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理论建构与公共性拓展

2017-07-16 05:51任占文
全球传媒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性恩格斯报刊

郝 雨, 任占文, 郭 峥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理论建构与公共性拓展

郝 雨1, 任占文2, 郭 峥3

随着我国新闻价值理论研究深入,新闻价值观学术独立性逐渐凸显。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作为我国主导新闻价值观有着深厚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它在回答“为了谁”“怎么为”两个根本性问题时给出与西方新闻价值观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我国新闻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公共性思想引起学者们高度关注。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近学科公共性研究成果,挖掘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蕴含的公共性元素,有助于开启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更好地指导传媒实践。

公共性;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

任何时代任何阶级或派别的新闻观,归根结底体现在新闻价值观,所以从新闻价值观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找到了主旨和灵魂,以拎起整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蓬勃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了大量关于新闻传播的新理论、新主张,习总书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论述更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本文拟在细致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理论建构基础上,以公共性为切入点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中国化发展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的哲学化提升。

一、 从新闻价值到新闻价值观研究探索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在我国备受推崇,重要性、时效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标准长期被学界和业界奉为圭臬,甚至成为指导我国新闻实践的主要标准。作为西方理论话语,新闻价值理论是商业报刊兴起大背景下,新闻媒体与各方力量博弈的产物,有深厚历史与政治背景。不少人只关注这一理论字面内容,而忽略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其无立场无倾向的所谓客观公正,在实践中常常大打折扣,甚至南辕北辙,我国的新闻学界必须对此有科学清醒的认识。

(一)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起源与特征

从起源看,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商业化的结果。19世纪30年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报刊转型期,这时期许多报刊开始从政党报刊转变为商业报刊,办报纸如同办工厂,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就在这种新闻商品化社会背景下诞生。李普曼在《舆论学》(1922年)一书中对“新闻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将新闻价值归纳为事变、惊奇、地理上的接近性、个人的影响和冲突等几个方面,旨在强调这样的新闻更具交换价值。

此后,西方新闻理论界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始终围绕着新闻“特殊素质”问题进行探讨,这类研究更具实际操作意义,能交换得到更多实际利益(郝雨,2009)。用约斯特的话来说就是:“在选择新闻时,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估量它的公众兴趣。我们在出版新闻时,须以趣味为大部分新闻的主体,理由是:唯有有趣味,才能使报纸富有吸引力,因而很容易卖出去。”(郝雨,2009)有时为了达到所需交换价值,甚至不惜制造虚假新闻。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很少涉及新闻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即新闻的价值),更不关注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和社会承担,远远没有触及和上升到新闻价值观的哲学层面。

(二)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传入与演化

徐宝璜《新闻学》(1919)作为国内新闻学理论研究开山之作,第五章“新闻之价值”开宗明义:“据美人某君言,纽约各大报每日弃置废纸篓中之新闻,常三四倍于其实际登出者。夫同为新闻,一则被弃置,一则见报载,是何故?曰:‘因其新闻之价值不同耳’。新闻之价值云者,即注意人数的多寡与注意深浅之问题也。”(徐宝璜,2008)他关于新闻价值的论述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正式引入我国,开启我国新闻价值理论研究先河。之后有许多学者都曾重点涉及此问题,但大部分研究仍局限在新闻选择标准旧窠臼中,没有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高度,探讨作为新闻人精神信仰的新闻价值观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力图扭转这样的偏颇,雷跃捷(1997)从哲学角度对 “价值”概念进行重新解释,他认为价值是客体见之于主观的产物,是一个多义性概念。胡正荣进一步指出价值就是客体(事物)满足主体(人)需要的一种有用性(2001)。在此基础上刘建明(2003)进一步提出 “现代新闻价值理论应当回归价值的本义,体现对受众的有用性。”这些学者的探索逐步摆脱长久以来我国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实用主义倾向,尝试从更加理论化、哲学化角度思考新闻价值问题,可惜的是还没有上升到价值观哲学高度,没有深挖新闻价值理论背后的哲学基础。

