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奥冰
阜景街,从阜成门到景山公园,串联起阜城门内大街、西安门大街、文津街和景山前街。它可以按区域划分为三部分:西段由阜成门至西四为现代商业区;中段由西四至文津街为传统商业区;东段由文津街至景山前街为旅游文化区。阜景街不仅有全国唯一祭祀帝王与功臣名将的历代帝王庙,还有元朝修建的北京最古老的城市象征一一妙应寺白塔;不仅有在中国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广济寺,还有以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故居为基础修建的鲁迅博物馆……
西段:阜城门-鲁迅博物馆-妙应寺白塔-北大人民医院-历代帝王庙-广济寺-西四街楼
当我每次走上阜景街的时候,都会因不断发现的新鲜事物而产生奇特的感觉。的确,这条百年老街见证着北京的发展历史。
北京给我的印象首先是厚重,历史的厚重,底蕴的厚重。而这厚重感大都可以通过阜景街体现出来。一早从阜成门地铁站B口出来,会发现远处的阜成门立交桥沐浴在清晨红色的朝霞中。如今,“阜成门”和北京其它地方的城门一样,已经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逝。举目四顾,视野所及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
在公交总站东面不远处是“美栗香”。这是一家制作板栗的小吃店,大清早已经有人排长队购买了。美栗香的东侧是新川面馆,这家餐馆我经常光顾。但您要是第一次来这里,可需要特别注意,新川面馆是没有菜单和食谱的,面馆的所有食谱都写在服务员身后的一张板子上。食客只需排队,轮到自己时,便把排队时盘算好的饭菜名字一口气报出来,边卖饭菜边收银的售货员会很麻利地从不大的柜台里,将你的所需一一端出来。在这里点了一碗麻辣凉面,三下五除二吃完,开始了今天匆匆的旅行。
新川面馆东侧阜成门内北街的尽头,是此行的第一站——鲁迅博物馆。走进鲁迅博物馆大门,绿叶鲜花簇拥着的一尊大理石雕一下映入了眼帘。雕像看着不那么真切,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是鲁迅先生。那独特的气质,“一”字胡须以及刚直、倔强、严肃的表情是他所特有的。
走进陈列厅,便慢慢走进了鲁迅的世界。陈列按时间顺序铺排,以手迹、照片、图片等形式,形象地展现了鲁迅的生平事迹。站在仿真三味书屋前,我仿佛看到了碧绿菜畦,光滑市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桑椹,又仿佛听到了油蛉低唱和蟋蟀们的琴声。站在鲁迅先生照片前,注视着他始终坚定犀利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眉头紧锁奋笔疾书的场面,仿佛听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沉独白。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对鲁迅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再到故居。青灰砖墙、朱红门窗。院内有鲁迅亲手种植的白丁香,历经9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故居中展示的日用品,都是鲁迅及其家人使用过的原物。这些房间均按照鲁迅当年居住时的情景进行复原陈设。风格古朴,环境简洁。
走出博物馆的门,沿着宫门口二条、三条的胡同穿行,远远就望见妙应寺的白塔。妙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因为寺内有一座元代的白塔,也被称为“白塔寺”。山门面阔三间,东西两旁有八字影壁,中间的券门上有石刻横匾额,上书“敕赐妙应禅寺”。进入山门后,两侧分列着楼阁式的钟鼓楼。穿过天王殿和七佛宝殿,来到位于寺院最北的塔院。塔院外有一座塑像,塑像的主人是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这座白塔就出自他手。拾阶而上进入塔院,四周是红墙灰瓦,院内有四座角亭。塔院的正殿中悬有乾隆皇帝御赐的匾额“具六神通殿”,殿后便是白塔。白塔正式名称是“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它是一座砖石结构的覆钵式塔,整體看上去就像是宝瓶,让人从心里产生出一种神秘、神圣的感觉。
从白塔寺出来,沿阜成门内大街向东,穿过赵登禹路,便来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童眼疾病中心。这是一处美式建筑风格的医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原称中央医院,是中国人在北京建立的第一座新式医院,当时打破了外国人在京创办新式医院的垄断局面。院内大多是灰色清水砖墙,四周古树成荫。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好似穿越回到了民国。
