞茎和顶芽腐烂死亡,造成缺株断垄。
2.1.2防治措施
2.1.2.1粪肥混拌药剂 在粪肥较干时,喷拌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混和肥料均匀并堆闷后使用。如粪肥较湿时,撒毒土,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粉剂),或用2.5%敌百虫粉剂与细土按1:15的比例拌均匀制成。韭菜头茬和二茬后,随浇水追肥2次氨水,氨水对根蛆有熏蒸和窒息作用,可减轻虫害。
2.1.2.2诱捕成虫 用糖1份,玉米粉1份,水2份,孝母粉0.25份混合均匀,按糖:醋:水=1:1:0.25,再加少量敌百虫配成诱剂。
2.1.2.3化学防治 用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1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隔7d~10d防治1次,连喷2次~3次。施药后安全间隔10d。
2.2韭眼草蚊
2.2.1为害特点 以幼虫聚集在韭菜根部和鳞茎部位危害,初孵幼虫危害幼茎后,向下部为害,引起小鳞茎腐烂,使韭菜叶片枯黄而死,严重的整株枯死。
2.2.2防治措施
2.2.2.1农业防治 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能施生粪。
2.2.2.2化学防治 幼虫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隔7d~10d喷灌1次,连续防治2次~3次,施药后安全间隔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