(三) 新闻价值观研究的凸显及其意义

“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字面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极大区别。新闻价值是新闻本身具有的属性,不能任意拔高或扭曲;新闻价值观则是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标准,对于同一件事情持不同新闻价值观的人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卢惠民,1989)。传统新闻价值理论侧重事实成为新闻的标准,实质是一种新闻报道价值(刘建明,2007),是一种微观的、新闻实践层面的理论(常江、杨奇光,2017)。从新闻价值研究哲学化探索到新闻价值观研究逐渐凸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人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成果,它标志着我国新闻价值理论研究哲学化、本土化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认为,新闻价值观是指新闻人在一定社会价值观指引下树立的一种对新闻事业坚定的理想理念,是新闻人世界观、人生观重要构成部分,它聚焦于从价值判断方面对新闻人全部新闻实践活动做出方向性引导,而不是像新闻价值理论那样局限于判断某一事件或某些事实是否具备成为新闻报道素材的可能。新闻价值提炼离不开新闻价值观指导,新闻价值观贯彻新闻报道全程(郭戈,2017)。新闻价值观不仅对记者职业报道活动至关重要,而且对记者所服务的新闻媒体、所生活的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1. 从微观看,新闻价值观与记者新闻理想和职业信念紧密相连

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责任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这就要求记者在工作中要有宏观、大局意识,紧扣时代主体精神风貌,不能一味“扒粪”“揭黑”,以偏概全、忽视社会发展主流与时代主旋律;也不能将新闻报道简单地视为宣传工具,丧失新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当前有些记者在工作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重反映局部的、片段的、表面的真实,而忽视了宏观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常常将一些个别事件无限放大;有些记者工作浮于表面将新闻工作简化为“按图索骥”,接受上级宣传指示或相关文件后简单地去基层找一两个典型,“政策+案例”的报道内容苍白、缺乏感染力;还有记者采访走马观花,更多时间泡在办公室打打电话、网上扒一些资料,就这样便凑成了一篇报道。这些都是因为新闻价值观出现问题,而不是记者不熟悉新闻价值理论,不懂得如何选择新闻事实或新闻实践,类似问题解决需要从价值观层面加以引导,而不是从新闻价值理论层面做技术性讨论。

新闻价值观不是单纯新闻从业人员新闻实践产物,而是其自身经历与外在教育交互作用的结果。从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中《解放日报》改版,到新世纪初“三贴近”“走转改”,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我党始终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方向性指导。将党的新精神、新指示以理论方式清晰、深入地传达给广大新闻学子和新闻从业者,是新闻理论工作者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新闻价值观研究有利于凝练紧扣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社会主义色彩的新闻价值观;有利于帮助新闻从业人员跳出自己狭窄的生活范围和工作视野,树立更加崇高的新闻理念,不要迷失在市场化的拜金浪潮中;有利于新闻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信念,不盲从或者照搬西方的新闻报道模式与理念。

2. 从中观看,新闻价值观与媒体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实现盈利,目前我国媒体盈利模式仍然主要依赖广告。为了增加广告收入,媒体必须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等“硬指标”,而要提高这些指标必须吸引眼球、开发注意力经济,最简单通常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造各种兴奋点。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近些年来新闻娱乐化之风越刮越猛、各种虚假新闻、“噱头”新闻等屡禁不止,新闻媒体暴力色彩也越来越浓(任占文,2013)。更有甚者不惜以媒体公器为敲诈勒索手段,赤裸裸地进行权钱交易,2014年轰动全国的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一系列高管被捕事件就是一个极好例证(腾讯网,2014)。导致上述问题最重要根源之一就是这些媒体从业者特别是领导者新闻价值观出现问题。因为价值观发生偏差,所以在面对利益和诱惑时做出错误选择,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地损害整个传媒行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由此可见,新闻价值观不仅对新闻从业者个人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新闻媒体也有重要意义。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在一个组织有机体内,少数人(特别是领导者)错误新闻价值观可能会不断发酵、扩散,在沉默螺旋效应作用下这些错误新闻价值观可能会被不断放大,进而影响组织中其他人的新闻价值观,甚至影响整个媒体的新闻价值导向与新闻实践。正确的新闻价值观能够为媒体发展保驾护航,能够引导新闻媒体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媒体初衷: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承担起社会责任与道义,而不是沦为谋取名利的工具。