医院的东侧是历代帝王庙。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和开国功臣的场所,共供奉历代帝王侣8位、功臣79位。它的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的建筑规格和故宫乾清宫等同。在敬仰历代帝王和功臣的丰功伟绩之时,欣赏这里的建筑艺术,抚摸明代遗存的古迹,不由得让人心思肃穆。
沿阜成门内大街继续向东来到广济寺,这里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最早可以追溯到金中都时期,后来被毁,于明朝重建。广济寺的山门有三座,中间的拱门匾额上书“敕建弘慈广济寺”,左右两侧拱门各写“华藏玄门”和“毗卢性海”。山门内为第一进院,院内左右是钟、鼓二楼,正面为天王殿,现在第一进院成了停车场。天王殿东侧有门可以进入二进院,院内有一座2米高的八宝纹青铜香鼎。整座院内满是烧香祈福的香客,点燃的佛香在阳光的照射下佘烟袅袅,四处飘散。
走到西四路口,发现路的西北角上有一座古典的街楼建筑。街楼于清光绪二十年为庆祝慈禧太后寿辰而修建。原来,在西四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上都建有转角的二层楼房,东北角的街楼已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拆除重建,西北角的街楼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原始规制,现在成为一家新华书店。
中段:中国地质博物馆-胜利剧院-地质礼堂-万松老人塔-正阳书局-缸瓦市教堂-西什库教堂-水准原点旧址-国图分馆
穿过西四路口向南前行,能看到一座灰色的现代化建筑——中国地质博物馆。博物馆门前是地质科普广场。广场虽小,但内容却相当丰富。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塑像,周围的宣传栏里镶嵌着我国各地地质博物馆的资料。地质博物馆外墙下存放着各种矿物标本,大多都是玉石、宝石、矿石等,它们的重量按吨计算,没有大型机械的辅助,这些宝贝无法轻易移动。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民国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研究所。1935年,研究所因为战争迁往南京。新中国成立后,在如今的羊肉胡同建成了新馆。馆内珍品无数,有现在世界上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一巨型山东龙,有对研究鸟类起源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始乌——中华龙乌化石,还有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珍贵人类化石。
地质博物馆往东,在西四东大街北侧有一家胜利电影院。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北京最著名的老电影院之一。可惜的是,电影院现在停业整修,已无法再现当年的风采。只有它近几年新增的“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仍在每天下午开门迎客。通过泥人、风筝、剪纸等各项传统手工艺品,默默地向来来往往的游客展示着北京古老质朴的民间风睛。
中国地质博物馆南侧的羊肉胡同深处有座地质礼堂,它的前身是“李四光讲习堂”,后来成为地质博物馆举办讲座、召开会议的场所。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建为三层小楼开始对外开放,如今成为了《开心麻花》组合的演出剧场。
穿过羊肉胡同和砖塔胡同,来到了一处优雅的小院,这里是万松老人塔的所在地。万松老人塔是一座密檐式砖塔,矗立在院子中央,塔高16米。因为院子小,想拍个全塔照片还必须蹲在院子的一角仰拍。北侧的房间是万松老人的生平事迹展室。据记载,万松老人俗姓蔡,自称万松野老,为金代河内人(今河南洛阳南部人)。前50年在金朝生活,后31年在元代度过。15岁在荆州出家,受戒后云游天下,寻师访友,参究禅宗修行之道,是当时的佛学大师。
院子的南侧是一家名为“正阳书局”的书店。书店原先在大栅栏廊坊二条,后因大栅栏升级改造搬迁至此。书局取名“正阳”,是因为正阳门乃北京城九门之首,是老北京的地标性建筑。这个名字,一来表达了店主传承京味儿文化的心愿,二来店主希望自己的书局能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书架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古书,有不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存留下来的孤品。这些书大多是店主干辛万苦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书的内容大多是介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因此吸引了不少老北京的读者。在正阳书局,您不仅能看到书,还可以看到像兔儿爷泥塑、门墩儿、老钟表这样的老物件。这个原本不大的小店,被书和各种老物件“塞”得满满当当。
