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概念研究溯源

2017-07-17 15:01柏晶王朋
学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概念分析溯源

柏晶+王朋

摘 要:21世纪初,以学习性投入概念为理论基础的评价项目受到高等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学习性投入的概念研究变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当前,该概念的解释依然模糊,甚至混乱。为更深入系统理解学习性投入概念,有必要对学习性投入概念进行溯源性研究,探寻该概念的演化过程和研究共识,并对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解读提出建议。

关键词:学习性投入;概念分析;溯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01

21世纪初,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领域,传统的以主观经验为依据、以评价教育资源投入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模式逐渐过渡到以可测量的证据为基础、以评价学习过程为重点的评价模式。以测量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为基础的各种评价项目逐渐受到重视。事实上,“学习性投入”概念却相当模糊。为更好地理解、阐释和界定“学习性投入”的概念,有必要对该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理论上的溯源。

一、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概念的历史演变

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就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与教育质量之间的成效关系进行了实践研究。学习性投入概念得以深化发展,日臻成熟。

(一)拉尔夫·泰勒和罗伯特·佩斯对大学生学习的研究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了有关大学生学习的早期研究,曾提出学习者“投入任务时间”概念,并指出学习者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学习收获呈现正相关关系。罗伯特·佩斯曾经是泰勒的同事,根据自己3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付出的努力成效”概念,即仅仅关注学生投入学习时间的长短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时间的质量。

泰勒和佩斯发现了学习时间和努力程度的重要性,尽管对学习投入的概念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但对后续学者开展学习投入和学习成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起到了奠基性作用,推动了学习性投入概念研究的发展。

(二)亚历山大·阿斯汀对“学生参与”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阿斯汀在对大学生学习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参与”的概念,作为佩斯同事的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证实并扩展了对“努力成效”的研究。阿斯汀认为,“学生参与”主要是指学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投入学习的程度,提出了“五大假设”。

1.学生参与就是学习者将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能量投入到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师生交往、课外或社会实践学习等活动中。

2.学生参与具有程度差异性。

3.“学生参与”概念既有“量”的形式,也包括“质”的特征。

4.学生学习质量与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直接关系。

5.衡量机构教育成效的指标可以考查它对学生参与的维持和促进程度。

阿斯汀认同佩斯关于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成效”的观点,并认为院校所有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的政策和实践的成效,都应以是否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作为评价标准,即衡量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这所学校是否能够吸引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去。

(三)文森特·汀托对广义学习的研究

1987年,文森特·汀托在佩斯和阿斯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习者想要取得学业和发展成功就必须积极融入学校的文化环境中去,去完成“学术和社会整合”。汀托认为,高校应整合学生与大学文化之间的联系,沟通大学的学术性与社会性教育,既对学生进行认知、理解上的教育,也对学生在学校如何建立与教师、职员和朋辈之间和谐交际关系进行指导。

汀托的“学术和社会整合”概念并不是强调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被动适应,而是更加认可大学校园文化整合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此外,汀托还较为重视大学新生第一年的适应对其今后高质量完成双重整合的重要意义。

(四)乔治·库对学习性投入的研究

21世纪初,乔治·库基于汀托和阿斯汀等人的研究成果重点探究了“学生成功”概念及影响学生成功的因素,认为大学生的教育程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成功,对汀托的“学术和社会的整合”概念进行了扩展,并对影响大学生成功的要素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社会、组织、心理、文化、经济等因素视为影响学生成功的关键变量,并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部分,包括大学前经历和大学就读经历。而大学就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行为和院校条件两大方面。在学生行为中,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也是学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大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参与有效教育活动的程度。

学习性投入概念存在兩个关键特征:一是学生投入到学习和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院校投入教学资源、组织相关课程和其他学习机会,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的服务支持。

二、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概念研究共识

学习性投入研究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其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一定的扩展,为该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已基本形成了如下共识。

(一)学习者的有效投入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泰勒、汀托、阿斯汀,还是乔治·库,尽管他们对学习投入的概念表述各不相同,但实质上对大学生学习的认识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活动有效投入的重要性。

(二)积极恰当的学习行为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业成功和个人发展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还应有效整合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应该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互助,在校学习与社会实践学习的结合。

(三)院校条件支持与学生成功关系密切

阿斯汀、库等学者不仅关注学习者学习性投入对学生成功的影响,同时也强调学校的条件支持对学习者学习的重要意义。大学有效整合各类条件因素,有意识地管理学校各类资源,支持学习者增加学习性投入,一定能够为学生带来增值效应。

三、结语

对学习性投入概念的研究,特别是对该概念外延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就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厘定和阐释,如学习性投入的主体到底应该是学习者、学校,还是兼而有之,尚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投入的直接客体,究竟是时间、精力和努力,抑或是情感、行为和认知,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投入的间接客体,即学习性投入到底要投入到什么地方,是课程学习、互动实践,还是社会实践等,也值得深入探讨。只有弄清楚上述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学习性投入概念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 Zepke, N. Student engage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questioning an academic orthodoxy[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4 (6):697-708.

[2] Alexander C. McCormick, Jillian Kinzie, Robert M. Gonyea. Student Engagement: Brid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M].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3:51.

[3] Alexander W. Astin.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99(5):518-527.

[4] Kuh, G. D. What Were Learning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 From NSSE: Benchmark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s[J]. Change, 2003(2):24-32.

猜你喜欢
概念分析溯源
科幻与科普的关系:基于历史文献和概念分析的讨论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时务文体”溯源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探讨《伤寒论》中葱白止利功效的新发现
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相关概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