3. 从宏观看,新闻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屏障

新闻价值观与社会制度、历史国情、主流意识形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方新闻价值观反映资本主义体制下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信念,我国新闻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理想;即使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新闻记者新闻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全球文化冲突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与考验。许多新闻工作者对意识形态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甚至会出现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矛盾的评论甚至报道。与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相关的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李君如,2008)。这一系列工作的展开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特别是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新闻价值观。只有新闻价值观正确,才能保证新闻工作者能够正确地捕捉意识形态变化,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前行。

新闻价值观不仅对我国意识形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益于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广义的国家文化安全指国家内的文化安全即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具备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良性互动与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当前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所讨论的国家文化安全大都指涉广义的国家文化安全(石中英,2004)。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上可见,新闻价值观不仅涉及记者新闻报道活动,而且关乎媒体公信力、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与公共利益、公共生活等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公共性色彩。公共性是属于伦理价值范畴的一个哲学概念,凸显新闻活动是一种互动的、有机的、社会的结合(郭湛,2008),哈贝马斯等所讨论的公共领域是公共性的具体体现,公共性是其思想基础,两者有很大不同(詹世友,2005)。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研究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指导我国新闻实践的新闻价值观特指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它与流行的西方新闻价值观有很大不同。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往由于从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研究较为薄弱,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在新闻实践中的推广和普及,无形中助长了新闻专业主义等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流行。集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新闻人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应用于新闻实践,真正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这对增强我国新闻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曰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共中央编译局,195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而已。”(中共中央编译局,1957)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信条。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新闻报道,并且新闻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不可以人为制造。作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人的马克思,曾因新闻事实的缺乏,长时间没有寄出稿件,对此他向编辑部解释到,“德国有一句谚语:‘如果周围空无一物,皇帝也失去自己的权力’。既然连皇帝这样的大人物都要受到这空无一物规律的支配,本报通讯员当然也无法逃避这条规律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就是那迫使我好几个星期停止从‘精神之都’、从这个即使不是世界力量的中心至少也是‘世界精神’的中心寄发通信的极重要的原因。”(中共中央编译局,1962)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新闻事件也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节点。在学界中曾经有新闻“整体真实”的说法,虽然学界对此褒贬不一,但这一说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该观点体现出新闻事件与新闻事件之间,新闻事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列宁曾言,“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段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报道新闻,去解释新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联系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在厘清新闻事件的联系之网时,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考虑,更要透过新闻事件的现象,揭示出其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新闻事件的性质,正确理解新闻事件的含义。在普遍联系的新闻事实中组织新闻报道正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无产阶级报刊是为人民而办,对人民负责的。新闻报道是由不同真实的细节组成的,而真实是可以被裁剪的,部分真实剪去后留下的新闻报道依然是真实的,但早已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甚至可以形成完全相反的意义指向,这在本质上是对人民的欺骗与愚弄。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不但追求细节真实、事实真实,还要追求本质真实、整体真实,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才能独立正确地做出判断。

2.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对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过多次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共中央编译局,1957)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一直是我国共产党坚守的信条,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强调报刊的人民性,报刊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此,毛泽东同志突出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同志们是办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我们的报上天天讲群众路线,可是报社自己的工作却往往没有实行群众路线。”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新闻舆论工作“四十八字”重要方针,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郝雨、刘凯,2016)。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核心内涵

从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公共人”的终极关怀,(贾英健,2009)到视新闻传播为世界交往重要活动的全新理念,公共性不仅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理论基础,(陈力丹,2006)而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核心问题,归根结底又是新闻为“谁”和怎么“为”的问题。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一切新闻传播活动为的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报道有价值的新闻就必须发挥好报刊的公共性,科学运用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也要毫不避讳、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阶级性。