从正阳书局往南是一座历经百年的缸瓦市教堂。远远地看这座教堂会觉得很特别,它坐西朝东,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很俭朴,没有高高耸立的尖顶,倒像是一座礼堂。据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年轻时,曾就学于缸瓦市教堂举办的英文夜校,还在教堂后院居住过一段时间。这座教堂在国际上也有过一些影响,布什访华期间还来过这里。
出了教堂,在路的北侧,有一座非常显眼的古老建筑。门口的匾额上挂着1901咖啡,其实它是西什库教堂的配楼。建造者张文荣先生是清末民初北京首屈一指的西式营造商,后来身为天主教徒的他,将其捐给了西什库天主教堂。这座灰色小楼从此开始直到文革前,都作为西什库教堂的配楼,并曾用作高级神职人员的宿舍。这栋三层小楼始建于1901年,建筑风格没有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也没有巴洛克的不规则,于是,一栋融合了两种建筑风格的混搭创新楼体诞生并矗立至今。
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迎面扑来一股时间的味道。一脚还在当代,一脚却已迈进了百年前。发黄的灯光映射着发黄的木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诗句顿时浮想在脑海。老建筑经过了百年的更迭,新青年爱上了它苍老的容颜。店门一层的左手边是吧台,有西式简餐、咖啡等饮品、甜品供客人选择。经过左右两侧旋转的木楼梯,来到宽敞的二层,几个硕大的书架和家具把空间隔开。小沙发,木桌椅,深色调的纯色家具,给人内心沉静和稳重。靠窗的景观位想必是大家争抢的宝座吧,一个散发温暖灯光的小台灯,照耀着方寸的小桌子,也照在客人的脸上。宽敞的长沙发位子,那是情侣们的理想选择,依偎而坐,低声呢喃,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
1901咖啡馆东侧的小街尽头是西什库教堂,但因为装修改造,暂时不对外开放。西什库教堂是北京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教堂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带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
穿过教堂东侧的西什库大街,一路向东来到文津街。街角是北大妇产儿童医院,院内现存水准原点旧址。水准原点旧址是中华民国陆军部测地局招聘日本商人在1915年设计制造的,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建造最早的水准原点。水准原点是某一地区计算水准点最原始的基准点,所有的地形图、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等高程控制点,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高程,这就是水准原点。水准原点旧址建在一栋花岗岩砌成的正方形房屋内,周围设有观察窗。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北京水准原点的水晶表尺。
走出医院继续往东来到国图分馆(古籍馆),这里是北平图书馆的旧址。一双雄健石狮分列大门两旁。进入院内,松墙苍苍,四周曲径通幽,院中两座华表庄严地立在松墙旁侧。东墙下的文源阁记石碑和西墙下北平图书馆记石碑相互对视,整个庭院典雅安静,幽美宜人。据说,门前的石狮,院内的华表,以及文源阁记碑和馆记碑的碑石等,都是20世纪30年代建馆时从圆明园废墟中移来的。
东段:北海公园-团城-故宫角楼-大高玄殿-陟山门街-清稽查内务府衙门-景山公园
从文津街前往景山前街需要跨过北海大桥。无论您是乘车还是步行,都能在北海大桥上游览一番。北海大桥在明清时期称金鳖玉蝀桥,也称御河桥或金海桥,如今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古石桥。站在大桥上向北望去是著名的北海公园,而南侧则是大名鼎鼎的中南海。在元代,北海、中海、南海,合称“西苑三海”,又称太液池。蒙古语中“海”是“海子”的简称,是湖的意思。三海中有两座桥,一座为金鳌玉蝀桥,位于北海和中海之间;另一座叫蜈蚣桥,就是现在中南海里的白玉石桥,把中海和南海隔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段耳熟能详的歌词,据说就是乔羽先生站在北海大桥上得到的灵感。这也是北海公园最为真实的写照。
