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戈
摘 要:人们对“艺术”一词并不陌生,但“艺术是什么”这一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也是无解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艺术,不同的时代也会出现了不同的艺术观念,人类的艺术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艺术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我们要学习艺术、研究艺术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艺术观念在东西方的演化。本文简要梳理中西方文化语境中艺术观念的演化发展。
关键词:艺术观念;东方;西方;演化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015-01
一、艺术观念在西方的演化
(一)技艺
在古希腊时期,各门类艺术空前的繁荣,也促使了思想家们对艺术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反思,人类第一次有了“艺术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在古希腊的先贤们看来,艺术首先是一种“技艺”,是一种物质实践活动。这与古希腊人对世界的朴素的认识有关。因为他们把世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两个既对立又有差异的相互关联的世界。他们看到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能把自然界的东西转化为人类世界的东西,而完成这种转化的就是“技艺”,也就是艺术。例如把自然界的石头雕刻成人的样子。所以,当时的艺术观念比今天要宽泛的多,赶马车、播种收割这些我们看来跟艺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当时也是艺术。
所以,古希腊最初对艺术的理解是艺术是以“技艺”为特征的,代表人造世界,这里不光包括现在我们理解的艺术活动,还包括一些生产活动,诸如天文学、医学等在当代称之为科学的学科也包含在其中。
(二)模仿的艺术
在古希腊时期,与现代艺术观念相对应的艺术形式如雕塑、绘画、音乐、戏剧等等已经非常发达了,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艺术形式有别于天文物理、几何、医学,有着共同的直观的特征,那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因而,古希腊人把艺术进一步劃分为两类一类如天文、几何、制皮鞋等不模仿自然的艺术;另一类就是以模仿外部世界为特征的“模仿的艺术”,这一观念与我们现在对艺术的认识较为吻合。那么,人们现在艺术观念与古希腊“模仿的艺术”观念相吻合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现在的艺术是从古代艺术发展而来的呢;还是艺术本该就是这样呢?
(三)“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
正是由于古希腊人们对艺术认识的宽泛性(除了自然的东西,人类其他各种活动大都可以纳入艺术的范畴),给人们认识艺术、探讨艺术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古希腊人们对艺术还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比如还有把艺术分为“实用的艺术”和“娱乐的艺术”;在古罗马又有把艺术分为“首要艺术”、“中等艺术”、“末微艺术”等。古希腊人还根据是否需要体力劳作而把艺术分为自由艺术和辅助性艺术或粗俗的艺术。因为辅助性艺术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一般是中下等人才做的工作,因而又被称作粗俗的艺术;而不需要大量体力的如绘画、诗歌、几何、天文等则被称之为自由艺术。到了中世纪,大作家雨果又把艺术分为自由艺术、机械艺术、逻辑艺术、实践艺术四类。而以往被称之为粗俗艺术的需要体力劳作的理所当然的被划分到机械艺术之列。雨果把毛纺、军工装备、航海、农业、狩猎和戏剧都归属与机械艺术,它们都是直接服务于人们生活需要的行业。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艺术的分类并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几位天才艺术家的杰出表现,使得机械艺术中诸如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也具有了与自由艺术相类似的地位。现在我们回顾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关于艺术观念的不断演化,便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在今天很多被称作科学的学科在文艺复兴之前往往被规划到艺术的门类里。这是因为这些人类活动都与规则和知识有关,因而被当作艺术来看待。再者,虽然当时对艺术的限定很宽泛,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当作艺术来看待,但唯独今天看来跟艺术关系极为密切的哲学没有被提及到。究其原因,是当时人们把人的思想活动和“技艺”相对立,而哲学正是思想活动的代表,因而也就被划分到当时的艺术之外了。最后,对诗是否应划分到艺术之内,有着不同的争论。柏拉图因为诗歌与灵感有关,是思想活动,所以不属于艺术。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歌也是对现实及自然的模仿,因而也属于艺术。
(四)美的艺术
到了17世纪,法国诗人、作家佩罗提出了“美的艺术”这一概念,以和以往的自由艺术相区别,这在历史上是比较早的。“美的艺术”包括建筑、绘画、雕塑、诗歌、音乐、雄辩术、光学和力学(击剑)。这里除了击剑和光学以外,其它几类与我们现代的艺术概念非常靠近了。美的艺术”真正成为现代艺术的概念是在18世纪法国理论家巴特的《内涵共同原理的美的艺术》一书的面世之后,人们才逐渐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巴特所确立的美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纯粹以愉悦、享乐为目的,包括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和舞蹈。而这五类也与以往的模仿的艺术相暗合。
巴特把艺术与美结合起来,确立“美的艺术”,有着重大意义。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魅力,把艺术与美结合起来讨论,但把美作为划分艺术的性质、范围和种类的基本原则是从巴特开始的。至此,艺术与科学才得以区分开来;艺术内部也有了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的划分;艺术也得以建立自己的体系,与手工业区分开来;也为进一步研究艺术的特征及部门艺术的特点提供了平台和基石。模仿和美成为艺术的重要特征加以讨论。
二、艺术观念在中国的演化
虽然古代中国对外交往很频繁,但外来文化的冲击往往会被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直到近现代西方文化在坚船利炮的轰鸣中全面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艺术观念的理解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这里以古代和现代两部分来考察中国的艺术观念的演变。
(一)古代中国对艺术的认识
在古代中国,艺的古文字为“兿”,有以人手扶草苗的意味,在《说文解字》中,艺的本子也被明确注释为“种”,含有种植的意思,可见早起艺术也有劳作的成分。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先贤们不同,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积极参与艺术创作,而他们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从事的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类的雅事,还有一些与艺术有关却要耗费体力的例如建筑、造像等活动就由以此谋生的匠人们去做。因而,中国就形成了以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为代表的对艺术的认知。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用来“畅神”、“媚道”大的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纯艺术”;另一类就是包括壁画、造像、雕刻、烧瓷等以此来谋生的服务于生活的艺术,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实用艺术”。这两种艺术观念的对立也是很明显的。直到魏晋时期,中国才形成了与今天想接近的艺术观念。
(二)近现代西方艺术观念引入中国
西方“艺术”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初期,由日本传入中国,继而被普遍接受,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王国维在最早使用“美术”概念的时候,跟我们现在和所说的专指造型艺术的美术史不一样的,更多的是指“美的艺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造型等在内的统称。
“美的艺术”传入中国后,蔡元培曾根据西方学术研究的实际,进一步把“美术”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分。1920年,蔡元培在《新潮》上发表《美术的起源》一文,指出“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象(雕刻)、图画与工艺美术(包装饰品等)等。广义的,是于上列各种美术外,又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等。西洋人著的美术史,用狭义;美学或美术学,用广义。”
应看到,“美的艺术”的引入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艺术创作甚至文化走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通过对中外艺术含义变迁的梳理,不难发现,艺术含义的确认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又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艺术”传入中国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而又系统完整的艺术概念了。这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利用这一完整艺术观念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梳理、重构、从而使中国古代艺术具有了现代学科含义,使中国古代文化更加系统化,学科化。但另一方面,用一个外来的体系概念来套具有几千年历史自成体系的中国古代艺术,难免会有鞋不合脚,造成对中国古代艺术的误读,掩盖了它原本具有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邹跃进.艺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H·H阿纳(美),邹德农.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蔡元培.蔡元培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