1. 为了谁——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根本出发点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从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出发,新闻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普遍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编译局,1958)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当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时候,也就实现了马克思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实现了共产主义,实现了全人类的普遍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目标,并作为一项新闻价值判断的原则贯彻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全部报刊活动中。

马克思对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可以追溯至他在特利尔的中学时代,在那里马克思受到了启蒙运动思想与古典人道主义者思想观念的熏陶。他在中学时代的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表达了为全人类利益而牺牲生命的主题,认为一个人不应该由于野心或突然的热情失去理智,重要的是在为人类服务中把握住工作机会,同时避免由于抽象的真理迷失方向(戴维,2005)。报刊是否做到为全体人民创办,不仅关系着报刊的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生存,正如马克思《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指出的,“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中共中央编译局,1995)马克思认为人民是“一切力量中最伟大的力量”,“我们必须依靠人民,通过新闻、布告、公开集会等一切可能的方法影响他们”,只有当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报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正代表人民,做人民的“喉舌”的时候,它才能发挥战斗作用、革命作用,影响人民群众,才能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2. 怎么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落脚点

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之后,还需进一步厘清“怎么做”问题。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业的规律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十个字:真实、客观、公正、时效、立场。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第一要义就是坚持新闻来源于客观事实,在进行新闻报道活动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客观真实。即便是由于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在实际效果上又达不到完全的真实。例如,新闻记者本身的知识储备与认识能力的限制,新闻时效性的限制,物质条件的限制,或者是新闻事件本身还在发展变化中等。这一切都会妨碍真实性的实现,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有矛盾状况出现,对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错误、矛盾并不妨碍人们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只有意见相反才有争论,只有从相互矛盾的论断中才能得出历史的真实。”(中共中央编译局,1961)“概括叙述当前事变的一切条件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有产生错误的源泉,然而这并不妨碍任何人去写当前事变的历史。”(中共中央编译局,1971)

新闻真实性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有了新闻客观性与公正性,为了达到新闻的真实性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本着公正的态度去客观地报道新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新闻记者应该以“史学家的公正态度去记录事实”,他们把在报刊上像广告一样兜售政治学说的行为叫作“政治产业广告”,在对比商业广告和新闻的时候恩格斯说到,“在商业方面人们容易学习这种做法(指片面宣传,只讲优势——引者注),这时是有好处的。但是在政治上,也和在科学上一样,还是应该学会客观地看待事物。”(中共中央编译局,1974)恩格斯在创办《社会明镜》时,给党的报刊提出了这样的原则,他认为党的报刊当然是为了传播党的思想的,但是不能将党的思想装扮成某种煽情性的“福音书”或者“救世论”,而应当“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中共中央编译局,1979)。这显示出了恩格斯对客观事实的充分尊重,要求党报按照客观性的原则去报道新闻。

新闻是有时效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的价值会递减,直至消失。马克思则将新闻时效性看作报纸的性质,“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中共中央编译局,1995)。马克思、恩格斯编辑报刊时,经常加出增刊或号外以满足新闻的时效性,并在报纸电头注明具体时间。此外,由于经济文化差异,各地新闻事件发生的频率不同,新闻事件对各地的影响也不同,不同地区新闻的时效性也不尽一致,马克思将此比喻为“时针”与“分针”的差异。他在给《德国年鉴》主编的信中说到,“您在哲学和神学新闻的中心,所以我很希望从您那里听到一些有关时局的消息。这里固然可以看到时针的运动,但是却看不到分针的运动。”(中共中央编译局,1972)

新闻活动应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应该有鲜明的立场、坚定的阶级性。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尖锐地指出在新闻出版的辩论中,每个人都是从自身的阶级立场发言的,表现出鲜明阶级性,“我们认为,在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辩论中,特殊等级精神比在其他任何场合都表现得清楚、明确而充分。……辩论向我们显示出诸侯等级反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论战、骑士等级的论战、城市等级的论战,所以,在这里进行论战的不是个人,而是等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一方面在宪法中规定着言论出版自由;另一方面却又完完全全限制这种自由。马克思、恩格斯识破了资本主义新闻活动的欺骗性,毫不扭捏地表明自己立场,无论何时,《新莱茵报》的最后一句话始终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中共中央编译局,1961)