走过北海大桥,在桥的东侧有一处“城中之城”,是一座砖砌的城台。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总会被那参天的苍松翠柏,掩映其间的碧瓦朱墙那精巧的楼台所吸引而感慨万千,这就是团城。
在辽代,团城所在的位置就是一座小岛。金代,在小岛上筑起了城墙。元代,团城所在的小岛叫“瀛洲”,作为太液池中一处赏景之所。到了明代,统治者填湖使之与陸地相连。清代,团城得到了扩建。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团城其实就是乾隆年间的样子。团城的门票非常便宜,拾阶而上,城顶是一处开阔的平底。平地中间有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名为承光殿。南侧则是玉瓮亭,亭中有一个杂色墨玉瓮,相传是忽必烈犒劳将士们而特制的。绕行一周,有三棵名树,其一是一棵金代的油松,名为“遮荫侯”;其南侧是一棵白皮松,名为“白袍将军”;西侧有一棵为“探海侯”,相传,这都由后来的乾隆皇帝命名的。
从团城下来,沿着文津街向东漫步至景山前街。往东可以看到故宫西北角的角楼,角楼对面有三座大门,俗称“三座门”,它是大高玄殿的山门。大高玄殿是明清时期的皇家道观,如今却成了军事管理区,不对外开放。与大高玄殿隔街相对的是景山公园。回溯至600余年前的元代,这里就是一座矮小的土丘,明末崇祯皇帝就在公园里的一棵树上自缢。公园外有4条街道包围,分别是景山前街、后街、东街、西街。景山西街呈南北走向。向北步行便是位于景山公园西门对面的陟山门街。
陟山门街约有二三百米长。地面由大块大块的仿古青砖铺就而成,街道的两侧是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店铺,店铺中有售卖旅游用品的,还有售卖饮料零食的。街中还有各色饭馆。在这些喧闹的店铺间,偶尔还会找到几座安静的四合院,院门口通常会坐着一两个老人,老人或坐在马扎儿上优哉游哉地看着过往的游客,或是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专心地阅读着。透过院门向院里窥去,还能够看到院里高大的枣树和规整的房屋。
古时,陟山门街是连接景山与北海的通道,因北海西门为陟山门而得名。行走在陟山门街,穿行于翠柏苍松之中,流连于小街市井、大宅小店之侧,让人有时空交错之感,思古幽情不禁油然而生。
如今,陟山门街中有处大宅门,它是清朝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尽管时过境迁,至今说起这座宅院来,当地老人们仍简称其“大衙门”。大衙门是目前京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衙署性建筑。因明清两朝的兵、户、吏、礼等部衙署,大都位于当今天安门广场两侧,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却因位置隐蔽得以幸免,院内布局及建筑保存基本完好。随着陟山门街的更新改造,大衙门将改建为皇城衙署博物馆,亦可与周围众多名胜古迹连成一片,有利于形成拥有皇城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在陟山门街北侧的雪池胡同中还有一处皇家“冰窖”。雪池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北边高南边低,胡同里有6座冰窖,专属皇家。而在陟山门街南侧有大石作胡同,南起景山前街,北至陟山门街,资格甚老,所谓“石作”,即生产加工各种建筑石材。
陟山门街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且人文荟萃,掌故甚多,其间不时浮现出名士身影,名媛芳踪。陟山门街临近北海东门处,有一处西式门楼的宽大院落,进门处原有宽大的空场,最北端是一排西式平房,东侧是一座盖于民国初年的二层仿古楼房,而西侧则建有几个四合院式平房院落,平房院落曾是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员工宿舍,著名学者、史学大家顾颉刚先生曾卜居于此。
此外,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曾在陟山门街6号院(现7号院)短暂居住。陟山门街北侧雪池胡同2号院,曾是号称“民国第一才女”的建筑学家林徽因的家。雪池胡同中走出冰雪聪明之女子,成为经久不衰的美谈。清末重臣、内阁大学士张之洞老翰林,也曾居住于大石作胡同。
如今的陟山门街,成为明清步行古街,地面铺设仿古青砖,两侧多为仿古风格建筑。商户鳞次栉比,门店精巧富丽,游人如织。每逢节日,尤其是春节,此处更是摩肩接踵,结彩张灯。街边小店生意兴隆,通宵达旦,而街道两侧的北京胡同,闹中取静,安宁祥和,老北京味道犹存。徜徉此地,置身其間,常使人产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游至此地,耳边仿佛又回荡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歌声,眼前浮现出白衣少年乘船从陟山桥下穿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