(三)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系统理论,能指导新闻实践,为新闻工作者指明方向。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给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共中央编译局,1974)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并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步伐加快,生活环境随时都在发生着急剧的或质或量的变化,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已经稀释了主流媒体和传统新闻从业者的话语权,整个新闻环境呈散沙状,新闻生态发生急剧变化,这一切都使得新闻事件更为复杂,新闻环境更为多变,这无疑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固然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与现实指导意义,但是过度的“拿来主义”难免会造成水土不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体是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理论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的主流话语,我们的新闻传播理论也应理所当然地吸纳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我们的新闻从业者应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只有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才是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新闻实践,才能使我国新闻从业者从宏观上把握急剧变化的新闻生态,正确报道日益复杂的新闻事件。

不仅如此,只是单纯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哲学的高度,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价值观是人基于一定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对事物的性质做出的认知、理解与判断。价值观是内化于心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价值观参与一切生产实践与交往实践,参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新闻价值观是马克思新闻传播思想的核心,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是一把标尺,可以衡量一切新闻传播理论,包括资产阶级的新闻传播理论,运用这把标尺我们就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可以判断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真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真正为人民服务。抽去了新闻价值观这一思想内核,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在进行新闻传播实践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

三、 公共性研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研究新维度

自人类社会诞生,公共生活、公共利益就与人类息息相关,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而不是如动物那样依靠生物本能生存。正因如此,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公共性思想传统。早在古希腊时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就提出过关于公共性的论述,笛卡儿、费希特、马克思等近代著名思想家对公共性问题也有过深入思考(贾英健,2009)。就我国而言,从《礼记·礼运》“天下为公”思想到康有为“公天下”理想,再到孙中山“天下为公”“五族共和”革命口号(赵轶峰,2011),公共性思想同样数千年连绵不绝。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深度介入公共利益分配,与公共性有着天然联系。以往公共性研究多从哈贝马斯公共性领域理论出发,将新闻媒体视为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是其讨论社会事件的公共论坛,作为公共领域在现代国家具有头等重要地位(哈贝马斯,1999),公共性被视为传媒服务公共利益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属性(许鑫,2015)。这观点颠倒了公共领域与公共性的本末关系,而且将公共性局限在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论述中,理论视野非常局促。

公共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紧密相连,从公共性视角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建设,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乃至新闻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文认为应从挖掘、借鉴、开拓三个层面着手展开研究。

(一) 挖掘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蕴含的丰富公共性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丰富公共性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报刊的论述中,马克思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将报纸比作 “具有公民头脑和市民胸怀的补充因素”,认为“在报刊这个领域内,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同样可以批评对方的原则和要求,然而不再是在从属关系的范围内,而是在平等的公民权利范围内进行这种批评”。在这里民主报刊代表着“平等的公民权利范围”。他还将报纸比作售卖自己观点的“商店”,说到“我们的出发点,自然是认为英国所有报纸都是一种商店,只要自己的‘商品’不被损坏,无论陈列在哪里,都毫无关系。”(中共中央编译局,1973)无论是“补充因素”,还是“平等的公民权利范围”,抑或是“商店”,都是将不同的意见、观点置于各利益相关方视野之内,都是发挥了民主报刊的公共性领域作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充当联系的中介。报刊可以联系个人与社会,报刊“是把个人同世界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陈力丹,2003),恩格斯曾说,“因为看不到报纸,我们就完全脱离了‘政治大事’。”报刊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自然人成为“市民”,成为“公民”,成为“社会人”。马克思更将市民与国家机构联系起来的中介性领域,可以让工人“不花分文”地跟外界建立联系,知晓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可以充当工人的免费“俱乐部”,联系工人与工人。“招贴可以把每条街的拐角变成一张大报纸,过路的工人能从中得悉当天的事件和这些事件的意义,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的反对意见,他们能在这里同时遇到不同阶级和不同见解的人,跟这些人讨论招贴的内容;简而言之,招贴对于工人来说同时既是报纸,又是俱乐部,并且这一切都是不要花费分文的!”

其次,将个人意见转化为社会意见的桥梁。报刊可以使得个人意见摆脱特殊利益,从而上升为社会意见、公众意见,这既是报刊的功能也是报刊的责任。“报界不仅要撇开个别人的特殊意见来表达人民的信念,而且要说明这种信念的实质是合理的。”(中共中央编译局,1982)由于普通的民众不是权力阶层,在媒介渠道不发达的当时,他们无法掌握发声的资源与渠道,也就无法公开自己的意见,无法传递自身的诉求。因此,民主报刊就要承担公开人民思想和感情的责任。对于报刊而言,当报刊走下神坛,变成大众化报刊的时候,就与人民天然地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了,人民的承认、接受是报刊生存的基础,而公开反映人民诉求是报纸得到这一承认的基础。“报刊是历史的人民精神的英勇的喉舌和它的公开形式。……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在各自的报刊中表现自己的精神。”“报刊只是,而且只应该是‘人民’(确实按照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的’表达者。”“民主报刊不通过任何官僚中介,原原本本把人民的贫困状况反映到御座之前,反映给这样一个当权者,在这个当权者面前,没有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的差别,只有不分亲疏的公民。”

最后,进行舆论监督。报刊公共性领域作用的发挥是报刊参与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独特方式。恩格斯曾说,“英国的政治活动、出版自由、海上霸权以及规模宏大的工业,几乎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充分发展了民族特性所固有的毅力、果敢和求实精神,还有冷静无比的理智,这样一来,大陆上各个民族在这方面也远远地落在英国人后面了。”(中共中央编译局,1956)恩格斯将出版自由提升到了与海上霸权及大工业的高度,说明了报刊的巨大作用,而这巨大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报刊陈述事实、传递信息的功能,更是报刊作为公共性领域的联系社会、反映舆论的功能。报刊公共性领域作用的发挥,也是报刊参与革命运动,推动历史前进的独特方式。在评价比利时革命的时候,马克思说,“假如比利时报刊站在革命之外,那它就不成其为比利时的报刊;同样,假如比利时革命不同时又是报刊的革命,那它就不成其为比利时的革命。”(中共中央编译局,1956)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制造舆论,集中关注、激起不满、引发运动这就是报刊参与革命的独特方式。

(二) 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关学科公共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蕴含丰富公共性思想元素,但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仅仅挖掘还不够,还需要大胆借鉴。对公共性理论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等领域,中央党校高宏星等专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正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高宏星,2010)。特别是随着新媒体崛起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涌现,公共性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学者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的“公共权力”“公共利益”等概念,对公共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贾英健(2009)《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一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西方公共性传统,并对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进行深入阐述,认为“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的本质,“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的重要维度,“人的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的根本立场,“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的重要特质。此外,袁祖社、袁玉立、沈湘平、郭湛等哲学领域知名专家发表50余篇专题论文,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做了深入研究。

陶东风《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的建构》(1999)一文是目前已知最早关于传媒公共性研究论文,方延明《媒介公共性问题研究三题》、孙玮《论都市报的公共性》、朱清河《论新闻职业公共性的实现困境与途径》、支庭荣《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等文对新闻实践中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随着商业化的不断深入,传媒公共性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性的现象,对公共性的研究也越发引起学界的关注。2016年年底《新闻与传播研究》集中刊发马中红《第三种论坛:体制性网络空间的公共性透视:以苏州“寒山闻钟论坛”为个案》、於红梅《数字媒体时代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及其公共性——以苏州平江路为例》等文章讨论传媒公共性问题,2017年年初方晓红教授《传播生成公共性: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再生产》指出公共性是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长期缺乏公共性会给基层带来多方面危机,该文从网络公共空间角度研究乡土公共性再生产问题。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应对当前传媒公共性的缺失具有很高实践价值。

(三) 从公共性出发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

马克思曾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全球化浪潮和新媒体崛起不仅模糊了原本条块分割清晰的世界传媒格局,而且带来了广泛的文明冲突与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我是谁”是这个时代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核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起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指导理论,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标识,但改革开放以来以新闻价值理论为代表的西方新闻理论的传入严重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主导地位,各类社会化媒体崛起更是带来了严重的理论与实践冲击。

作为一种面向实践的应用理论,传统新闻价值理论背后的指导理论或者说理论基础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正因如此,面对商业化侵蚀和新媒体冲击新闻价值理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回归专业本位(曹林,2017),而不是回归公共生活、公共利益,回归到公共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公共新闻、市民新闻崛起,西方新闻专业主义陷入了深度危机(黄旦,2005),回到新闻专业主义无法解决传统新闻价值理论面临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公共性有着天然联系,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发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呼喊,体现了天下大同、同生与共的崇高公共性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东渐以后,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重要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李贞,2017),服务人民群众、重视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也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新闻价值理论面对的难题。

公共性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理论指导,本文认为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公共性思想,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公共性思想。在此基础上,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公共性思想精髓,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实践出发将我国几代领导人在新闻实践中形成的公共性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石,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曹林(2017):反抗逆袭和歪楼:回归专业本位的新闻价值认知,《青年记者》,第4期,19-20页。

常江、杨奇光(2017):技术变革语境下新闻价值的嬗变,《青年记者》,第4期,8-10页。

陈力丹(2003):《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33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200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戴维·麦克莱伦(2005):《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9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宏星(2010):公共性的真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的解读,《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5期,26-29页。

郭戈(2017):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1期,116-117页。

郭湛(2008):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10-18页。

[德]哈贝马斯(1999):《公共性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252页,上海:学林出版社。

郝雨(2009):《新闻学:世纪性开拓与重建》,4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郝雨(2017):新闻人要做好社会的“瞭望者”,《人民论坛》,第3期,76-77页。

郝雨、刘凯(2016):习近平“新网络舆论观”的历史探源及内涵透析,《新闻爱好者》,第9期,15-17页。

胡正荣(2001):《新闻理论教程》,45-49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黄旦(2005):《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333-34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贾英健(2009):《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144-2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贾英健(2009):《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29-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雷跃捷(1997):《新闻理论》,78页,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李君如(2008):30年来中国媒体的发展和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11期,9-11页。

李贞(2017年2月15日):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人民日报海外版》,5版。

刘建明(2003):《当代新闻学原理》,20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建明(2007):传统新闻价值说的历史终结,《新闻爱好者》,第1期,5-9页。

卢惠民(1989):“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新闻爱好者》,第10期,10-11页。

任占文(2013):传统媒体报道中的暴力现象,《青年记者》,第3期,25-26页。

石中英(2004):论国家文化安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5-14页。

腾讯网(2014年11月21日):21世纪传媒原总裁沈颢被捕 涉案金额超百万,获取自http://tech.qq.com/a/20141121/004760.htm

徐宝璜(2008):《徐宝璜新闻学论集》,62-6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许鑫(2015):《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二科。

詹世友(2005):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社会科学》,第7期,64-73页。

赵轶峰(201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及其现代回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31-38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6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4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6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3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5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4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3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2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4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4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3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3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编辑:王君超)

TheTheoreticalConstructionofMarxistNewsValuesandtheExtensionofPublicity

Yu Hao1, Zhanwen Ren2, Zheng Guo2

(1.Professor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hanghaiUniversity; 2.postgraduatestudents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hanghaiUniversity)

With the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value of news in our country going deeper, the academic independence of Chinese news valu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Being the leading news values in China, Marxist news values has a profound basis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gives total different answers from the Western news values to the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for whom?” and “How?” and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news practice. In today’s context of advancing new media, the idea of publicity in the theory of Marxism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Referr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publicity 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such as Marxist philosophy and exploring the idea of publicity implied in Marxist news thoughts help open up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Marxist news values and promote the study to go further to better guide the news practice.

publicity; value of news; news values; Marxist news values

1. 郝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任占文: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学研究生。

3. 郭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学研究生。

DOI10.16602/j.gmj.20170027

猜你喜欢
公共性恩格斯报刊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百强报刊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